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乒乓球团体赛赛制沿革及新赛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乒乓球团体赛的赛制沿革进行了回顾,对团体赛新赛制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新赛制的应对策略。新赛制缩短了赛时,提高了裁判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运动员技战术的发挥,加快了比赛节奏,增强了观众的观赏兴趣。为适应新赛制,应加强对新规则和新赛制的研究,把握其发展方向,加强针对性的技战术和心理训练,着力培养单双打兼顾的双型运动员,提高双打配对质量,认真抓好新赛制两次派兵布阵机会,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积极推进我国乒乓球职业化和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乒乓球实行11分赛制后,通过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王楠和李晓霞的比赛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摸索出11分赛制比赛中抢占主动优势的技战术变化,为今后备战世界大赛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调节和适应竞赛中心理变化,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捷径.  相似文献   

3.
本阐述乒乓球实行11分赛制后,通过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李楠和牛剑峰的比赛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摸索出11分赛制比赛中抢占主动优势的技战术和竞技规律,为今后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调节和适应竞赛心理变化,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捷径。  相似文献   

4.
2005年国际羽联修改羽毛球规则后,对技战术打法的影响较大,从最近的羽毛球赛事结果来看,新赛制更有利于进攻型打法的发挥,比赛变得更激烈、紧张,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在竞赛中,只有坚持“以我为主”,结合自己的风格,积极创新,才能在比赛中抢得先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乒乓球比赛11分制的实行,在11分赛制的影响下,运动员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压力,由此在比赛过程中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原有技战术水平的发挥。通过对运动员产生的压力以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分析,找出导致运动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并根据相应的原则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为乒乓球运动员适应11分赛制所进行的心理调控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规则、新赛制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规则、新赛制实施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新特征主要有4个方面:对运动员部分身体素质的要求更高;选材时更重视运动员的心理品质;鼓励技战术创新,乒乓球技术更具多样性,比赛更具观赏性;催生了新生代的新技术,新打法。  相似文献   

7.
马文革 《乒乓世界》2012,(7):110-111
心理因素的作用在许多体育运动项目中一直受到大家的重视,越是在大型比赛中,心理因素的影响越是明显。参加大型比赛的运动员都是各国的顶级选手,技战术水平不会有非常大的差距。这时心理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就会表现出来,尤其在乒乓球这种技巧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中会表现得更为突出。2012年伦敦奥运会对乒乓球的赛制做了一定调整,新赛制对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要求更高,若我们对其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比赛成绩。本文以乒乓球运动的特点结合2012伦敦奥运的新赛制对我国运动员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重要意义的阐述及要素分析,围绕散打运动员训练和竞赛时心理素质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手段以提高心理素质,以便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进而为散打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羽毛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增强和竞技水平的提高,国际羽毛球比赛规则也随之修改。为吸引运动员参与比赛,提高观众的关注度以及企业赞助与电视台购买播放权,国际羽联实行21分制的新比赛制度,新赛制更照顾弱者,强者优势被适当削弱,比赛胜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实施新赛制,运动员的技术与战略战术都要作相应调整,同时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更高。对于我国运动员来说,也要加强体能训练,适应新赛制要求,掌握训练规律,从而在国际比赛中处于领先位置。  相似文献   

10.
网球比赛是运动员对自身体能、技战术、智能以及心理素质等能力的综合运用.要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除技战术正常发挥,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稳定对比赛的成败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南省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赛前、赛中、赛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关赛前、赛中、赛后的一些心理调控方法.  相似文献   

11.
排球比赛节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奏是排球比赛的灵魂,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综合体现和心理调节的具体反映。运动员在排球比赛中技术、战术的灵活运用,不仅要求队员有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和心理调节能力,还需要教练员和运动员从临场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适时地采用恰当的手段和策略,巧妙地控制比赛速度来掌握比赛节奏的主动权。这就要求我们平时从技、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训练方面,应加强对运动员节奏意识的训练和教练员节奏谋略的培养,以适应当今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徐泽 《安徽体育科技》2001,22(1):41-42,45
竞技推手比赛中身体素质 ,技术水平 ,心理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但在双方实力相当或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要想取得胜利 ,战术就显得至关重要。灵活机动的战术是能力充分发挥的有力保证。战术在比赛中起到了中枢作用 ,它是灵魂。它可以使选手根据自己的特点优势打击对手的薄弱环节 ,扬长避短 ,发挥优势 ,战胜强手。本文根据竞赛双方的技术、身体、心理特征 ,进行分析研究 ,设计战术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运动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对比赛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从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战术心理手段、战术意图的预见和战术行为的反射控制、赛前战术的心理准备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另外,文章还通过调查问卷等方法对新老队员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运动员提供一些解决赛前的心理困难和情绪障碍的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临场心理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4.
论武术散打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对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武术散打运动中运动员心理素质对比赛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战术心理手段、战术意图的预见和战术行为的反射控制、赛前战术的心理准备等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运动员提供一些解决赛前的心理困难和情绪障碍的方法,以提高运动员的临场心理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进行了修改,新规则的实施给乒乓球运动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新规则的实施给相持段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笔者认为,对运动员进行技、战术训练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并使之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使意识培养和技、战术训练紧密结合并有效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耿华  张瑜 《冰雪运动》2009,31(5):30-32
冰球比赛对抗性极强,运动员之间经常发生肢体冲撞,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的保证。冰球运动员在少年儿童时期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对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感知觉、运动表象的思维特征等方面分析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的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状态特性与个性特点,针对他们的特点提出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原则、内容和方法,试图建立少年儿童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规则实施后乒乓球接发球段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进行了很大的修改,给乒乓球运动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新规则实施后,接发球段的竞争更加激烈。笔者认为,对运动员进行技、战术训练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并使之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使意识培养和技、战术训练紧密结合并有效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比赛不仅是技战术及体力的较量,更是知识、智慧、心理素质的较量。但往往因队员过度紧张,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导致比赛中动作失常、过度抑制或过渡兴奋、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不能充分发挥整体及个人应有的水平,直接影响比赛。就这一方面的有关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能够消除紧张心理情绪的方法和措施,希望引起同行们的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心理素质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技术水平的发挥和战术的运用,分析篮球运动员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和调整其心理状态,对维护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和提高竞技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