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晓 《高教论坛》2020,(7):62-63
作为文科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关键要素,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研究生最基础、最核心的学术素养之一,是文科研究生从事学术思考、学术研究和学术表达的基本能力。基于经典阅读培养文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采用反复阅读和大量阅读的方式,感受经典文本对问题的梳理和提炼方法,体验经典文本对问题的理解和阐释思路,捕捉经典文本围绕问题而展开的独特叙事方式,进而在阅读的认知、体验和共鸣中逐渐培养文科研究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
读解理论是在阅读实践中产生的,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可以说是同时共生的,它们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平时的阅读教学,教师若能将这三种读解理论引入语文课堂,并加以灵活运用、相互配合的话,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文艺学研究生的培养为例,指出研究生读书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二是"怎样读".阐述了研究生阅读经典的基本原则:有兴趣、有目的地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读;理论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结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教材文本的多元化解读主要呈现出以作品本身、作者背景或读者个性为中心等三种情况:作品中心论强调的是对文本内涵的诠释;作者中心论关注的是对文本创作心理过程的了解;读者中心论则重视对文本阅读重点的引领.就教学而言,对教材文本或文本不同环节的的解读,有时是建立在某一中心上的,有时又必须综合呈现.对教材文本解读方式的选择必须明确,真正适合学生的,才是最有影响力、最具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5.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都会有正读和误读。正读是对文本的正确阐释,读者通过作品和作者相互沟通;误读是对文本阅读后的一种错误阐释行为,但误读并非是一种不可取的阅读。正读和误读是相辅相成、共存互补的,对文学作品的正确阅读应是将正读和误读有机结合,才能使阅读成为有意义的阅读,文本才能增值。  相似文献   

6.
学术阅读是指研究生精读专业论著、指向思想创新的阅读,它始于研究的需要,终于学术论文的写作。根据思想创新的程度,研究生学术阅读大致要经历三重境界:一是感想境界,即阅读是启,写作是发,由此成就感想性写作;二是阐释境界,即写作是问,阅读是答,由此成就阐释性写作;三是原创境界,即阅读是问,写作是答,由此成就原创性写作。  相似文献   

7.
对于论文写作而言,比较写作具有基础性地位。作为一种写作类型,比较写作是研究生自觉运用比较方法对问题进行创新求解的认识过程及其结果,是对两个对象进行比较、阐释与评价的有机统一,蕴含着依次递进、彼此呼应的三重意涵:基于描述的比较、基于比较的阐释与基于阐释的评价。然而,有些研究生的比较写作却存在着“有比较而无阐释”“有阐释而无评价”与“有评价而无深度”等弊端,从而严重削弱了比较写作的价值。因此,完善研究生比较写作的路径至少有三:一是占有详实资料,确定比较标准;二是澄清理论框架,阐释异同缘由;三是阐发新颖观点,彰显比较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术研究与学术批判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学术研究本身就包含了学术批判而具有学术批判意蕴,学术批判表现于学术研究的起源、过程、创新及特征之中。以从事学术研究为志业的研究生须具备一定的学术批判素养,这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具体而言,研究生须具备对于学术研究成果的吸纳能力、辨析能力、鉴别能力及选择能力。因此,要通过培养研究生对于学术研究成果的吸纳能力、辨析能力、鉴别能力及选择能力来不断增强其学术批判素养。  相似文献   

9.
论文学翻译之"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以作者原意为理解作品意义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还是以作品的文本自身为理解作品意义的根本依据的文本中心论,都要求译者采取力图再现作者意图、复原文本意义为目的的“正读”的阅读方式。然而,现代意义观关于文学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的研究成果决定译者对原文文本的解读具有片面性、历史性、主观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正读”只能是一种理想,“误读”则是文学翻译之必然,也是再创造之基础。译者对原文文本的创造性理解和阐释,丰富了原文文本的意义,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批评者应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文学翻译之“误读”,因为它使文学意义重建和文化重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里,我们把有创意的阅读,简称为"创读"."创读"与"实读"是阅读的两种方式."实读",即实实在在地读,努力读出文本的本来意思,领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这是一种"再现式"的阅读.而"创读"则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价值观、知识积累等对文本进行有创意地理解,即在掌握文本本来意义的基础上,把作者想说而没说的话说出来,把作者没有想到的想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