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i基准晶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而成为具有前途的新型贮氢材料。Ti45Zr38Ni17准晶最大吸氢量时,氢原子与金属原子比约等于2,明显高于普通金属间化合物贮氢材料,但其平台压力低,氢很难放出。为了改善准晶的气态放氢性能,Takasaki等采用机械合金化及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Ti45Zr38Ni17准晶粉末。该粉末达到最大贮氢量时,氢原子与金属原子比等于1.5,这可能是由于准晶中含有少量的Ti2Ni型晶体相的原因。同时,在充放氢过程中,准晶相不稳定。Majzoub等采用电化学方法氢化Ti45Zr38Ni17准晶,贮氢量最大时氢原子与金属原子比为1.9,并且在充氢过程中无晶体相生成。到目前为止,准晶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贮氢性能的研究未见报道。在本章中,将研究Ti45Zr38Ni17Cu3准晶作为镍氢电池负极时的最大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为了对比,也研究了非晶合金的相关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物理前沿     
《科学中国人》2023,(4):12-12
镍基超导研究进展电子科技大学物理学院乔梁教授团队发现无限层镍氧化物超导体(镍基超导)超导电性的关键性元素(氢)和奇异电子态(间隙位s轨道),为镍基超导领域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思路。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在当前基于铜氧化物的高温超导(铜基超导)研究陷入瓶颈的情况下,对类铜结构的无限层镍氧化物超导电性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高温超导的本征物理机制和新一代超导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此次研究发现,氢元素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无限层结构镍基氧化外延单晶薄膜的制备过程中悄悄地起到改变费米面电子结构的作用,并在镍基材料超导电性的产生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魏伟  金伟 《大众科技》2008,(6):141-144
在研究氢和贮氢合金反应的动力学时,重要的是获得本征动力学数据。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获得的数据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对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产生怀疑。目前,尽管进行了很多动力学研究,但实验的结果和理论解释上很少一致。造成实验结果不一致的各种影响因素有:(1)反应热;(2)空容体积和试样量的关系;(3)吸/放氢循环次数及试样原始状态;(4)试验条件;(5)试样颗粒表面状态;(6)试样颗粒大小。在目前的很多动力学研究中这些影响因素还存在。文章对以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地讨论,并且提出了减少或消除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一致和准确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4):436-436
近年来,卤键在晶体工程、超分子组装和分子识别等众多领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卤键设计的液晶材料已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国内外关于生物体系中卤键的研究报道几乎为空白。上海药物所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DDDC)朱维良课题组,首次阐明了生物大分子中卤键的特征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潜在应用。他们详细统计了蛋白质结构数据库(PDB)中的卤键作用情况,采用QM/MM方法研究了一些代表性的蛋白质-配体复合物中的卤键性质。结果表明,卤键普遍存在于蛋白质一配体复合物中,强度与传统氢键相当.这种作用对活性位点小分子抑制剂的结合构象起到重要作用,但生物体系中的卤键明显偏离了无机体系中的直线作用形式。研究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文章审稿人均对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机构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AB5型贮氢合金材料及其实验与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AB5型贮氢合金的贮氢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阐明了稀土系AB5型贮氢合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大连化物所张涛研究组完成的研究工作Synthesis of Thermally Stable and Highly Active Bimetallic AU-Ag Nanoparticles on Inert Supports发表在近期出版的Chemistry of Materials杂志上(2009,21,410-418)。该工作在Au-Cu/SBA—15(Chem.Commun.,2008,3187-3189)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体系拓展到Au—Ag双金属,首次发现Ag、Cu等第二组份的添加可以显著抑制纳米金颗粒在高温处理过程中发生的烧结现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AB5型贮氢合金材料及其实验与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AB5型贮氢合金的贮氢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阐明了稀土系AB5型贮氢合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08,(9):6-7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近期在实验室内再现了光合作用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光合作用将水分解成氢和氧,并产生了可供燃烧的氢气和氧气。该实验的意义在于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能够被人类利用,这种技术将引发一场太阳能使用革命,并补偿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这两名科学家名叫诺塞拉(DanielNocera)和卡南(MatthewKanan),  相似文献   

9.
《科协论坛》2014,(5):F0002-F0002
许凤,女,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木生物质化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国际木材科学院(IAWS)Fellow。两种国际SCI期刊BioResources及Cellulose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编委。许凤博士主持了包括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主要研究农林生物质资源细胞壁抗降解屏障、组分高效清洁分离及生物基材料转化利用机制,已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85篇,参编英文专著4部、主编中文专著1部。2013年获第十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I0015-I0015
科技日报讯(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高效耐用的催化剂是燃料电池领域取得突破的关键。最近,德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铂镍纳米粒子,用其作催化剂,可将燃料电池中铂的用量减少90%。研究还发现,新纳米粒子的功能由其几何形状和原子结构决定。发表在最新一期《纳米·材料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将有助于科学家们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氢动力燃料电池除产生电能外,唯一的副产品是水,因此被看作传统内燃机的环保替代品。但这种燃料电池的电极(化学转化过程在此发生)需要用到大量“身价不菲”的铂。如果没有铂作为催化剂,很难获得必需的转化效率,因此,铂正成为发展氢燃料电池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1.
中、日、印、韩四国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状况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通过对中、日、印、韩四国高影响力论文,即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以及在 Cell、Nature、Science (以下简称CNS)上发表的论文数量比较,结果显示:中国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及其占总论文百分比都是最高的,然而不管是在单个期刊,还是CNS三个期刊总和,日本发表的论文总数和高被引论文数、热点论文数都是最高的,中国为第二位。近3年(2010~2012年)在CNS上发表的论文日本最多(653)、中国其次(471)。本研究结果提示,虽然我国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数量较多,在亚洲居于领先地位,显示我国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但我国学者在高水平期刊,尤其是CNS上发表论文数少于日本。今后需要鼓励和引导我国科研工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论文,不断提升我国科学研究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2.
开放获取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基于论文被引频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发表在非开放获取放期刊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在百度搜索和谷歌搜索中检索论文的公开版本,在中国知网中统计论文的综合被引频次。分析论文被引频次、开放存取状态和OA、非OA时长等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目标论文中,有42.54%实现了OA;OA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0.33次/年,比非OA论文的0.25次/年高出32%(p=0.018);同一篇科技论文在OA期平均被引0.38次/年,高出非OA时期(0.24次/年)58.33%(p=0.006);1次被引论文在OA期平均被引0.32次/年,较非OA时期的0.13次/年提高113.25%(p=0.003),这个优势大于较高被引OA论文的19.44%(p=0.375)(被引频次占OA论文总被引频次67%的Top23%,n=43)和48.43%(p=0.020)(被引频次占OA论文总被引频次83%的Top36%,n=69)。研究数据提示,开放存取对本文期刊的优势是通过提高低被引论文的被引频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刘建新 《青海科技》2011,18(3):97-100
本文以国道315线羊肠子沟路段公路为例,提出了用稠度指标来评价膨胀土的含水量,在最佳稠度时,当用湿法重型击实标准检测土的CBR(承载比)满足设计要求时,弱、中等膨胀土是可以作为路堤填料的。同时,介绍了膨胀土填方材料的性质、控制要求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采用泵送混凝土,为防止混凝土干缩和温差收缩产生裂缝,在混凝土拌舍物中掺入一定量的UEA膨胀剂,拌舍后生成膨胀性结晶水化物,使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补充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防渗能力,通常称为微膨胀混凝土。如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后浇带、超长超宽结构不留伸缩缝后浇带一次整体浇筑的结构,我们在施工时都采用掺UEA膨胀荆的办法来消除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1)混凝土浇筑作业面遮阳。减少混凝土冷量损失。(2)选择中低热品水泥,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3)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4)掺入高效减水剂(5)掺加缓凝剂。掺UEA膨胀剂掺入UEA膨胀剂,在最初14d潮湿养护中,使混凝土体积微膨胀,补偿混凝土早期失水收缩产生的收缩。(1)保湿养护混凝土表面经过二次抹压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份蒸发,保持混凝土处于潮湿状态下养护。(2)保温养护。根据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计算。确定中心最高温度。按温控技术措施确定养护材料及覆盖厚度和养护时间。  相似文献   

15.
以氢泄露原位检测为研发目标,研制出了一种遇氢可变色的活性材料。针对氢敏变色活性材料褪色过快的问题,按照TRIZ创新的步骤进行分析,提取出技术及物理矛盾,借鉴与运用发明原理及标准解,提出了改善氢敏变色活性材料监测效果的多项创新设计方案,成功改善氢敏变色活性材料的监测效果。研发过程表明,将TRIZ理论应用到新材料研发设计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创新的效率,快速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你知道吗?饮料既能解渴,又可发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连续资助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董绍俊院士TWAS课题组在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她们所设计的微型生物燃料电池可以直接从软饮料中获得能量,相关结果发表在Energy&Environ.Sci.2011,4,1358-1363上。随后,该工作立即被著名出版社RSC选为新闻故事特写在Chemistry World上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7.
综采放顶煤技术成为当前我国厚煤层开采的主要方法。我国对综放开采技术的创造性贡献为:(1)顶煤冒放性的定量评价方法,(2)综放面顶板结构与支架围岩关系,(3)提高煤炭回收率的技术措施,(4)新型系列综放支架及其配套设备。  相似文献   

18.
新药合成     
《科学中国人》2023,(6):40-40
时空可分辨全局性解析蛋白质-DNA相互作用新方法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陈小华课题组和谭敏佳课题组合作,实现了对蛋白质-DNA动态互作、包括弱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DNA的时空动态性深度解析。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在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精确解析蛋白质-DNA相互作用能够揭示二者相互识别机制和动态变化,对于深入理解生理和病理条件下基因的调控机制至关重要。这项研究为全局性深度解析蛋白质-DNA的时空动态互作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以目标DNA序列为探针的互作蛋白质结合活性分析策略,有望用于解析目标DNA序列中不同的碱基修饰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超新星再现     
仕伟  NASA 《科技新时代》2009,(1):15-15
超新星遗迹是超新星爆发时抛出的物质在向外膨胀的过程中与星际介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延展天体.根据形态,超新星遗迹大致可以分为3类:壳层型(S型)、实心型(F型,又称类蟹型)和复合型(C型),目前已经在银河系中发现了200余个超新星遗迹:照片中的第谷超新星遗迹;曾于1572年11月为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所发现,因此得名:400多年后,  相似文献   

20.
环境科学     
《科学中国人》2022,(4):10-15
大气亚硝酸的大气化学过程与来源研究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陈进生研究员、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秦敏研究员等人合作,揭示了沿海城市大气环境中亚硝酸气体(HONO)的化学特征、分布及来源。相关成果发表于《大气化学与物理》(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大气HONO的光解是羟基自由基(OH自由基)的重要来源,识别大气HO NO来源对于理解大气化学过程及模型准确模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