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景东 《学语文》2008,(3):32-32
一、客观题 安徽卷“语言知识与语言表达”这两年共有4道客观题,07年是“错别字、成语、语病和连贯(排序)”,06年是“错别字、成语、语病和得体”。全国卷也是4道题,06年考的是“错别字、成语、语病和连贯(衔接)”,05年考了“错别字、字音、成语、语病、词语辨析(实词)和语意明确(歧义)”(共3套卷子,安徽用的是“错别字、成语、语病和语意明确[歧义]”)。  相似文献   

2.
语病题一直是高考必考知识点,2004年高考全国15份试卷,除上海试卷外,都涉及到了病句的考查。我们对14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加以整合梳理,发现命题者设置“迷惑肢”涉及到语病考查诸多方面,下面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汪克谦 《初中生》2003,(15):31-32
语病试题一直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的常设题项。这里试以近几年的安徽省中考语病试题为例,谈谈语病题的分析和解答。  相似文献   

4.
唐国富 《高中生》2008,(2):9-10
从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来看,命题者设置的陷阱涉及诸多方面,甚至一个句子涉及多方面的语病。下面,笔者试对其中的部分试题作简要分析,以帮助同学们认清语病题陷阱设置的常见方式,更好地备考这一知识点。本文所选例题均为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语病题,故不再说明出自哪一道题。  相似文献   

5.
辨析语病题是高中生经常作到的.也是近年高考的必考.它让多数同学大伤脑筋觉得棘手。其实.很多语病题是有规律可寻.有窍门可找的,下面就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快速识别语病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严华银 《新高考》2004,(3):10-11
语言知识这部分内容,高考主要放在第Ⅰ卷的第一部分。一般情况,这部分计6题18分。它涉及的主要考查内容有:字音认读、错别字判定、词语选择、成语使用、语病诊断等。其中,语病是考查的重点,以2003年全国卷为例,第4题“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第5题“没有语病的一句”,第6题“语意明确的一句”,都属于这一范畴。这表明了命题者在语言知识部分考查能力的倾向,我们应在复习的最后阶段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姜有荣 《高中生》2012,(12):14-15
因介词误用或缺失而造成的语病在高考语病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在此,本文结合高考试题对这一类语病题进行梳理,以供考生复习时参考。一、介词误用或缺失造成表意不明  相似文献   

8.
结构性语病(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结构混乱)是高考语病题常考类型,命题者试图通过此类语病题引导高中教学要教什么语法知识、怎样教语法,从而对淡化语法教学纠偏。先来看看2011年江西卷语病题正确项A:"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在2011年江西卷阐析中,  相似文献   

9.
<正>语病判断是初中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题型。在做这类题的时候,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几个句子读下来感觉每句都对,又都不对,就仿佛身处迷雾之中,找不到突破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现在给大家介绍两种妙招,可以让大家做语病题时就如“拨开云雾见月明”般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10.
杜娟 《语文知识》2014,(4):87-89
对语病的辨析历来是各省市高考语文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之一,笔者通过对多年来高考语病题的研究发现,语病题中有不少是属于用词方面的问题,而且这些词语有其特殊性、固定性,仅以2013年高考试题为例,就有10套试卷16个选项属于特定词语使用不当造成的语病,如果能够抓住这些词语加以辨析,就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发现语句的毛病所在,从而省却许多时间和精力.下面就结合201 3年考题来介绍抓住这些特定词语辨析语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高考中,要做好语病题,必须深入理解常见的语法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没有系统学习汉语语法的前提下,迅速准确地找出语病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让学生抓住关键去辨析病因是一种最佳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辨析、修改病句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知识点,试题赋分一般高达7—8分,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中占有举足重轻的地位。该考点以选择题和字表述题两种形式出现,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判断对语病的修改是否得当、直接修改病句,而解答此类题目的基础则是对语病的辨析。  相似文献   

13.
辨析语病是检测学生语言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各地高考的重点和难点。语病题大多是复句形式,关联词语应该是最先关注的。近年笔者在引导学生高考复习时,对高考题中语病辨析题作了一些探讨,尤其对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因关联词语使用不当造成的语病作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4.
一、考情概述 2008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6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和福建卷没有设题考查。16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均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天津卷、安徽卷、山东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其余12套试卷题干的要求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相似文献   

15.
周勇 《现代语文》2006,(4):123-125
2005年的16套高考试卷中,有12套利用选择题形式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这个知识点,共设置了35个错例(全国卷一分别在第3题和第4题考查了“没有语病”和“语意不明确”两点,这在历年高考题中还不多见:湖南卷要求选出有语病的一项,这种考查方式难度略低)。另外4套中上海卷仍未直接设题考查,福建卷和重庆卷分别在第17题、第22题以短文改错的主观题形式考查,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高考天津卷语文试题第4题是一道语病题,其中的C选项如下: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很多复习资料和网上分析均认为该句语病  相似文献   

17.
一、考情概述   2008年高考语文18套试卷中有16套考查了"辨析并修改病句",只有上海卷和福建卷没有设题考查.16套设题考查的试卷均采用了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分值均为3分,其中,湖南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天津卷、安徽卷、山东卷的题干要求是选出"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其余12套试卷题干的要求都是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相似文献   

18.
语病识改题所要考查的是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它备受各类考试的青睐。中考的语病识别题虽然所占分数不多,但是也很重要,因此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这类题,设题时大多从文意、文理、文词 、文法等方面设置语病;解题时就应该首先找到语病,弄清病因,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恰当地修改。 常见的语病有如下的一些类型1.表义不明确造成语病。这里有多种情形:或多义词、多义短语使用不当,或多音词、同音词引起歧义,或词语与词语承接不明,或结构划分不同形成歧义,或语义不明、指···代不明出现歧义,或前后重复等。例如:①开刀的是他父···亲。(…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试卷中的语病辨析题和综合修改题都涉及到寻找语病的问题,寻找语病一般在语感审读法没有发现语病的基础上就要细细分析它的结构层次,即主干枝叶梳理法,如果再找不出语病,就用逻辑意义分析法、造句类比法等等去分  相似文献   

20.
语病题是高考百花园中的一支铿锵玫瑰,同时也是考生的一块心病,总觉力不从心.其实高考语病题有规律可寻.有捷径可走.命题人也有意显"山"露"水".考生之所以在考试状态下发现不了语病,究其因,主要对某些具有特殊身份的词缺乏敏感.综观2007、2008和2009三年试题,兹择2009年实例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