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2000年3月5日,朱  基总理面对全国人大代表,用激昂的语调宜读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样一段话:“积极推进政务公开,鼓励人民群众依法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看到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如此重视舆论监督,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感到十分荣幸,引为自豪。 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光荣而严肃的政…  相似文献   

2.
据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原理,舆论监督工作,从本质上说.并不是新闻媒体的监督,而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监督。舆论监督的要旨在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根据宪法所赋予的“言论自由”的权利、以及“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享有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通过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新闻舆论工具,  相似文献   

3.
伯扬 《视听界》2000,(1):8-10
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又是党和政府及人民群众对新闻媒体关注的事。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为《焦点访谈》写了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充分肯定《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作用。人民群众对舆论监督可谓是情有独钟,备加赞赏。全国新闻媒体受众调查的有关资料记载,在受众感兴趣的题材一项调查中显示,85.1%的被调  相似文献   

4.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和职责之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因此,人民群众对发生在工作或生活中的许多不平事喜欢反映给媒体,希望在媒体的督促和监督下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保护,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但对广播舆论监督类节目来说,如何体现为听众的服务?我以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人们把舆论监督一直当作新闻监督来理解,在一些正式文件和许多教科书中也把舆论监督解释为:“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指名批评,让各种假、丑、恶的行为曝光”,“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等。  相似文献   

6.
沈莹 《记者摇篮》2004,(9):27-27,25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赋予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舆论监督有着群众性、广泛性、公开性等特点.因此。它具有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监督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抨击社会不良现象、加强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桥梁。舆论监督对于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反腐倡廉、净化社会风气,有着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怕通报,就怕上报”,是广大人民群众对舆论监督力量的形象评价。马克思也曾经说过:“唯一有效的监督——报纸。”  相似文献   

8.
近一两年来,宣传环境日渐宽松,新闻媒体在坚持正面宣传,把握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的同时,舆论监督作用日益增强,力度有所加大,效果比较明显。但是,新闻媒体和记者在履行舆论监督这一职业和社会责任时,仍阻力重重,干扰不少,难度相当大。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之一,正确依法开展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舆论单位和新闻工作者的崇高职责和神圣权利。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我们党和国家整个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舆论监督涉及到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舆论监督的态度和行动;涉及法律法制特别是舆论…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形式,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为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媒体应以讲政治为原则,以守规矩为底线,以围绕中心为重点,树立建设性报道新理念,回避人情关系,严禁有偿新闻。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是一个过程:首先是新闻媒体把被监督对象的情况传递给作为监督者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而对被监督对象的所作所为进行判断与评价,形成舆论,再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出来,形成舆论压力,达到监督目的。”在实践操作中,舆论监督往往被看作是媒体监督,即民众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对人民群众广泛监督的客观反映。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具有告知、启迪、监督三大社会功能,承担着“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三大重任,有人通俗地称之为“解渴、解惑、解气”。开展舆论监督既是党和政府赋予媒体的使命,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但在具体实施操作过程中,舆论监督经常会陷入“稿件采访难”、“谢绝人情难”、“摆脱纠缠难”、“应付官司难”的“四难”境地,遭遇一些尴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罗先安 《新闻知识》2003,(12):26-27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人民监督的一种形式。新闻舆论监督难以有效开展,存在诸多困难。当前媒体要有效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一、新闻舆论监督是党赋予媒体的重要职责 什么是舆论监督?李瑞环说:“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4.
邱祥启  王文 《新闻前哨》2004,(12):63-64
舆论监督特别是通过批评报道进行的舆沦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然而近年来,在许多新闻媒体不断加强舆论监督的同时,一股反舆论监督的力量也在成长,削弱了舆论监督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5.
赵芳  吴晓红 《新闻窗》2010,(5):109-110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社会主义民主监督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人民群众的愿望、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同时还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一面“明镜”。舆论监督作用发挥得好坏,对于提高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从根本上说是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通过新闻媒体的实现形式.同时,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也要受法律的监督.本文就如何做到既要开展舆论监督,又要避免新闻侵权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罗文 《新闻爱好者》2007,(10):22-22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作为法律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职能,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来源于第四权理论,即新闻媒体享有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用权力的权利。法律赋予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排除政府干扰的“防御性”权利。不论这种干扰是故意报复还是有意操纵新闻报道的内容,都应予以排除。二是表意性权利。即新闻媒体有自由传达其所选择的信息和意见的权利。三是外求性权利。即能够提供新闻媒体或新闻记者一些特别的机会去获取信息和资料、能够增进新闻媒体发挥其效能的一些权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舆论监督不仅能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难题,而且还是新闻媒体增强自身权威性和吸引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各个新闻媒体都在抽调精兵强将,加强舆论监督工作,以舆论监督而闻名全国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栏目,得到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赞赏和鼓励,并亲笔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在宣传党的政策、反映人民心声、推动问题解决、促进各项工作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本文以鄂州市融媒体中心“亲民热线”节目为例,就如何提高广播舆论监督节目的吸引力、公信力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匡蔚青 《视听界》2005,(4):i007-i007
舆论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是由广播媒体和纪检监察部门联合举办的,它利用广播媒体的优势,由政府官员通过热线节目的方式,来实现对政府施政的监督。自2002年6月3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开播“阳光热线”之后,此类节目在全国发展很快,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5家省级电台开播,连同其他级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