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谈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校长、教师们耳熟能详的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其实,如果用哲学的思维来分析推敲“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说法的话.不难看出该说法是有逻辑性错误的。因为,主体对应的应该是客体而不是主导;主导对应的应该是被主导而不是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说法.把鲜活灵动的教师给固化了,导致许多人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绝对不能成为教育的主体,为什么?则没有人能够阐述清楚:“学生为主体”这一说法,导致许多人认为:学生只能是主体,绝不能成为客体。“学生为主体”这一说法也把充满灵气的学生这一角色给极端化了,至于学生为何只能成为主体而不能成为客体?又如何成为主体?理由是什么?这些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相似文献   

2.
当前,“主体主导说”(即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中小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成为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本文试图阐释“主体主导说”并非科学论述。“主体主导说”的理论根据是:教学是一种认识活动,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真理、获得真理的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对学生这个认识主体起主导作用,所以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这些“理论根据”站得  相似文献   

3.
“以教师为主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一个教师主导什么,直接影响着能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而能否“以学生为主体”首先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关系到我们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关系到我们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是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据笔者所知 ,由于有的教师对于这一原则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 ,缺乏辩证统一的教学方法观 ,只孤立地去探究“以学生为主体”这一面 ,而忽视了这一原则的另一面“以教师为主导”。结果 ,以学生为主体实际上也无法得到真正的落实 ,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那么 ,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 ,以“教师为主导” ,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呢 ?  一、教师对“主导”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这里的“主导”决非简单的课堂纪律的管理和纯粹的“传道授业” ,而应该也必须…  相似文献   

5.
王元智 《陕西教育》2001,(11):26-26
“以 教师 为 主导,以 学生为 主体”这 是我们 每一位 教师在 课堂教 学中应 遵循的 原则。那 么,怎样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主导”与“主体”的作用,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呢?我以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应突出“四个特性”,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体现“四种意识”。 教师主导作用的四个特性:一是突出思想性。教师要切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摆  相似文献   

6.
略议“教师为主导”的实质于月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论中的重要命题已探讨了多年,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畴对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尽管人们对“主导、主体”的认识依然见仁见智,但就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  相似文献   

7.
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已形成广泛共识的背景下,对这一理念的深入研究,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好地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是前提,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的教师,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人格塑造方面发挥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是关键。教师应当研究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学生平等对话、从学生特点出发设计教学等方面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中,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统一于教学活动以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师主导艺术秦丽华,顾云辉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导”学生“学”。教为主导,是学为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学的外因;学为主体,是教为主导的目的和归宿,是学生学的...  相似文献   

9.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何克抗教授提出了“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是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一  时下教育界广为流行的“主体主导说”(“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认为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这种观点对教学实质的认识是可取的 ,但是 ,对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界定是有误的。  从教学理论看 ,既然承认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 ,那么在教师进行指导 ,也就是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候 ,被指导的学生处于什么地位呢 ?难道还是处于“主体地位”吗 ?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时候 ,教师又处于什么地位…  相似文献   

11.
怎样才能提高习题课的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把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我作了一些初步探索,现将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习题教学中如何来体现“主体”和“主导”呢?我认为“主体”应该是让学生自己通过练习来巩固基本知识、总结知  相似文献   

12.
“以学生为主体”口号以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公式最大的用途在于,它既充分肯定了教师的作用,叫作“主导作用”,又十分肯定了学生的地位,叫作“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原是前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矫正时弊的口号。我国无意重蹈他们经验的覆辙,遂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公式的发明。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数学教学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被动学习,教师讲多少学生知道多少。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注重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注重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能落实到教学中时,课堂教学就会有高质量。但是我们常常发现,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不能落实到位,怎样才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呢?本文试就“教师主导的内容”“落实学生主体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自主式”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实验背景在语文教育领域有一个很知名的“三主论” ,即“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 ,这实在是一个科学的命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三主论”的精髓应该是“主体者”的“主动”。可是 ,我们的教育现实却是 :教师的“主导”演绎成了潜意识的“主人”与“领导” ,“主导”、“主线”都成了“主要者” ,学生这个“主体”却“主”不起来。由于教师的过于主动 ,压抑了主体者的主动 ,本应该属于主体的自觉行为反倒成了教师的“施舍” ,我让你主动你才能主动 ,正因为此 ,主体意识便不会觉醒也想不到主动 ,主体意…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广东饶平华侨中学许序修在现今的中学语文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说法已经取得了共识。但是,对什么是“主导”、“主体”,“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怎样,理解上却未必是科学的。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共识。作为语文教师 ,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去领悟并演绎这一指导思想呢 ?下面仅就教学中师生易位谈谈自己的尝试及感悟。一、触发点。教学中师生定位早有专家论述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但是因为大多数教师责任心过强 ,对学生成绩忧虑过多 ,往往心里想着主导 ,行为上不自觉地做了主体。以前我想着自己只主导 ,结果主导的伞一撑开便把“学”的主体全罩住了。于是想着“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模式是否可以变式试试 ?也就有了教学中师生易位的尝试。即 :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相互交…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教研室李云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一条教学原则。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在教师的调控下进行的,要实现“主导”与“主体”的统一,主要在于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信息反馈和学生思维的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9.
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娟娟 《中学教育》2003,(1):35-36,34
在教育理论发展过程中曾有过“教学主体论”的讨论 ,不同流派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主张“教师主体论” ,也有些主张“学生主体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 ,“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 ,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 ,而是教他建筑。”这就是既肯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 ,只有信奉这一教学理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才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实现既定的目标。一、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1.教师的爱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起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教师的爱可以成为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为教育界“热点中的热点”。人们在探讨中将目光凝定在教育活动中主客体关系上,围绕着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有教师唯一主体论,学生唯一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各种观点内部又是“同室操戈”,各自立异。仅双主体论就有“主导主体”说,“主导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