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命题作的题目,可以是一句话,如《我最难忘的一件事》;可以是一个词组,如《荷塘月色》;可以是一个词,如《灯光》;也可以是一个字,如《路》。  相似文献   

2.
贾谊《过秦论》与杜牧《阿房宫赋》都是名家名篇,分别收入人教社编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与第二册。它们在内容、形式、写作意图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不同地方。因此,教学《阿房宫赋》完全可以与《过秦论》作比较阅读。可以按比较提纲对《过秦论》略加复习,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诵读,按照提纲讨论研究,必要时候加以点拨,将《阿房宫赋》与《过秦论》一一比较。这样做,可以提高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可以温故而知新,在加深对《过秦论》认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比较迅速地认识《阿房宫赋》的思…  相似文献   

3.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在我国古代识字教材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相辅相成,使得它们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配合,不仅取代了以往识字教材,也给后世识字教材的编写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4.
提起郭沫若,人们往往想起他那激情如火的《女神》、《凤凰涅檗》、《雷电颂》等作品。其实,他的小品文也写得清纯自然,别有情趣。其中,散文诗《白鹭》可以视为他的代表作。《白鹭》是一曲自然美的赞歌。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来,也想给自己的书房起个雅号,思索后拟名为“清心斋”、“颐养斋”,一直到今年初才敲定为“自学斋”。恐怕和我已在《河北自学考试》发表的《自学五十年》,去参加全国首届《感动人生》老年人征文大赛,领回一等奖有关。那金色的熠熠闪光的奖杯放在我的写字台上,感召我坚持一辈子走自学之路。加之在我的玻璃板下醒目地安放着一个精美条幅,上面写着“自学无止境,登级且心静”的座右铭,时刻砥砺着我。  相似文献   

6.
历来说《诗》者,皆认为十五《国风》是按国别分的类,《商颂》《周颂》《鲁颂》也是如此;而对《大雅》《小雅》则另有说法.总之认为不是按地域来划分的类别。本文认为."综观《诗》的分别,可以发现它们应该是以地域为依据而划分的类别。在上古语言中,"雅"与"夏"相通.或互相连续.如“雅夏”.因此.这就是现在的“亚细亚”一词的来源。“大夏”就是《大雅》.“大夏”也就是“古希腊”.“小亚细亚”就是《小雅》。周武王前的西周.面对中原.背靠大夏,成为堪称中西合璧的广袤侯国。建立西周王朝后.很注意“采八方之音”.广泛搜集各地乐章.“大夏”和“小亚细亚”一带的音乐.对他们并不陌生.这就是在《诗》中出现《大雅》和《小雅》的历史背景。所以.正如同十五《国风》、三《颂》一样.《大雅》《小雅》名称也是源于地域而分的类。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作品中的标点符号可以说是蕴含颇深.耐人寻味,除一般的作用外,也起着不可忽视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文字难以表达的妙处,就以《故乡》和《孔乙己》为例,谈谈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旭梅 《中文自修》2005,(11):51-51
描述自己的居所,是古文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在这方面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作。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王禹偶的《黄冈竹楼记》也属于这一类的作品,欣赏这样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西游记》中许多词语的用例可以从释放和书证上弥补《汉语大词典》之不足,可见汉语词汇史的研究不仅要重视言古籍,也要关注白话作品。  相似文献   

10.
“强悍”一词最早见于《魏书·李苗传》:“陇兵强悍,且群聚无资。”义为“强横勇猛”.多指人。我们检索了二十四史电子版,共发现“强悍”用例22例,其中《魏书》1例、《北史》1例、《新五代史》2例、《新唐书》2例、《宋史》3例、《金史》4例、《元史》3例、《明史》6例。从检索结果可以看出.“强悍”一词使用的频率呈递增趋势。22例中有21例均表示人的强横勇猛,然“强横勇猛”的意义也有了扩大到其他领域的迹象.仅有1例。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太阳为谁升出来》是一篇中规中矩的现实主义小说,但你也可以说它非常“后现代”,它解构了它所写的一切;《纪念碑》是一篇先锋小说,但却体现出本土化,具有本土之根。  相似文献   

12.
章桂周 《语文知识》2014,(11):79-80
戴望舒和徐志摩可以说是现代诗歌的双子星座,而《雨巷》和《再别康桥》又是其各自的代表作。人教版教材把这两首诗编排在一起,整合为《诗二首》,我想也是大有深意的。这两首诗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将二者加以比较阅读,可以品读出别样精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借“科学”的名义和“伪科学”的棍子,以周易学、中医学等为切入点,打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科学”本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国先哲们也在追求真理。与西方“科学”分科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对客观世界的研究特点为“整体而学”、“综合而学”,《周易》、《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都可以做代表。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电脑》2005,(9):34-36
当《星战前传3》携票房满载而归.以《世界大战》为首的几部好莱坞大片又将陆续上映.势将科幻e到底,而国产片也毫不示弱,《七剑》借武侠的东风提前作出反击.而《神话》、《无极》也分别包揽了国庆和贺岁的档期。毫无疑问,今年下半年的电影绝对是好戏连台,想要休息眼睛的朋友别往下看。  相似文献   

15.
《周易》中谈论困难的卦有这么四个典型:屯卦、坎卦、蹇卦、因卦.而这四卦给我们展现出的智慧也是有所不同的.《屯》卦的守持正固,《坎》卦的节约自守,《蹇》卦的反身自躬,《困》卦的致命遂志.都可以看出《周易》中面对困难的智慧,是非常有意义的,到现代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它的伟大活力.  相似文献   

16.
牛艳 《学语文》2009,(2):56-56
《文心雕龙》中有许多理论对中学写作教学有启示。启示之一:中学写作教学不能把目的放在应付考试上,应引导学生意识到写作是自己表达情志。观察社会,体悟人生的一种手段。儒家经典《论语》这样说道:“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怨”(《阳货》)。阐明儒家文学观的《毛诗序》也指出:“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秉承先志,在《文心雕龙》中刘勰指出:“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明诗》篇中指出。人禀七性,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相似文献   

17.
游戏霸王餐     
《学生电脑》2007,(6):12-13
精美的国产网游《诛仙》;或许,我可以在这里认识你《黄易群侠传OL:破碎虚空》;变型,合体!!《疯狂赛车》;超级玩家的豪华游戏《暗影狂奔》  相似文献   

18.
《孟子》研究历经两千多年,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包罗万象,但也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特征,即《孟子》研究发展的三条基本进路:第一,政治与学术是《孟子》研究发展的两大动因;第二,考据与义理是《孟子》研究发展的两翼;第三,尊孟翼孟与疑孟非孟并行,《孟子》研究在论争中前行。综观《孟子》研究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一部学术经典的命运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有三点:第一,要能够契合时代的需求;第二,要具有穿越时空的理论价值;第三,要具有开放性,可以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9.
褚斌杰先生说:“考察一下屈原以前那些所谓《九歌》的内容和性质,弄清它们之间的来龙去脉,无疑会有助于我们对现在屈原作品的理解、定性和评价。”这是很正确的。这也正是我们考察夏朝《九歌》的意义所在。李嘉言说:“可知《大荒西经》‘启上三嫔于天’,《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与男女荒淫之事有关。启因荒淫得《九歌》于天上,复藉《九歌》荒淫于地下,则启之《九歌》,必系淫靡之乐,可以断言。”此外,如闻一多、郭沫若、游国恩、姜亮夫、陈子展、汤炳正、马茂元、褚斌杰、金开诚等现、当代楚辞研究大家都秉持着这样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楚简《老子》是迄今发掘出的最古老的《老子》版本,它与帛书《老子》、传世本《老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的发掘可以澄清多年来有关《老子》的许多争论,从而也为澄清《老子》英译中的混乱现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