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在这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发展有一个贯彻始终的研究动向十分引人注目,这就是由重视修辞学与美学的密切关系到最终走向语言美学建构的历史嬗变。这一嬗变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本世纪初至1950年,是理论上强调修辞学与美学密切关系并注重从实践上用美学理论对修辞诸问题进行具体论述的时期;第二阶段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是总体上忽视修辞学与美学关系并疏于以美学理论对修辞诸问题进行具体研究的时期;第三阶段从80年代初至今,是理论上与实践上都特别重视修辞学与美学关系并力图建构独立的语言美学框架或体系而终于基本达成目标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以往对《文心雕龙》的研究大都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研究的著述很少。全文将修辞学与美学融合起来,着重探讨《文心雕龙》的修辞美与自然美、对称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言科学的不断发展,修辞学再也不仅仅是“词语的修饰”了,它越来越与新兴的科学发生密切的关系。一切艺术创作、艺术欣赏都出不开修辞,它所提供的美学信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修辞即是美—再现美、创造美、传播美。修辞为美学提供了重要的表现手段,美学为修辞开拓了广阔的研究领域。修辞美学,必将以其独特的英姿立于科学之林,而在这里,“歧解”作为言语修辞学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是西方最早的系统阐释修辞原理的著作,同时也包含着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与观点。《修辞学》将“修辞”定义为“一种能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找出可能的说服方式的功能”,肯定修辞术与论辩术(逻辑)一样都可以表现真理,修辞学以命题的可信性和可能性为前提,这些观点奠定了西方修辞学传统并有助于艺术本体和艺术真理等问题的反思。《修辞学》中关于“怜悯”与“恐惧”情感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悲剧的功用;《修辞学》的性格分析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的性格描绘,它建立在情感心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西方典型理论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修辞学》中的风格理论并非出于纯粹美学上的考虑,由于它强调了“受众”的作用,成为后世从美学和文学意义上理解风格的理论的重要出发点。《修辞学》关于隐喻的讨论,不仅形成了古典派隐喻论的基本观点,而且启发了现代美学、诗学的隐喻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数十年来,宗廷虎先生兼顾哲学、美学、心理学、语用学等相邻相近学科领域研究《修辞学发凡》,用力勤、成果多、视域广。宗廷虎先生关于《修辞学发凡》卓有成效的研究表明,修辞学研究中的多维视域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先秦和古希腊为例,探讨比较中西古典修辞学美学思想之异同及其影响。认为其相同点是:和谐之美;真善之美;实用之美;口语之美。其不同之处主要见于内涵与形式之美、认知与体验之美、对立与统一之美、含蓄与直观之美以及审美心理等方面,目的在于从比较研究促进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中西古典修辞学在美学思想上的深刻内涵及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语言美学的萌生和破土而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美学的萌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它被众多的学者捉摸到,但仍是朦胧的窥视。现在,它在众多语言学分支学科建立的热闹声中,终于是出了萌生,呈现出破土的势头。它的建立,回荡着时代音响的旋律。语言美学是一门由语言学和美学交叉渗透、协同互补而形成的—门语言学分支科学,它以言辞和文辞为审美对象,它和现代修辞学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它是现代修辞学研究的深化,代表着修辞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从美学、文体学、修辞学角度考察《廷腾寺》一诗的艺术特色, 着重探讨该诗在构思、措词、修辞手法、音律方面的特征及其对诗歌内容与形式的表现所产生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修辞学同美学的关系十分密切,研究修辞应该跟美学结合起来。在这方面,陈望道先生最早给我们作出了榜样。现在结合美学来研究修辞的人越来越多,许多同志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自己,学习修辞学是刚刚开始;对于美学,所知甚少。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想法,很不成熟,这里谈谈对偶的美学基础,向专家和同志们请教。 一 对偶主要是从形式方面着眼的辞格。它为什么会给人以美感?给人怎样的美感?从美学角度分析,它是基于美学上对称或均衡的原理。 美学上的对称,跟几何学上的对称是指同一种情况,即假定以一条线为中心(实际上这条线并不存在),其左右或上下所列方向各异、形象相同的状态。例如中国的宫殿建筑,正殿左边有什么,右边也有什么,左右事物的大小、形状都一样,只是方向相反,这  相似文献   

10.
讨论修辞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很有现实意义,需要大力倡导辩证法。只有真正贯彻了辩证法,才有可能对中国修辞学的现状有基本正确的估价和认识,对修辞学发展提出切中肯綮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因此,着重论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学科与学科关系、理论与实践关系。  相似文献   

11.
修辞学浅述     
本文浅述了修辞学的相关研究,分析了修辞学的研究范围和有代表性的三种西方修辞理论,阐述了修辞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应用研究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在修辞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人文修辞学的范畴内,英语修辞包括交际修辞、美学修辞.Diogenes and Alexander一文,无论从交际修辞,还是从美学修辞的角度,都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13.
论反讽     
自八五年以来,当代小说进入了诸种话语方式并存的历史阶段,虽然,各种话语在创作原则和美学取向上彼此各异,但它们在叙述话语上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反讽.反讽叙述含有修辞学、美学、哲学的三个层次上的意义.其修辞学的意义是指叙述选择了一种谐谑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它所陈述的却包含着与人所感知的字面意义正好相反的意思.其美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是我国著名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现代修辞学奠基作《修辞学发凡》问世80周年。望道先生治学数十年,创新思维贯串其一生。他在文章学、文学、美学、逻辑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多门学科均卓有建树。本文作者曾在望道先生创建的语言研究室从事修辞学研究多年。文章从“‘立大志攻坚’与继承创新”、“甘坐冷板凳与为创新探索多种研究方法”、“把创新的接力棒传给学生”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学习望道先生创新思维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我国著名哲学社会科学学者、修辞学家陈望道先生现代修辞学奠基作《修辞学发凡》问世80周年。望道先生治学数十年,创新思维贯串其一生。他在文章学、文学、美学、逻辑学、语法学、修辞学等多门学科均卓有建树。本文作者曾在望道先生创建的语言研究室从事修辞学研究多年。文章从"‘立大志攻坚’与继承创新"、"甘坐冷板凳与为创新探索多种研究方法"、"把创新的接力棒传给学生"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学习望道先生创新思维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术界一般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待修辞学,把修辞学归属于语言学,这种观点与西方学术界的看法大相径庭。语言学与修辞学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学科构成。但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关系相当紧密,研究的范围也有诸多的交叉重叠,确实很容易把两者混同起来。本文尝试换一个角度——从修辞学的角度看语言学,考察当代语言学对修辞学的影响,以便更清楚地认识修辞学的发展方向,促进中国修辞学研究在新世纪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从广义修辞学、哲学、美学等角度阐释数字“一”所蕴涵的修辞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18.
谭学纯、唐跃、朱玲合著的《接受修辞学》,作为《中国当代语言学》丛书之一,最近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引论、构成论、特征论、类型论、方法论、价值论6章,计18万余字。本书认为,修辞活动是语言交际审美过程复杂运动的产物,通过修辞信息表达者和接受者的双边活动,才能获取最佳交际效果。因此接受者在完整意义的修辞学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基于这一认识,作者综合运用接受美学、符号美学、审美心理学、现代修辞学以  相似文献   

19.
比喻是修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鲁迅在其小说作品中,对其运用得广泛、灵活而奇妙。是语言学与文学、美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0.
从广义修辞学、哲学、美学等角度阐释数字“一”所蕴涵的修辞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