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德国文学家赫尔曼·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随笔。本单元另有荀子《劝学》、韩愈《师说》和毛泽东《反对党八股》、鲁迅《拿来主义》及王佐良《上图书馆》等五篇文章。这六篇作品共同构成了一个“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其中《读书:目的和前提》排在第五位,和后一篇《上图书馆》同是关于学习的随笔作品,黑塞首先阐释理论,然后结合本人的切身经验加以具体论述。与前四篇中的说理篇在文体和形式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私人阅读     
放下了永远忙也忙不完的俗事、杂事和没完没了的各种工作,静下心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读书吧——把读书当成私事——没有任何功利色彩,没有任何目的——娱悦眼球的那种阅读。先是找来朱正琳的《读书是私事》,拜凑第一篇关于加缪长篇小说《鼠役》的随笔——《“放逐自己在家中”的生涯》,感觉他的解读和我大学时代读《鼠役》的感觉差不了多少,有的甚至还不如我体会的深刻,  相似文献   

3.
私人阅读     
放下了水远忙也忙不完的俗事、杂事和没完没了的各种工作,静下心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读书吧——把读书当成私事——没有仟何功利色彩,没有任何日的——娱悦眼球的那种阅读。先是找来朱正琳的《读书是私事》,拜泼第一篇关于加缪长篇小说《鼠役》的随笔——《“放逐自己在家中”的生涯》,感觉他的解读和我大学时代读《鼠役》的感觉差不了多少,  相似文献   

4.
<正>【教材简析】《古人谈读书》是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古人谈读书》一课由两则文言文组成,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六句话,第二则选自南宋朱熹的《童蒙须知》,  相似文献   

5.
<正>《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写的一篇随笔,文章论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用书的智慧和读书的重要作用,旨在引导人们通过读书增智启慧,加强修养,完善自我。作为议论性随笔,本文短小精悍,但论述范围广,几乎每一句都是名言警句,都有咀嚼的必要,而且文章采用了文白交杂的表达形式,庄重典雅,厚重凝练,耐人回味。如果采用常规的讲解式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将作者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读书经验。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体验式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冯老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著有散文、随笔、书话集和译作多部。他1993年80高龄时,在所写的《漫话读书》一文中,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或曰读书经验——笔者)。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  相似文献   

7.
《读书与受教育》写于1981年,是叶圣陶文集《晴窗随笔》打头的一篇。这年叶老81岁,已经从许多重要岗位上退了下来,然而他依然一往情深地关注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注着和青少年成长密切关联的教育事业。《晴窗随笔》可以说是老人晚年的教育沉思录,熔铸其中的是他毕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读书与受教育》写于1981年,是叶圣陶文集《晴窗随笔》打头的一篇。这年叶老81岁,已经从许多重要岗位上退了下来,然而他依然一往情深地关注着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注着和青少年成长密切关联的教育事业。《晴窗随笔》可以说是老人晚年的教育沉思录,熔铸其中的是他毕生对于教育事业的思考。一智者之所以是智者,往往就是因为他们能在常人觉得没有问题的地方提出问题。比如,儿童开始上小学,我们通常说是去读书。我们谁也不觉得有什么  相似文献   

9.
《米洛斯的维纳斯》选编在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文化随笔,教学重点是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抓关键句子来把握文意、分  相似文献   

10.
放下了永远忙也忙不完的俗事、杂事和没完没了的各种工作,静下心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读书吧——把读书当成私事——没有任何功利色彩,没有任何目的——娱悦眼球的那种阅读。先是找来朱正琳的《读书是私事》,拜读第一篇关于加缪长篇小说《鼠役》的随笔——《"放逐自己在家中"的生涯》,感觉他的解读和我大学时代读《鼠役》的感觉差不了多少,有的甚至还不如我体会的深刻,再读他就早逝诗人骆一禾(诗人海子的好朋友,海子遗作的整理者之一,在海子卧轨自杀三个月后不幸患脑疾病逝。)长篇抒情史诗《世界的血》写的解读文章——《生命的诗与诗的生命》,也感觉了无新意,属于边缘化解读,而据作者简介而言,此公经历颇丰,祖籍安徽,  相似文献   

11.
一.单元整体设想本单元共三课七篇文章,都是议论文。其中《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哲学论文,为典型的立论文章,系一般议论文;《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杂文,为典型的驳论文章,系文艺性政论文;《不要秘诀的秘诀》等四篇也是杂文,但与鲁迅杂文不同,很接近评论与随笔,也很有独创性。前三篇是讲读课文。后四篇是自读课文。教学本单元的主要目标是对学生进行议论文的阅  相似文献   

12.
《飘着花香的琴弦》一书是王艳芳老师教育随笔集。内容有读书的,有课堂的,有生活的,原汁原味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普通老师的幸福教育生活。一篇篇随笔清新自然,与我们每天的生活非常贴近,好似一曲曲飘着花香的琴弦,轻轻吹拂着你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汪小明 《课外阅读》2010,(9):128-129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三单元是学习社会科学方面的杂文、随笔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学会思考社会、人生等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单元第二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就是一篇著名的随笔。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一篇议论文。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  相似文献   

14.
读书与成长     
孙彬 《快乐阅读》2012,(18):119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不停地追问如何成就自我,如何发展自我。"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一专题就是一个很好的回答。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是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赫尔曼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相似文献   

15.
    
正芬芳词语图书书籍书房书迷书虫书卷气掉书袋书香门第琴棋书画博览群书焚书坑儒书声琅琅知书达理秉笔直书飞鸽传书鱼书雁帛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满腹经纶无巧不成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英国]弗兰西斯·培根《论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吴晗《谈读书》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  相似文献   

16.
王沁 《文学教育(上)》2014,(10):101-101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主题单元《语言的艺术》中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都是以语言艺术为主题来组合课文的。学习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三是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主题单元《语言的艺术》中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都是以语言艺术为主题来组合课文的。学习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三是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8.
黄珊同学的这篇《透明的金鱼缸》,我以为是一篇写得比较流畅的随笔作品。辞典里对“随笔”一词的释文是:“一种散文体栽,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古人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里的“情”,应该是指情感、感触、感受、感想。写作任何文章——当然包括随笔、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是一组文艺随笔,共有四篇课文。这四篇课文内涵比较丰富,其中,《咬文嚼字》讲的是写文章或阅读应该注意“炼字”的道理;《读(伊索寓言)》揭示并嘲讽某些社会现象;《说“木叶”》解说和阐发了一个文学意象;《米洛斯的维纳斯》则阐述作者的一个美学观点。这些文章很少抒情,重在讲知识或道理。在教学过程中与老师们普遍认为这一个单元的课文比较难上。难度在于:(1)文章知识内容较杂,不知如何操作才更简捷有成效;(2)课文较长,不适合朗读,学生觉得枯燥;(3)对于知识储备不足的高一学生,有理解难度。  相似文献   

20.
《阿Q 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它发表在当时《晨报副镌》的“开心话”上,因此,必须愉悦读者。寓庄于谐。风格为传媒的性质所制约。鲁迅是操纵笑的大师,然而笑中有泪。冶秋在一篇《〈阿Q 正传〉(读书随笔)》中说:这篇民族的杰作,绝不是看一遍所能消化的: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