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蒋艺 《中国教师》2007,(11):38-39
<正>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部署下,如何正确理解师德与师能之间的关系,努力把"塑师德"与"强师能"紧密结合起来,力求做到"以德立教、德识相长",就成为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照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改计划项目要求,对近两年高师毕业生的师德和师能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实证研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略:一是构建师德与师能有机结合培养的育人格局;二是提高高师院校教师素质;三是突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的交际能力;四是切实引导学生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与师能锻炼;五是完善师德与师能培养的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师》2011,(20):19-19
<正>编者按:特级教师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独有的一种荣誉头衔,是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成为特级教师是无数中小学教师毕生的追求,被评为特级教师是他们莫大的荣耀。在职特级教师的总数一般控制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5‰以内,平均一个学校不到一个,特级教师对于  相似文献   

4.
中学政治教师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师德、师理、师能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崇高的师德、全面的师理、高超的师能。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师德建设、重视师理学习、强化师能培训,不断提高中学政治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内涵解析及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政治教师素质的内涵主要包括师德、师理、师能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崇高的师德、全面的师理、高超的师能.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师德建设、重视师理学习、强化师能培训,不断提高中学政治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厦门市第三中学倡导教师"尽责弘毅,德能并重",积极以师德为前提、师能为关键,努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学校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做育人先锋"和"五进"活动,常态化地开展教学技能练兵活动,以此提升师德、锤炼师能。学校现有国家级培训骨干教师1人,特级教师2人,省学科带头人4人,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人,市级骨干教师25人,全国教学能手1人,具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0人。近3年来,学校参加全国、省、市级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奖的教师有30多人次,参加区级比赛获奖的有200多人次。  相似文献   

7.
袁浩 《中国教师》2011,(24):13-15
<正>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应当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呢?第一,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必须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是人品高尚的人。因此,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应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先要厘清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综合各种研究,可将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点:1.拥有专门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工作有自信,即具备师能;2.强调服务的职业道德,工作讲奉献,即树立师德;3.需要不断地学习进修,工作要提高,即提升师能、师德。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过程和结果,其核心特征为: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与服务精神、进行不断的学习与训练以提高教师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际能力。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9.
<正>特级教师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独有的一种荣誉头衔,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兼具先进性和专业性的称号,即"先进+专家"。1978年,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联合颁发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特级教师  相似文献   

10.
<正>陈伟东,哈尔滨市萧红中学物理教师,中共党员,中学特级教师。历任哈尔滨市萧红中学物理教师、物理组组长、教务主任。黑龙江省物理兼职教研员、省物理教学能手、哈尔滨市物理学科带头人、物理学科骨干教师、黑龙江省中考命题员、哈尔滨市物理学科中考命题员。曾被评为哈尔滨市第七批中青年专家、哈尔滨市模范教师、哈尔滨市优秀教师、哈尔滨市师德先进个人、南岗区"十大名师"等荣誉称  相似文献   

11.
获得"特级教师"荣誉对于教师来说,是其教师生涯的崭新起点。面对如今复杂的教育现状,部分特级教师需从强调专业性的"专家型教师"成长为扛起中国教育的"教育家型教师"。基于"专家型教师"与"教育家型教师"的差异,特级教师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知识修养由窄到宽;教育思想由散到集;专业成就由近到远;专业声望由点到面。  相似文献   

12.
《南昌教育》2007,(12):1-1
一、2007年定为南昌市中小学“学法规、强师德、正教风、提师能”师德师风教育年。全市中小学紧密结合实际,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以提升教师依法执教水平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3.
王本贤 《中国教师》2013,(16):71-72
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系统性工程,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创树良好的教师形象,我们在教师中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学规范,正师风,树形象"的教育活动,结合自身实际,将师德建设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之中,把师德建设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紧密结合,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做到既修师德,又提师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以先进教育理念引领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机制正在努力实现新的转变。那么,如何在教育机制转变的过程中进行“师德”与“师能”的建设呢?一、营造社会氛围,改善外部环境,加强对“师德”与“师能”建设的监督教师的“师德。师能”是一种潜力无穷的可以不断再生的资源,可惜这种资源在许多方面还被旧的观念、旧的体制束缚着。掩盖着,远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认为,营造社会氛围,改善外部环境,加强“师德”与“师能”建设,应该抓好三个方面的问题:1尊师重教,切实维护教师的权益。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就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营…  相似文献   

15.
学校致力于"教学研相长、学思践悟"润泽教师文化的培育,在践行"弘扬师德、目标导向、精准培育、发展师能"原则下,确立愿景、明晰路径、强化措施,由此引领教师发展,整体性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6.
做一个有点"争议"的教师,并不是在人品和师德上引起争议,而是在教师的教育理解、教学个性和创新举措等专业领域上。从个人的经历来看,教师的确需要时常提醒自己走出平庸,不惧"争议"。不可将"淡泊明志"理解为惰于作为、不思进取,应理解为建功立业却不汲汲于名利;不必主动趋向于"争议",但也不惮于招致他人"争议"。优秀教师的教学主张通常是有"争议"的,恰恰是这样的"争议"才能有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教师继续教育和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特级教师的引领作用已受到重视,但大多限于短期引领。特级教师长效引领由于其具有时间长、内容全面、方式灵活、效果显著等特点,并蕴含着"行动"、"校本"、"艺术"等先进理念,因而能够在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实施新课程,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特级教师长效引领的重点是:师德表率感染,激励教师改进教学参与教研;教学艺术引领,指导教师向优秀教师转化;研究领衔牵头,带领教师共同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江苏教育研究》2014,(1):F0002-F0002,F0003
正学校篇南京师范大学附属扬子中学地处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是公办高中,江苏省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学校连续十年获得南京市高中办学绩效评估最高奖,获得过"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南京市师德先进群体"、"南京市园林校园"和"南京市青奥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教师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4名,其中特级教师3名,博士2名,硕士47名;中学高级教师65人。特级教师德艺双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特级教师”是中小学教师职业的最高荣誉。获得这一称号已成为不少中小学教师多年的梦想与追求。“特级教师”虽然不是职称,但获得这一荣誉,就意味着你已进入了一流教师的行列,说不定已成为受人尊敬的教育专家或教育大家。像大家熟悉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于漪、魏书生、钱梦龙、李吉林、霍懋生、马芯兰,无论是敬业精  相似文献   

20.
师德修养的全面性与师能供给的有限性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动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两个方面的内涵也日趋丰富,甚至越加交叉、融和。“师德”与“师能”渗透融合的师德视野、师德修养全面性与师能供给有限性的有机统一,无疑给我们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