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量短语+竟+动"句式中,当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完成了时,"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小量;当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未完成时,"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大量.在"数量短语+竟+形"句式中,如果"竟"后接的形容词部分的含义为肯定正方向形容词的,则"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小量;如果"竟"后接的形容词部分的含义为否定正方向形容词或肯定负方向形容词的,则"竟"介绍给数量短语的主观量为主观大量.  相似文献   

2.
关于"V+个+N"结构中"个"不表示任何实际量的情况,以往的研究只偏重于对它进行描写,而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能清楚地理解交际中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结构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选用这种结构.从语义方面考察"V+个+N"结构,分析"V+个+N"结构在不同语境下的派生意义,归纳出结构的基本语义功能是"减势",减势是该结构的"体",而"表示事件微小""表示随便""表示不在乎、无所谓""表示经常做的事情"等都是"用",是结构的减势作用在不同语境下派生出来的意义.明确了"V+个+N"结构的语义功能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语法意义,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东干语,汉语乌鲁木齐方言中,助词“下”可以用于动词后表示“完成一已成事实”的体貌意义。也可以用于形容词后,多见于“形 下 哩”、“形 下 底”的结构中表示动态结果的静态持续。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1616个宾语为"一+量词+名词"的"把"字句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从语用、语义、语法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显示:"把+一+量+名词"句式从语用角度来看,主要用于对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的行为和某一原理进行描写和叙述. "一+量+名词"作为宾语主要出现在表示位移的"把+宾语+动词+介词短语"和"把+宾语+动词+趋向补语"的句式中."一+量+名词"作为"把"字宾语,当名词与所指对象具有不可分离的从属或连带关系、或所指对象就存在于交际双方所处的环境之中、受话人可以看到或识别出来时,这一格式为"定指";当"一+量+名词"仅仅虚指该成分所代表的事物,这个事物是否存在于特定语境中,发话人也不清楚时,这一格式为"不定指".  相似文献   

5.
Spend、cost、take和pay在英语中虽然它们都可以表示花费,但用法却有差别. 一、的主语必须是人,常用于以下结构: 构成:sb+spend+money+on sth.表示"某人在某方面花费多少钱"  相似文献   

6.
Spend、cost、take和pay在英语中虽然它们都可以表示花费,但用法却有差别。一、的主语必须是人,常用于以下结构:构成:sb+spend+money+onsth.表示"某人在某方面花费多少钱"  相似文献   

7.
口语表达中的"什么+引述话语"格式既可以表示否定,也可以表示质疑.从语用上看",什么1X"格式可以凸显说话人的理解焦点,或者寻求自我解释,或者寻求对方解释.表质疑的"什么1X"格式和表否定的"什么2X"格式两者在引述性特征上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在语音表现、共现成分、会话表现等方面表现出区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中语气助词"着呢"常用在形容词和类似形容词的后面,用于肯定某种程度和状态,但它却是从古代语言中缓慢发展而来的.从宋代语气词"襄、里,哩"出现,发展到"着哩"联用,然后形成"形容词+着哩"的句式,最后形成了"形容词+着呢"的句式.现代汉语中这种句式,多用于口语.  相似文献   

9.
镇坪八仙方言的"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坪八仙方言中的"哒"既是助词,又是语气词.作助词用于句中动词之后表动作的完成;作语气词用于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句末,表示肯定、确认、假设、感慨、禁止或劝阻等语气.  相似文献   

10.
"所以"可以表示原因、凭依、目的.表示原因的"所以"是一个词,而其他的"所以"是"所"与"以"的组合.  相似文献   

11.
甘涛  汪红芸 《林区教学》2008,(6):113-115
"动词テ形+まで(してまで)"在教学中,容易与"まで"的其他形式混淆,教师不易讲解,学习者也不易领会。通过与"名词/する+まで"的比较,可以发现"してまで"表示的是,在所能采用的手段(方式)或将要付出的代价(出现的情况)之中,说话人主观认为的极端层次;往往用于负面评价的场合或疑问、反问等情况,用于正面评价的场合相对较少。通过与"しても"的比较,可以发现"してまで"指示的是一个连续性阶段的极端层次,而"しても"可以是这个阶段中的任一层次,并不强调是否极端。通过与"~までして"的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互相改写而其意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2.
"好"位于谓词性成分之前构成"好+VP"结构.读上声的"好"在"好+VP"结构中表达"便于、宜于" "可以、值得"和"容易"等意义.读去声的"好"在"好+VP"结构中可以表达"某种情况容易发生"(VP受"好"的修饰),也可以表达"喜欢"(VP是"好"的宾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同样的"好+VP"结构形式有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が"表示新信息,"は"表示旧信息.有时"が"、"は"也可以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三个问题:1."状+地+动"是描写性地叙述一个过程,"动+得+补"是说明一个过程造成什么结果.2."动+得+补"中"动"既可以是旧信息,也可以是新信息.说话时选择哪种信息安排方式,取决于一些语义或表达的因素,文章观察了这些因素.3.在"动+得+补"句式教学中,应该重视"动"的信息性质,重点讲"动"是旧信息的类型,也即用两个句子表达过程及其结果.文章为"动+得+补"概括出的"前+(中)+后"篇章环境在"动+得+补"格式教学上会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要太A"句式通常是一个表示劝阻、告诫的否定句式,然而在目前的使用中,它不仅可以表示劝阻告诫,还可以表示赞美褒扬.本文对"不要太^"句式的两种不同用法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目语语法和句型时,随着动词推量形的学习,就会出现"と思ぅ"的句型,这个句型表示"我想……"的意思,即英语中"Ithink"的意思.接着又会学到"考ぇる"这个动词,也表示"think"的意思.这两个词在使用中的区别对于初学者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就"思ぅ"、"考ぇ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数+形+量"格式中量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的结构即"数 形 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格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数量词中间都可以插入形容词的,也不是任何形容词都能插入数量词中间的,数量词中间插入形容词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文章主要探讨"数 形 量"格式中"量词"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8.
潞域方言属于晋语区上党片的一个点方言,潞城方言在表示对事件进行过程中动作方式的观察时,往往通过"V+上" "圪V圪V" "VV" "V喽1V" "V打"等方式来表达,多包含着事件主体或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和意愿. "貌"包括动量减少貌和随意貌.  相似文献   

19.
释"各"     
谢培培 《现代语文》2008,(1):128-128
"各"的本义并非如《说文解字》所言为"异辞也",从甲骨文字形上可以考出它的本义是"止、至".文献中"各"多用"格"来表示,通过本文考察, "各"正是"格"的初文."异辞也"是"各"的假借义.  相似文献   

20.
张丽佳 《考试周刊》2022,(2):131-134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互联网+学科"教学形态已然是一种趋势,这种教学形态下不仅便于学科资源扩展、教学内容优化,也能突出学生主导者、教师引导者的地位,能够为项目化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希沃白板(EasiNote)环境下可以便捷地创设出"互联网+学科"教学形态,教师教学活动中借助软件的云技术、跨平台、互动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