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当弹簧发生形变时,其弹力f跟形变量x成正比,即f=kx,则弹力对形变量的平均值为f=kx/2,所以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_p=f·x=kx~2/2。由于弹簧弹力对物体做正功时弹性势能减少,做负功时弹性势能增加,因此弹簧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即有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教材第7章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当弹簧的长度为原长时,它的弹性势能为0,弹簧被拉长或压缩后,就具有了弹性势能.”这段话想告诉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弹簧弹性势能的零势能点只能在弹簧原长处.弹簧原长时,它弹性势能是否一定为07弹性势能是否只能取原长处为零势能点?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弹簧的弹性势能ED与劲度系数k及形变量x有关,表达式为Ep=2/1kx^2.但中学阶段并厶不学习这个表达式,在具体问题中一般不用它直接计算弹性势能的大小,而是用能量守恒定律间接求得.在涉及弹性势能的题目中,通常给出不同状态下弹簧的形变量相同的条件,这样就可以根据弹簧形变量相同时的弹性势能相同的特点,通过代换进行运算.  相似文献   

4.
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相类似,弹性势能也具有相对性,一般选弹簧处于自由长度时为弹性势能的零点.弹性势能的变化,由弹力做功惟一决定,与其它力做功无关.由于弹簧、橡皮条的弹力是变力,当它们变形时,若发生形变的初始状态不同,即使形变量相等,弹簧弹性势能的改变量也是不同的.这些内容出现在相关的考题上,我们容易出现错误.一、对弹性势能概念的理解例1关于弹性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阶段,我们通常所说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对于重力势能,由于零势能点的选取不同,重力势能既有正也有负;而对于弹性势能,从其表达式Ep=1/2kx^2来看,似乎不管弹簧是伸长或压缩,弹簧势能永远大于零.但这只是惯用的表达式,即我们把弹簧处于原长时所处的自然端为零势能点时,  相似文献   

6.
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的第七章第五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中最后有个“说一说:在以上探究中我们规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时的势能为零势能.能不能规定弹簧某一任一长度时的势能为零势能?说说你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物体在弹力或弹力和恒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称为弹簧振子模型.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简谐运动对称性的特点.弹簧发生形变后,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弹簧形变量相等时,具有相等的弹性势能.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连接体问题,由于其运动比较复杂,使学生感到困难.本文通过例题来解析常见的几种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连接体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1.弹性势能的改变仅与弹力做功有关,弹力做多少功,弹性势能就减少多少;克服弹力做多少功,弹性势能就增加多少。2.弹性势能是相对的,其大小在选定了零势能点后才能确定,对弹簧,零势能点一般选在弹簧自然长度处。3.若选弹簧自然长度时的弹性势能为0,那么,从自然长度起拉伸弹簧,拉力做的功就等于克服弹簧弹力做的功,也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量,这个增加量也正是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_p,即E_p=W。  相似文献   

9.
一、涉及弹簧的动量和能量问题的特点 1.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的大小成正比.遵守胡克定律F=kx. 2.弹力做正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物体克服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且弹力做功的数值与弹性势能变化的数值相等. 3.对弹簧及关联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若没有摩擦或其他方式的能量耗散,则系统中只是动能、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系统的总机械能守恒.  相似文献   

10.
徐建兵 《物理教师》2010,31(2):8-8,10
人教版必修2第7章第5节“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从理论的角度来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教材先启发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感受,类比重力势能,猜想并分析决定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劲度系数k和弹簧的形变量x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普通高中物理人教版教科书必修2《弹性势能》这节内容最后一部分有一个讨论,具体内容是"人们通常规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时的势能为零势能,能不能规定弹簧某一任一长度时的势能为零势能?说说你的想法."笔者曾就这  相似文献   

12.
弹簧处于恒静态,是指它的长度一直不变即形变量不变,由胡克定律知,其弹力不变,属恒力问题.弹性势能保持不变,不和其它形式的能发生转化.当其它外力不变时.这类问题常属于典型的平衡或匀变速运动的物理模型.但要注意弹簧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双解,即弹簧可能是拉伸也可能是压缩.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物理教材“功与能”这一章中,都选择弹簧原长处为弹性势能零点。但是势能值具有相对性,零势能点选择具有任意性,例题中涉及这方面内容讨论甚少,所以提出“准弹性势能”以力平衡点为零势能点解题的有关的例子。 一.重力场中弹性势能的计算问题 如图示,轻弹簧原长为l_o,加上重物m后从l_o伸长到l_o  相似文献   

14.
题型1弹簧的瞬时问题 弹簧的两端都有其他物体或力的约束时,使其发生形变时,弹力不能由某一值突变为零或由零突变为某一值.  相似文献   

15.
韦炳耀 《中学理科》2004,(10):6-8,51
势能:①原来已处于高处的物体与原来处于低处后被举到高处一样,都具有重力势能;②具有弹性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就不发生弹性形变,此时也就没有弹性势能,若发生弹性形变,则具有弹性势能.  相似文献   

16.
弹簧类的问题一直是同学们较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将弹簧的弹性势能与能量、动量结合起来的题目,这种类型的题目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将整个物理过程分析透彻后,再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去解答.对于弹簧及关联物这一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同学们只需要把握好这样一个原理:如果不存在摩擦及其他方式导致的能量耗散,也就是说系统中只有动能与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之间的转化,则系统总的机械能守恒;如果系统所受的合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此外,一般情况下题中所涉及的弹簧都为轻质弹簧(质量可忽略不计),所以在计算动量与能量时,可以忽略掉弹簧自身的动量和能量.  相似文献   

17.
问题.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 (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W-1/2μmga. (B)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W一3/2μmga. (C)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μmga. (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相似文献   

18.
向蕊 《教育艺术》2005,(2):55-56
在物理学中有这么一个概念:弹性势能。即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原状时能够对外界做功,因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卷紧了的发条、被拉伸或压缩的弹簧以及支撑运动员的撑杆等,都具有弹性势能。以自然返观人文,其实每个人都具有这种“弹性势能”。一方面,在一步步的压力下,人往往能积蓄并爆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能量,达到平时难以企及的目标;另一方面,人如果放松过度,  相似文献   

19.
一、初中物理教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中安排了一个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的实验。实验时用小球撞击弹簧片使之发生形变 ,而后弹簧片恢复形变将球弹回 ,从而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弹簧片太小 ,受小球撞击时发生形变不显著 ,可见度小。这个实验可稍作改进 ,用小灯泡来显示弹簧的形变 ,既便于学生观察 ,又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如图所示 ,实验采用了两个弹簧片 ,两弹簧片尽量靠近但不接触 ,并用导线分别和灯座两接线柱相连。两弹簧片既起到受撞后发生形变将球弹回的作用 ,又能组成常开触点 ,在受撞形变的瞬间闭合…  相似文献   

20.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机械能1.能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注能是抬物体做功的本领与实际做功是不同的.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大,具有的能量越大.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其大小田物体质量和速度大小决定.3.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其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所处位置的高度大小决定.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其大小由物体弹性形变大小决定.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即:机械能一动能十势能.5.动能和重力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均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