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尚信 《考试周刊》2012,(73):20-21
中国文学对神话中神祗女性的称谓一向是“神女”,“神女”被“女神”取代源于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翻译,“神”和“女”的主体更易显示出女性神格的差异。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地母形象及女性在爱情中地位的差异,进一步论证中西神话中女性神格的差异所在。  相似文献   

2.
对《世说新语》中"挺动"一词的解释历来莫衷一是。张万起、刘尚慈主编的《世说新语译注》对"挺动"一词的解释还有待考证。结合古籍中使用"挺动"一词的资料及《汉语大词典》的相关条目释义,"挺动"一词释为"振作、灵活"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方应梅 《考试周刊》2012,(56):12-13
日本自诩为神的国度,日本创世神话《纪记神话》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作为日本皇祖神的女神天照大神,对她的刻画自然较为立体、丰满。本文力图以《纪记神话》中的相关描述为基础来解读天照大神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指"族释语是《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释义中较为常用的专门释义用语,主要包括"指""泛指""特指""专指""兼指""借指""多指""也指""一般指"等。其中,"特指"所释的词语在条目和释义上都有一定的特点,但研究薄弱。文章试图以《现汉》第6版所收录的313个"特指"所释词语为研究对象,选取词典中出现"特指"这一专门释义用语的条目为考察范围,运用静态描写、定性与定量、描写与解释等研究方法,尝试探究这部分词语的条目、词类、音节的分布情况,归纳其释义特点,以期能够丰富《现汉》第6版释义用语研究的相关材料,深化对"特指"所释词语的认识,同时能够为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词典编纂工作的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神话孕育了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与思维模式,留给世界文明丰厚的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其起源时期的局限,古希腊神话是男性书写的产物,对于女性、女妖及女神的建构都充斥着男性思维。近现代很多作家哲学家试图通过神话重述来重构女性神话。本文从人神恋的角度,着重以主神宙斯和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忒为例,剖析神话中对男神与女神的不同建构。  相似文献   

6.
"女神"本指神话中的女性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神"一词成为异常活跃的称呼语,且其语义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在溯源"女神"本义的基础上,试图分析其产生的新义及语义流变的链条,进而论述"女神"语义演变的原因,以求对"女神"称呼语有更深刻、更明晰、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方便"的合宜词义是:1、名词:智慧;巧智。2、动词:教导;启悟。3、动词:救助;帮助。4、形容词:巧便;巧妙。5、形容词:随便;容易;便利;顺便。6、名词:方法。《汉语大词典》及著名学者的解释,既丢失词义系统中较难的"智慧"、"教导"、"帮助"义,又有多种误释,不合词义的系统性与概括性。误释的原因是把"随文释义"当成独立的义项。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廪君与盐水神女的神话同古希腊埃涅阿斯与迦太基女王狄多的神话具有相似的结构,并可提炼出共同的原型。即英雄使命与女神柔情相冲突,最后导致女神死亡。该原型是男性神格代替女性神格的表征,是父系社会对母系社会的替代这一历史过程在神话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由"谯"字"酷烈"义为缘起,笔者通过分析《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语文辞书中"谯"字的释义处理,结合大型语文辞书义项的设立原则,探讨"酷烈"的义项设立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应学凤 《学语文》2007,(4):47-47
"风向标"原为一种测定风向的工具,用于气象等专业领域。《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409页)把"风向标"解释为:"指示风向的仪器,一般是安在高杆上的一支铁箭,铁箭可随风转动,箭头指着风吹来的方向。"《汉语大词典》中"风向标"的释义跟《现代汉语词典》相似,为"指示和测定风向的仪器。一般是  相似文献   

11.
《太平广记》"神"类故事中有很多神女形象,这些神女形象具有不同的身份,上至天后,下到侍女,等级森严。神女一般都具有超能力,或驾驭风雨,或报恩复仇,或妙手除病。关于神女的婚姻,也很有时代特色,体现了唐代的社会习俗特点。  相似文献   

12.
《历代赋汇》中以《神女赋》命名的赋作有6篇。这些赋中的神女形象各不相同,然而又关系甚笃,这与作者的创作观念不无关系,除了作者个人因素之外,时代因素也是"神女"形象演进的助推器。而其中神女的演化进程是沿着"神"——"人"——"鬼"——"神"这样一个模式行进的。连同神女与作者的互动,神女最终以完满而鲜活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13.
屈辞《离骚》与《天问》中多次出现"羲和",但"羲和"到底指什么,历来岐说不断。《山海经》记载为帝俊妻并日母,《尚书》记载为尧臣天文历官。而在屈辞中,日神为东君,羲和显然为日御,这与《淮南子》记载同。另外,尚有楚辞注家释《离骚》、《天问》"羲和"为太阳或太阳神。通过文献梳理,羲和最初释义当为女性日神,后演变为日神帝俊之妻、后又为日御。此外,羲和与古希腊太阳神赫利俄斯亦似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4.
巫山神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曾分别被塑造为多个不同的神话形象。许多研究者指出,其相关传说的原型,最早见于《三海经》中的蘨草神话,正式诞生于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而许多问题的客观存在,又可以证明,巫山神女并非一脉单传。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上古神话中的巫山神女,经历了云雨爱神、祭祀祈雨、助禹治水、三峡航运守护神等多个与水相关的形象的流变,其文化传承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在长江中上游及中华水文化史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第5版第287页)"登陆"的释义是:"①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②比喻商品打入某地市场"。词典的释义不够全面,它不能涵盖以下例子"登陆"的意思,如: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词典》所收录的个别民俗词语存在释义不确的问题,本文对《汉语大词典》中的"长命缕""彩胜"等七个误释的民俗词语进行了考辨、订正,这有助于《汉语大词典》的进一步修订。  相似文献   

17.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收录了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的《苏武传》一文。此文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但是对于文中"蹈其背以出血"一句中"蹈"字的释义,注家们的见解多有分歧,列举起来,共约四说:释"蹈"为"踩"说,释"蹈"为"搯"说,释"蹈"为"掐"说,释"蹈"为"焰"说。下面,笔者不顾浅陋,对此四说进行平议。  相似文献   

18.
"馘",《汉语大字典》说:"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但作这一解释的,在《说文》是其《耳部》的"聝"字,其释如下:"军战断耳也。从耳或声",  相似文献   

19.
说“蛇”     
声声爆竹送金龙,户户桃符迎玉蛇。农历己巳是蛇年。蛇或讲蛇神在世界范围里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常见形象。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著名的大神女娲、伏羲均是人首蛇身。《艺文类聚》卷二引《帝王世纪》有“庖羲氏……蛇身人首”“女娲氏”……亦蛇身人首”的说法。我们从武梁祠石室画像和东汉石刻画像等材料中也可以看到,女娲、伏羲都被刻画成人首蛇身的神。还有共工,《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引《归藏·启筮篇》说“共工人面蛇身朱发”。《山海经》中的轩辕、雷神、烛龙、窫窳等山神也都呈人面蛇身的形状。  相似文献   

20.
正近来,"土豪"一词在人们日常交流和媒体报道中频频亮相,已然成为网络语言和报刊语言的新宠。最流行的一个说法就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吧!"那么,何谓"土豪"?《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标为名词,释义为:旧时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或恶霸。而正在流行的"土豪"则完全不同于此释义。它的产生与网络游戏分是不开的。请看:(1)常言道"玩网游烧钱越狠越牛逼",但是在……格斗网游《蜀山剑侠传》中,平民玩家力压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