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景作文是诸多作文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情景作文就是设置与生活相关的情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观察、体验,从而进发真情实感,顺利地进入习作状态,较好地完成习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情景作文是诸多作文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情景作文就是设置与生活相关的情景,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进行观察、体验,从而进发真情实感,顺利地进入习作状态,较好地完成习作任务.  相似文献   

3.
真情源于体验。情感体验式作文教学源于学生的真切体验,学生容易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对学生习作有很大帮助。这类作文赋予了学生作文以真情,使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灵魂",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地会作文、喜作文。学写情感体验式作文可以从阅读指导、习作课指导、周记练笔指导入手,在体验生活、体验阅读、体验指导、体验练笔、体验活动中获得多方体验。学生在情感体验式作文过程中,发掘作文情感的"源头活水",进而以写好情感体验式作文为突破口,喜欢习作,写好习作。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写作常常存在审题不清、思路混乱,语言干瘪等问题,而提纲式作文教学重在解决学生写作中心不明和思路不清两大痼疾。过程写作理论将写作指导分为写前准备——完成写作——写完修改——校读定稿四个阶段。基于过程写作理论的提纲式作文教学,将写作过程细化,经过一人一纲、修改升格提纲、多人一纲、依纲成文、对比范文、修改定稿等过程,将修改升格迁移至写作前的拟写提纲阶段,提高了写作成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长发 《考试周刊》2012,(84):51-52
“绿色作文”的教学理念是:激发情趣事事皆可成文。张扬个性人人能作妙章。就是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到体验的愉悦、探究的魅力、生命的活力、对话的激情、生活的乐趣、交流的开心、发展的进步、个性的张扬、合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这个阶段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因此,作文教学中可以从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关注教材,抓住习作契机;先说后写,降低难度;学会修改,多元评价;写真实的作文";师生同下水,相与探浅深"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生活化作文教学期待多点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体验的机会,以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习作体验。小学生大多对作文存在畏惧感,缺少生活素材积累,找不到生活对接渠道。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认知,通过对接教材内容、对接生本认知、对接生活思维、对接社会观察、对接网络应用,为学生顺利进入生活化习作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习作指导中要重视语言表达的创造过程,遵循认知规律,拉近认知与实践的距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习作中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完成习作目标,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要把来源于生活素材中的闪光点发掘出来。打破传统作文评价模式对作文内容和思想性的高要求,在评价内容上以来源于生活、真实、通顺为基点,让学生实际体验作文与生活之间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展现形式。要把作文的评价标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和学生的生活语言相结合,使学生在评语中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经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在活动中能丰富自己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发展想象和创造能力,积累语言材料,在评价的多样性中得到提高,逐步写作文并写好作文。  相似文献   

9.
刘媛华 《甘肃教育》2022,(16):84-87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巧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声像兼备、素材丰富、图文并茂、情景再现等优势,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深化学生的多方面体验。在此基础上,丰富习作素材和语言,拓展学生的习作思维,提高学生的思想深度,切实让学生能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述的过程。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新课改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捕捉习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作文评价中应刻意加强人文关怀意识,教师可以通过评鉴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勇于表达的自信心,并可通过有针对性且形式多样的习作评价方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提出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习作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应凸显真诚。真诚的作文教学可从几方面入手:话题生成——顺应表白的欲望;技巧学习——满足倾诉的需要;习作指导——强调体验的释放;作文评价——关注个性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是小学作文训练教学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相互作用、紧密相连的。然而在作文训练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重视了作文的指导和批改,却忽视了作文的讲评,结果学生习作水平提高很慢。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因素是多方面的,作文前指导、成文后批改等都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力量。多媒体网络作文与传统作文教学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再现生活,丰富习作素材;能筛选信息,自主选材习作;能多维互动,提高评改能力;能共赏佳作,体验成功喜悦。  相似文献   

15.
生活是语文,教材是例子.有效的习作过程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加以落实.作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固然要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和启悟生活;固然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量和质;但笔者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有序性,还应充分挖掘已学课文的指导价值,课内的那些美文不就是摆在我们学生面前的例子?从大的角度来分解,分为三个部分:认知感悟的指导;语言表达的指导;布局谋篇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优化作文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手段,俗话说:我手写我心.作文与学生的思想品质、认识水平、生活体验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作文.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过程进行优化创新,让学生在“写作思维”中获取灵感,让学生的习作语言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7.
作文的基础是阅读,阅读是习作的营养。阅读过程是获取习作知识的过程,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要使学生有作文情感,应先从阅读中培养情感。因而,教师应研究作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策略,应在阅读中注重学生的作文情感的培养。为此,一要引导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生动、优美,感受人物的生动形象和特点,感受事情  相似文献   

18.
在平时的习作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像这首顺口溜中所写到的:"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事实上,在作文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作文的同时,还要教学生怎样与生活做情感交流。要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要靠什么方法来获取知识,阅读就是一种好方法。通过阅读,增强感受力,用无限丰富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丰富多彩的外在世界。一、阅读体验能培养学生捕捉、收集习作材料的能力新课改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要求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捕捉习作材料,在生活体  相似文献   

20.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我们的习作教学同样需要绿色来还原生命的本色."绿色作文"是一种自然的,情不自禁的感情流露和升华,是情智生态均衡发展的作文."绿色作文"的教学理念是:激发情趣事事皆可成文,张扬个性人人能作妙章.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到探究的魅力、对话的激情、体验的愉悦和个性的张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