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4月3日晚公布了其主持的大型粒子物理实验——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的首批研究成果,使人类对宇宙中暗物质的认识更进了一步。中国科学家参与了这项国际重大科学工程,并在其中作出  相似文献   

2.
科技信息     
阿尔法磁谱仪探测暗物质取得阶段性突破中国科学家贡献突出中国科技网讯放置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AMS)立功了。美国媒体2月20日报道,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丁肇中透露,AMS首批数据的分析报告将在几周内发表。根据普遍预期,该成果将有助于理解暗物质  相似文献   

3.
数据     
《科学中国人》2014,(10):79-79
北京时间9月18日,AMS项目重大成果发布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丁肇中主持的实验室公布AMS项目最新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成果证明了暗物质存在实验的6个有关特征中,已有5个得到确认,进一步显示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这也是AMS实验自19年前启动以来,第二次正式公布研究结果。"对于暗物质存在的6个有关特征中,5个特征经过三年的研究基本确认,只剩下最后一个特征暂未确定",东南大学数据科学家东方解释道,第一个特征是随着粒子能量不断提高,在经过某一个能量点后,正电子含量逐渐增加;第二个特征经过某个点后增加的速率是要符合一定非线性的关系;第三个特征是随着粒子能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天文学界和物理学界,有一个困扰现代物理学发展的重大难题,它就是被科学家称为"世纪之谜"的暗物质。4月3日,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在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以下简称AMS)项目在历时18年后的第一个实验结果:AMS已发现超过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有可能来自于脉冲星或者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据了解,这是目前世界首次在太空中直接观测、分析到的高能量反物质粒子,让人类首次打开了一扇从太空观测宇宙射线的大门,人类对暗物质的理解和检测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数据     
<正>北京时间9月18日,AMS项目重大成果发布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丁肇中主持的实验室公布AMS项目最新研究成果。此项研究成果证明了暗物质存在实验的6个有关特征中,已有5个得到确认,进一步显示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这也是AMS实验自19年前启动以来,第二次正式公布研究结果。"对于暗物质存在的6个有关特征中,5个特征经过三年的研究基本确认,只剩下最后一个特征暂未确定",东南大学数据科学家东方解释道,第一个特征是随着粒子能量不断提高,在经过某一个能量点后,正电子含量逐渐增加;第二个特征经过某个点后增加的速率是要符合一定非线性的关系;第三个特征是随着粒子能量增加,到某一个量别之后他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6):I0001-I0001
中国科学家贡献突出 中国科技网讯放置在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AMS)立功了。关国媒体2月20日报道,该项目首席科学家丁肇中透露,AMS首批数据的分析报告将在几周内发表根据普遍预期,该成果将有助于理解暗物质的构成。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18-I0019
宇宙中无所不在又无迹可寻的暗物质,似乎正从理论论预言走向现实。4月3日,诺奖得主、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率领的团队宣布发现超过40万个正电子,这些正电子可能来自人类一直寻找的暗物质。关于暗物质,最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它在宇宙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I0005-I0006
4月3日晚,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的成果,让人类在认识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项被誉为具有“史无前例的灵敏度”的新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阿尔法磁谱仪有着一颗强大的“中国心”。  相似文献   

9.
2004年11月7日上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的学术报告。AMS实验旨在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它是人类首次在太空中使用粒子物理精密探测仪器和技术。按照惯例,一小时报告后,丁教授开始回  相似文献   

10.
信息科技     
《科学中国人》2018,(16):8-9
CDEX暗物质研究进展清华大学主导的中国暗物质实验(China Dark matter EXperiment, CDEX)合作组利用液氮直冷点电极高纯锗探测器在4?5Ge V范围内给出8×10-42cm2的自旋无关暗物质直接探测灵敏度,获得世界目前最好的结果,研究论文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中国暗物质实验研究团队正式成立于2009年,由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导,联合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组成,使用点电极高纯锗探测器进行暗物质直接探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4,(12):i023-i024
资料: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11月7日上午,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美籍华人、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为南航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国际空间站上的AMS实验》的学术报告。AMS实验是由1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研究机构合作承担的国际性大型科研项目,造价约7亿美元,目的在于寻找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它将是人类首次在太空中使用粒子物理精密探测仪器和技术。按照惯例,一小时报告后,丁教授回答同学们提问。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资助号:11475092、11475099、11675088、11725522)等资助下,清华大学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China Darkmatter Experiment,CDEX)合作组在暗物质直接探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4—5GeV能量范围内自旋无关暗物质直接探测灵敏度达8×10~(-42) cm~2,是该能区正式发表的最好结果。相关成果以"Limits on Light 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 from the First 102.8kg×day Data  相似文献   

13.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435008,11455001,11505112)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季向东和刘江来教授领导的PandaX-II暗物质探测实验合作组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以"Dark Matter Results from 54-Ton-Day Exposure of PandaX-II Experiment"(PandaX-II实验上基于54吨·天曝光量的暗物质测量)为题,于2017年10月30日以"编辑推荐"文章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4.
物理科学     
正基于点电极高纯锗探测器年度调制效应分析的轻暗物质搜索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岳骞研究员和马豪副教授等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China Dark matter EXperiment, CDEX)合作组刷新国际暗物质年度调制效应研究灵敏度。研究成果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论文分析了CDEX-1B实验系统4年多的运行数据,没有测量到暗物质年度调制效应,并对质量小于6000兆电子伏特(GeV)的轻暗物质给出了暗物质年度调制效应分析的国际最灵  相似文献   

15.
科技新闻     
银河核心发现最有说服力的暗物质粒子证据据美国《连线》杂志网络版消息,美国宇宙学家们声称,利用费米伽玛射线空间望远镜,他们已经在银河核心处发现关于暗物质粒子的最有说  相似文献   

16.
李二敬 《金秋科苑》2012,(11):110-111
据英国某媒体报道,在迄今最大型的同类调查中,在太阳系周围彻底搜寻暗物质踪迹的宇宙学家们空手而归。科学家们认为,最新研究将颠覆传统的暗物质理论,但也有研究人员对该研究方法和结论提出了质疑。暗物质是一种假定中的不可见物质,据信其占据了宇宙总物质的80%。宇宙理论学家们认为,暗物质是宇宙中的隐形支架,其揭示了结构如何在宇宙中出现,解释了星系如何形成以及快速旋转的银河系为何没有分崩离析。  相似文献   

17.
<正>三位物理学家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实验装置的消极运行结果,已然让找寻暗光子的踪迹面临瓶颈。布赖恩·百特尔和另两位作者指出,应该可以建造一种相对便宜的实验设备,用来检测暗物质基本观点中暗光子这一概念,实验结果要么支持它、要么完全摒弃它。暗光子是证明暗物质存在的一种概念假设。暗物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们在宇宙中发现的物质和反物质根本不足以构成我们整个宇宙,剩下的就是暗物质。但是暗物质究竟是什么,目前科学界还没有定论。我认为暗物质可能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所谓“透明”,我认为有三种情况:一、普通的透明;二、我们所谓“的隐身”,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纳米材料  相似文献   

19.
陈国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多次赴欧洲核子中心进行合作研究,2000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粒子物理实验,目前参与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AMS)的反物质和暗物质研究、欧核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紧凑缪子线圈(CMS)项目,CMS中国组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暗物质和暗能量是21世纪天文学和物理学研究中的两个重大科学问题。文章首先简述了宇宙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对粒子物理学提出的新挑战.接着较详细地介绍了暗物质和暗能量相关的科学问题以及近年来在国际上该研究领域所取得的进展,最后展望了我国在暗物质暗能量实验探测研究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