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彻底改变学校中部分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流于形式、难以深入的状况,深圳市盐田区田心小学校长刘汉文带领全体教师开展了“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学思课堂’建设研究”课题研究活动。聚焦“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一核心,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根本追求,建构了“学思课堂”系统性的理论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打造了以生为本的课堂,致力于培养学生“想学”“会学”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和思维发展,同时促进教师教学智慧、教学素养的发展。田心小学一线教师的课堂呈现出新样态,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2.
王伟 《教育革新》2006,(6):65-65
小学语文教学应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改革传统语文教学,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学为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同娟 《天津教育》2014,(17):77-78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特征与学科功能——“语言文字运用”,并反复强调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定位,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语文课理应回归“简约”,以“语言文字运用”为课堂本位,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以实现扎实高效的理想课堂。具体说来,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需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4.
有效地落实“双减”减负提质的要求,关键在于建构深度课堂,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本文以“矩形的判定”教学为例,设计教学环节,实施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提出四点基于深度学习课堂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吴晓红 《辽宁教育》2023,(20):78-81
在“双新”教学改革和落实“双减”政策背景下,以发展学生潜能为目标,以“情·知教学”理论为指导,从“教与学”两条线索“、会学与乐学”两个维度,构建了“五个重要环节”“六个生声要素”课堂教学范式,积极践行结构化教学思想和系统化教学设计理念,充分彰显生本课堂和生态课堂的魅力,在规范课堂教学、培养核心素养、发展学生潜能和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课堂问题设王是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它有很大的作用: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设置主要有类比式,矛盾式,渐进式。数学教学中课堂问题设王应做到:“脑里有教材,心中有学生;以动求活,以活促思”;“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7.
以“生问”为主的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教育出创造性人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它与一些课堂的“教师满堂问,学生只顾答”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性的区别。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开展,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及时变以“生答”为主的教学为以“生问”为主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英语教案设计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教案设计以语言知识灌输为唯一目的。最新意义上的教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原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思想,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自主性、体现个性发展、注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场所。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非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英语教学改革需求、课堂互动实施的重要性和教学实践等方面入手,阐述了“课堂互动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活动模式”的教学理念.认为创设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应成为现代教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艾思  白阳明 《英语广场》2023,(4):115-120
为培养“政治、外交、经济、科技等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高校可以将体育宣传口号的外译引入课堂翻译教学。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MTI研一必修课基础笔译为例,以“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应用途径,结合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翻译理论,评析学生的课堂译文质量。本文认为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三方面的翻译能力,即中外文功底、专业特长与IT技术。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扮演多样的课堂角色,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衍生出许许多多教学方法,其中“互动式”教学法为业内所推崇和提倡,有关这方面研究和探索的章也很多。但客观地讲,相当一部分“互动式”教学法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互动”,局部上的“互动”,没有将“互动式”教学的本质更为深入地应用和推广。作以《在“互动式”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法的研究》为课题,探讨“互动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目的是结合化学课的教学特点,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将学生的课堂思维训练放在首位,最终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主动性。  相似文献   

13.
高慧 《职业技术》2006,(12):135-135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全面实施,英语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探索,现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理念已开始广泛体现于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让“主体参与”教学活动,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多年来,传统教育理念和机制构建了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体系。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体系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课堂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  相似文献   

14.
“弘毅课堂”的实施,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与教育环境,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弘毅课堂”强调以生为本,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注重创设学习情境,由“抽象知识”转向“具体情境”,重视培养学科素养,由“知识中心”转向“素养中心”。要想有效实施“弘毅课堂”,就要注重运用以下教学措施:优化教学要素,构建高效课堂;调整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构建学习共同体,凝聚教学合力;转变教学评价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上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能让课堂“有声有色”地进行,真正颇有实效地完成教学。以教学《欢庆》一课为例,整堂课的教学有多媒体课件“相依相伴”,在“有声有色”的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16.
一顾名思义,“大语文”教学是针对传统的“小课堂”语文教学而言的。多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单一、封闭的小课堂教学,语文教学蹒跚于“三中心”(以课堂、课本和教师为中心)和“三惟一”(以课本为惟一的知识源,以教师为惟一的知识传授者,以课堂为惟一的获取知识场所)的羊肠小道上,将语文学习与运用限制在狭小的天地里,忽视了社会生活这一广阔领域,其结果不仅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而且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导致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积弊甚深,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而“大语文”教…  相似文献   

17.
过去信息技术教学多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课堂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为基本任务,而教育部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来,核心素养成为新的育人目标。一线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适应未来人才的需求。文章梳理了项目式教学、游戏化学习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堂评价、情境创设”四个方面提出重构课堂的策略,并构建“面向核心素养的课堂重构”策略模型,以其中一次优课《点亮心中的明灯》为例,论述如何运用这样的策略重构课堂,最后运用问卷分析教学中的实施成效。  相似文献   

18.
高三复习课常常是结合习题教学进行的.在习题课教学中,如何避免就题论题、课堂枯燥乏味,据此尝试引入“三牛”精神,使课堂更加灵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三维立体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姚巧芳 《辽宁教育》2023,(23):71-74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课堂问题,有助于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以“探索香格里拉市大气之谜”这一真实情境为载体,运用“主题+问题式”教学模式,整合“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以问题链为线索,开展基于真实旅行情境的地理教学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意图和策略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学习的行动者。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化学学习能力培养策略之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探究教学的精髓重在“探究的设计”。探究设计的精髓重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有“问”必有“思”,有“思”必有“果”,“课”是问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