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侨乡乡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就侨乡乡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对重点侨乡晋江13个乡镇1 300名居民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乡土情感因子、国家地区促进因子、休闲娱乐因子、社会效应因子、健身保健因子、美育体验因子、知识技能因子构成了侨乡乡镇居民体育价值观结构体系。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侨乡乡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和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侨乡乡镇居民体育参与者体育活动特征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就侨乡乡镇居民体育活动特征对重点侨乡晋江13个乡镇1300名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表明:侨乡乡镇居民体育参与人口比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体育人口比率偏低;活动时间安排随意性、间断性;活动项目以散步跑步、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棋类为主;活动场所以村落体育场地、自家庭院、住宅区空地、学校场馆、公园广场为主;体育消费实力较强,消费类型主要实物消费为主;活动组织化程度较高,自发性群体体育组织(非正式组织)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侨乡晋江乡镇体育的组织与管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就晋江乡镇体育的组织与管理现状、体育组织的职能、侨乡社会资本对乡镇体育组织与管理的绩效等,对晋江13个乡镇的78个村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侨乡晋江乡镇体育组织呈现出政府与社会多元多层、横向合作的网络化特征,体育管理呈现出民间性、自治性的非政府性特征。分析认为,侨乡社会资本是侨乡乡镇体育组织与管理特殊性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同时也是地方政府体育公共服务绩效“生态性”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就社会体育服务公共精神,对福建省重点侨乡晋江市13个乡镇村(居)委会及社团组织316名志愿参与侨乡社会体育公共服务的乡镇居民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揭示侨乡乡镇居民社会体育服务公共精神的特征及其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研究表明:乡土情感认同、传统习俗认同、工具性目的认同3大因子构成了侨乡乡镇居民社会体育服务公共精神结构体系;侨乡区域文化传统是侨乡乡镇居民社会体育服务公共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内在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富裕乡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描述和分析我国乡镇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采用调查法、归纳法,以居住在经济相对富裕地区乡镇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不同年龄阶段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和体育消费内容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组体育消费比例最高,老年组则相反;而在消费内容方面,则各年龄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未来中国富裕乡镇体育发展的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富裕乡镇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1,体育起点低;2,迅猛发展的富裕乡镇体育:体育组织机构多样化;居民对体育的积极态度及体育人口增长趋势;体育经费较充足;体育设施趋于完善;体育价值观的新变化;体育项目与形式有新特点。预测今后富裕乡镇体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学校体育将是开展富裕乡镇体育的中心;(四)体育的价值观念将不断更新;(五)体育的发展规模预计今后有三种增长方案;(六)体育社会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剖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大众的多元化体育价值取向,研究体育活动参与度对体育价值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助于树立良好体育价值观的体育活动参与度为每周3~4次,每次1 h左右.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应大力普及体育知识,引导居民树立科学、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尽最大努力调动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乡镇居民闲暇生活方式与体育消费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东省17个地市乡镇居民的闲暇生活方式和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乡镇居民的闲暇价值观影响他们的闲暇生活方式;体育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乡镇居民闲暇时间缺少、经济滞后以及劳动繁重制约他们的体育消费和闲暇生活方式的形成。建议借“农村体育年”之机,提高乡镇居民的闲暇生活意识和体育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9.
烟威富裕乡镇居民体育人口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烟台、威海(以下简称“烟威”)富裕乡镇(县级以下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居住的乡镇)居民近年来体育人口基本状况的调查,对其体育人口数量、活动时间、对体育信息的知晓程度、参与项目内容、体育消费水准及投入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相关的研究者提供可信的样本和数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对襄城县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方法: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果显示:襄城县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形式相对单一;寰城县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氛围较差;影响襄城县乡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有没有时间、工作学习任务较重.研究结论:应增加乡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式;相关负责人要经常对健身器械进行检查和维护;大力宣传体育知识,还应该加强对乡镇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培养;完善相关制度和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城镇居民体育作为特殊的文化运动和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将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也影响到城镇体育的发展目标。在体育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受自然环境、民俗习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影响,导致各个地区人们体育锻炼质量存在明显差距。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性别、年龄和学历3个角度对滇辽两省居民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锻炼次数、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价值观大致相同,都把增进健康,祛病延年排在首位;受性别、年龄、学历因素的影响,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有所不同;体育锻炼首选项目球类运动受场地设施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与其丰富的区位、资源、交通优势很不相称。收入偏低、认知不足、环境污染、宣传不够是制约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中部地区体育旅游资源的构成及优势分析,结合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环境提出了六省联动发展,形成中部地区体育旅游"六圈七轴"多中心、网络化、开敞性的开发格局,培育体育旅游的"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缔创内陆腹地高融聚态、大辐射面、深和谐度、强竞争力的区域体育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了解当前中国公民体育意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居住在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 058名18~69岁中国公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中国公民体育意识平均得分为60.83分,具备体育意识的公民仅占本次调查总体的19.69%,整体上还处于较低层次。(2)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职业、自评健康状况等群体公民的体育意识水平参差不齐。在体育意识水平上,男性公民显著高于女性公民,18~29岁年龄段公民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公民;城镇居民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学历越高,公民体育意识越强; "国家机关干部""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月收入"2 000元以上"者,随收入的增加公民体育意识水平逐步升高;自评健康状况越好,体育意识水平越高。(3)公民体育意识各维度、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行为意愿滞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了解当前中国公民体育意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居住在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 058名18~69岁中国公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中国公民体育意识平均得分为60.83分,具备体育意识的公民仅占本次调查总体的19.69%,整体上还处于较低层次。(2)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职业、自评健康状况等群体公民的体育意识水平参差不齐。在体育意识水平上,男性公民显著高于女性公民,18~29岁年龄段公民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公民;城镇居民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学历越高,公民体育意识越强; "国家机关干部""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月收入"2 000元以上"者,随收入的增加公民体育意识水平逐步升高;自评健康状况越好,体育意识水平越高。(3)公民体育意识各维度、要素之间发展不平衡,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行为意愿滞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成都市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和成华区4个区部分居住小区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成都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特点,为成都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促进全民健身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6.
多样化的地理环境特征促成了区域体育文化的“百花争艳”。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区域体育规划应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发挥地区资源与历史比较优势,积极培育区域体育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体育事业。研究指出,区域体育规划应充分考虑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区域体育文化的特征以及高层次区域系统条件三大要素。当前,我国区域体育规划的具体策略包括建立相邻省市联合发展的区域体育圈、分区域制定体育圈发展策略、积极培育落后地区自发性体育推动力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产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分析与研究 ,进行了因子分析。认为影响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个人因素、体育因素等等。其中 ,体育因素、经济因素占有核心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体育强省作为体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基础。本研究基于全国各省(市、区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生态环境数据、空气质量数据、网络平台大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熵权法、GIS空间分析、层次聚类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技术和模型,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与交流、体育保障5个层面构建了包涵31个二级指标的体育强省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全国体育强省建设水平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强省建设的各要素存在较大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省份的同一要素之间,也体现在同一省份不同要素之间;体育强省建设的综合水平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递减,高水平省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依据综合得分的空间相关性和要素的协调性,将全国31个省(市、区)划分为准强型区域、较强型区域、次强型区域和弱强型区域等4种地域类型,空间上呈现出"多核心,一横两纵"的发展格局;投入资金充足性、设施可获取性、生态环境适宜性是影响新时代体育强省建设的关键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