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意志力坚强,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成绩;乐观、开朗、向上,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能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吃苦,有责任感和独立意识,乐于参加劳动,注意提高自己的生活能力;自律性较强,具有包容精神和自我反省能力。但是  相似文献   

2.
1.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现阶段师范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现阶段,师范生健康的心理主要表现为:智力正常发展并且乐于学习;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做出恰当的评价;能正视现实并适应环境;人际交往关系协调和谐;具有健康的人格;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态.而近几年的师范生,是初中生经过中考进入师范学习的大专生.他们经过五年的在校学习,毕业后到小学从事教师工作.其年龄约在15、16至20、21岁左右,处于青春初期阶段.在心理健康问题上,他们既有同龄青年人的共性,同时又表现出师范生的特殊性.笔者从事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通过观察、问卷等方法的调查,认为现阶段师范生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我损耗指个体经过一段需要自我控制资源的活动之后,自我控制的能力会被耗竭的状态.自我损耗会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性影响.本文根据自我损耗理论的相关研究,分析中学生与自我控制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思考克服自我损耗的途径和方法,并反思这一理论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是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途径.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重要意义及影响因素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虚拟自我是在网络空间中存在并被认可的自我察觉、自我形象或自我感情,是网络时代的特殊产物.虚拟自我既可以弥补自卑心理,增强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也可能阻碍人格统一,形成自恋、逃避心理,导致虚拟挫折.  相似文献   

7.
以自我损耗理论的能量模型及加工模型的视角,分析了幼儿教师自我损耗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和社会压力两个方面.幼儿教师产生自我损耗的后效主要表现为职业倦怠、心理健康不佳、道德行为失范等;基于自我损耗理论,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从认知调节、积极情绪调节、动机调节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行编制的现实—理想差异量表和SCL90对193名18岁至30岁的青年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青年被试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普遍存在差异;自我差异除了道德自我差异外普遍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青年的总自我差异对总体心理健康、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精神病性和其他项目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生理自我差异对躯体化、强迫、抑郁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自我差异对抑郁、敌对、恐怖和偏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心理处于良好状态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表现在智力正常、乐于学习和工作,人际关系融洽,情绪愉快稳定,善于自我调控情绪,正确评价自我,自尊机制,正常行为方  相似文献   

10.
新版语文课标对小学三个学段提出“乐于表达、增强自信”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现能力,教师可通过创设和谐课堂、搭建表达支架、构筑表现平台等途径,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表现力,使学生能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一百五十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和谐显著相关,自我和谐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高中生的自我和谐三个维度与常模均有显著差异.自我和谐在一定程度上是心理症状的预测变异量.同时学生的寄宿与否、家庭教育方式、人际关系类型等因素对学生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内隐自我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自我指自我中那些不能被意识知觉和控制的方面和成分。自我平衡、自我驱动、社会文化影响等理论对内隐自我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内隐自我对于心理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内隐自我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健康心理存在着不同于外显水平的内隐机制;情绪障碍在内隐水平影响着心理健康;内隐自我通过态度影响着个体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内隐自我对心理健康服务具有深刻意义: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内隐自我会影响其工作,健康服务工作者的内隐自我对其工作态度甚至医疗行为都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我决定理论指出人的心理成长具有先天性,能利用经验自我选择,在接收环境信息及了解个人需求的前提下针对个人行为灵活做出选择,自我决定可指引个体做出有益自身发展或自身感兴趣的行为,自我决定帮助个体形成内部动机,加之外在信息更新扩充可调节个人行为.自我决定理论包括较多动机类型,动态观察这些动机能对学习者进行综合性评估,为教育...  相似文献   

14.
自我心像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化生活过程中,通过自我判断、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形成自我的人格特征。大学生的自我心像优劣是衡量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能否成为优秀学生的条件,优化大学生自我心像是激发大学生奋发图强精神和形成人格魅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一般来说较少对自我自觉、深刻和辩证地思考。要树立工作理念,引导大学生自我成长;建立结构体系,保证大学生自我成长;探索针对性举措,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6.
自我表露是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恰当的教师自我表露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不同环节中,教师自我表露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教师应自觉培养自我表露的意识,注重提高自我表露的技巧和运用智慧,真正发挥教师自我表露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和谐理论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内容.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根据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大学生心理自我维护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正确认识自我,满足"自我关注需要";不要过度追求"积极关注需求",客观评价自我;面对现实,做充分发挥潜能的人.  相似文献   

18.
自我复杂性作为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之一,因与心理病理学存在密切关系,受到各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自我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研究中存在诸多争议.对自我复杂性模型的支持证据显示,高复杂性的自我结构有利于个体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但有批评者认为高复杂性的自我结构是自我分裂的表现,暗示着心理障碍.最近有研究者指出,明了自我复杂性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才是平息争议、深入研究的前提.未来有关自我复杂性的研究可在自我复杂性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与潜在机制的关系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等方面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9.
论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不断发展的现代,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心理健康的基本--自我效能感入手,探讨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试图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活动来探索培养和加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途径.希望本文的探索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20.
教师心理健康需要社会和学校共同关注,而教师自身尤其需要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可以从角色认同、评价自我、劳逸结合、乐于合群、情绪调控等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