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谓之“杂谈”?在各种介绍新闻写作的书中,似乎没有这个品类.它,应当是各式新闻评论、时事评论、群众性评论、署名文章、杂文与随笔的总称.将“杂谈”作如是观,那么可以说它在一切报纸、杂志中都是常见的文体;而且,在一些报刊中它出现的频率极高,因而拥有大量的作者和读者.由此不难推知:它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杂”.“杂谈”作者,如能对它那杂的特性作深切的体察,从而尽力适应杂的要求,就有望创作出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作品来.我以为,可以着重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去适应.适应内容的杂.由于“杂谈”可以在几乎是任何一种报刊落地生根,而报刊本身又有着综合性报刊、文化类报刊、经济类报刊、行业类报刊等分别,可见“杂谈”可以谈的问题是十分广泛的.就一种综合性报纸来说,各个版面、专刊之中,也有迥异的“杂谈”地盘.“杂谈”作者当中的好手,会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为此,“杂谈”作者心目中经常转动着捕捉“问题”(题目)的雷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了“杂谈”作者的生活本能.相反,“杂谈”写作的初学者之所以常常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好写,正是由于他对“杂谈”内容之杂缺乏体察,还不能适应.要在“杂谈”写作上“更上一层楼”,就要培养自己热爱生  相似文献   

2.
朱任辉 《采.写.编》2021,(11):145-146
教育叙事和教育杂谈是教育写作中的两种重要文体,探讨教育叙事的写作可以从其写作动因、关键环节、一般写法等几方面入手;教育杂谈则更应注重其政治导向性,遵循守则,既讲规矩,又写好文章.  相似文献   

3.
文章五诀     
一篇文章怎样才好看呢?先抛开内容不说,手法必须有变化。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如就单项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使用,如叙中有情、情中有理、理中有形、形中有情,等等。所以文章之法就是杂糅之法,出奇之法,反差映衬之法,反串互换之法。文者,纹也,花纹交错才成文章。古人云:文无定法,行云流水。这是取行云流水总在交错、运动、变化之意。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没有人看;形式死板,没有变化,也没有人看。变化再多,基本的东西只有几样,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我们可以称之为“文章五诀”。其中形、事、情、理正好是文章中不可少的景物、事件、情感、道理四个内容,又是描写、叙述、抒发、议论四个基本手段。四字中“形”、“事”为实,“情”、“理”为虚,“典”则是作者知识积累的综合运用。就是我们平常与人交流,也总得能向人说清一个景物,说明白一件事,或者说出一种情感、一个道理。所以这四个字是离不开的。因实用功能不同,常常是一种文体以某一种手法为主。比如,说明文主要用“形”字诀,叙述文(新闻亦在此列)主要用“事”字诀,抒情文主要...  相似文献   

4.
人物专访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近几年来,不少报纸都开辟了“专访”栏目,可见对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视。所谓人物专访,就是作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对事先选定的采访对象进行专题性访问的纪实。专访中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广大读者较关心的问题,专访的对象应该是有一定知明度人。人民日报女记者柏生以写专访著称,她在谈专访写作的体会时说:“从写作角度来看,专访比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更自由,它可以象写消息那样简洁明快地表述:可以借用散文、随笔的语言和特点叙事、议论、描写、抒情;也可以采用谈话的形式进行专题记述。所以说,专访不仅内容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
合笔     
一般说,新闻作品,在写法上,是以客观的叙述为主的,但也兼有简短的描写、抒情、议论等。在行文之中,它们常常是分开的。读者可以分辨出来,这段是叙述,这段是抒情,或者描写,或者议论。如果在叙述之中,揉进了描写、抒情、议论的成分,以致很难说,这段文字是叙述,还是抒情、描写、议论,那么,这种含有多种成分的写法,我们称它为合笔。穆青、陆拂为、廖由滨合写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这篇通讯,写到植棉能手吴吉昌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挨批挨斗,被监督劳动的  相似文献   

6.
杂文古已有之。“五四”前的文言杂文,以往《中国文学史》著作都把它归入散文大类。根据我们对杂文以下的定义,它应指散文中以议论为主、熔叙事、抒情、说理于一炉的小品。这些小品,文采缤纷,叙事简要,抒情热烈,议论畅达,且以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方式展开议论,常常寓庄于谐,“杂”味隽永。为了加深对杂文基本特征的认识,学习文言杂文的写作技巧,促进当代杂文的繁荣与兴旺,我们很  相似文献   

7.
鲍宣著的《写作技法》一书,即将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撷取历代文论的精英和典范性的名家名篇,联系现代文章或新闻写作经验和技法,探索出新的写作技法,如文章的起笔、立意、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呼应、承转到结尾,计有37种技法。每种技法或笔法,论述精确,例证丰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主观色彩对新闻事实报道的影响,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提倡作者直接议论或抒情。新闻报道被称作是“藏舌头”的艺术,发表的应是“隐形意见”或“无形意见”。如果新闻中有太多观点、态度和情感的直接流露,就会影响新闻的客观性。这已成了消息写作理论中的定论。然而,消息中是否就完全不能有议论呢?其实,早在1931年,毛泽东在《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中,就消息写作发表过这样的观点:“也不是完全不发议论,要在消息中插两句议论进去,使看的人明白这件事的意义。但不可发的太多,一条新闻中插上三句就觉得太多。议论要插得有劲,疲沓疲沓…  相似文献   

9.
郭建义 《记者摇篮》2004,(11):14-14
通讯写作的要求要比消息写作的要求高一些。因为通讯员不仅要准确地记述事实,还要有一定的描写、议论和抒情;通讯员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有提炼主题、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特别是主题的提炼,对于通讯员来说,更显得重要,因为通讯的写作一般要求符合宣传的主旋律,并非发现人物或事情较为重大就可以写成通讯见报的。然而,从通讯员的来稿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首先是主题确定太大,刻意要跟“形势”,不注意提炼自己所写的人物或事实的特色,模仿已经发表的大通讯结构的现象较多。其次是对于事实的描述主次不分、详略不当,喧宾夺主的情况也较多,这与通讯员缺乏新闻写作的功底有关。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议论而兼叙述者,谓之杂说。”杂文一般都采取夹叙夹议的形式。边叙边议,叙述一段,再议论一段,议论一段,再回过头来叙述一段。夹叙夹议,议中有叙,叙中有议。叙述,就是形象思维。讲一件事,绘声绘色,具体描写,就具有形象性。议论,就是逻辑思维。讲道理,有分析,有综合,有推理,有判断,就具有逻辑性。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两个大的概念。杂文的  相似文献   

11.
人物专访既是通讯、特写、访问记三者的融合体,又具有独特的风格,是一种大有可为的文体。正如著名记者柏生所述:“从写作角度看,专访比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更自由,它可以象写消息那样简洁明快地表述;可以借用散文、随笔的语言和特点叙事、议论、描写、抒情;也可以采用谈话的形式进行专题记述。所以说,专访不仅内容丰富多采,形式活泼自然,而且写得好思想上具有时代特色,富有战斗性,是一种能够很好地、迅速地反映和揭示时代生活特点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要有所依托     
杂谈文章,不是纯理论文章;而是“寓理于事” 的文章.因此,我们在构思写作时,首先需要考虑在这篇文章当中要摆进去一些什么“事”.这“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多件.如果是多件,最好是以其中的一件为主.当然,在写作之时,并非纯粹是叙述这些“事”;而是以这些“事”作为“依托”,进行发挥,向读者展示其中包含着的“理”.如果这一件(或多件)“事”选得好,那么这篇文章就有了成功的很大希望.1996年7月19日《湖北日报》的“大家谈”专栏登出一篇题为《“减害云”是何物》一文,它就是找到了一个好“依托”,从而做成一篇好文章的典型.该文所“依托”的“事”是:“那天,当孩子说要用‘减害云’来消灭蟑螂时,我竟茫然不知所指,待弄明白他是在说‘灭害灵’时,我差点没有背过气去.事后一想,这过错又确实不应该由孩子来承担的,就连我这个30大好几的成年人对繁体字都半生不熟  相似文献   

13.
文学书简     
六十四年轻人易于激动,写诗作文,总是抒不完的情,恨不得每写一句都感叹一声“啊”。有人说,每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抒情也要有个“度”,不能过多,过滥。孙犁在给一个业余作者的信中说:“即使是散文,抒情也要有所控制;抒情而又有含蓄,方是文章精美之路。一味抒情,则等于没有抒情。”(《远道集·芸斋书简》)你这篇散文中,抒情的句子太多了,反而把本来很浓的情感冲淡了,稀释了。所谓“直抒胸臆”,并不是要把自己想到的直陈感情的话统统说出,而是在情不能自已时点到即可。也就是说,要使自己一腔真情蕴含在、浸润在作品的叙述和描写中,让读者去感受、去体味,而不可由作者时时站出来大发感慨。少男少女谈恋爱时,含情脉脉的一  相似文献   

14.
《宗经》是刘勰《文心雕龙》的第三篇。这篇里开头的一段对经典作了说明,因它跟写作的关系不大,节去了。这篇称为《宗经》,意思是说,各种文章的体裁都应该效法经书。这点对我们说来没有什么意义,我们谈写作,并不要去效法《五经》。可是刘勰为了要说明“宗经”的理由,就推究各种文体的源流、特点,接触到写  相似文献   

15.
给读者以新鲜的快感,这该是作文的通则;写“杂谈”文章也不例外,甚至要求更高。我们可以从选题方面来理解“杂谈”文章对于新鲜的追求。 根本问题在于选题要新鲜。“题好文一半”,选题(立意)新鲜就是“题好”的基本含义。好的选题,不妨说既是“热门话题”,又是“冷门话题”,兼有热与冷的两重性。“热门话题”的意蕴是时尚之新,潮流之新,思想之新,需求之新。所以说,热门话题本身就含藏着新。然而并非找到了热门话题就准能写出新鲜文章来。如当我国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之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 让全国耳目一新,相关的要尊重知识、重视知识分子的话题成了一时的热门。如果大家都一般性地谈要怎样不要怎样,那么“杂谈”的面目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让读者得不到“思想的新启迪”。于是要去捕捉“冷门话题”。如陆先荣《填好这一栏》提出,填写干部登记表时对“家庭成份”、“个人出身”要求严,而对“有何特长”要求松,这是不 尊重知识的表现。这篇文章的选题就做到了热与冷的结合,从而获得了成功。“杂谈”作者,都应该是人群中最有 头脑、最善于思考问题的一些人。他们最不喜欢“起哄”,  相似文献   

16.
专访,是指记者或通讯员对有报道价值的人物或事件的采访。人民日报著名女记者桕生,是以写专访著称的。她在谈到专访写作的特点时说: 从写作角度来看,专访比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更自由,它可以象消息那样简洁明快地表述,也可以借用散文、随笔的语言和特点来叙事、议论、描写和抒情;也可以采用谈话的形式进行专题论述.所以说,专访不仅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自然,而且写作思想上具有时代特色,富有战斗性,是一种能够  相似文献   

17.
书讯     
《新闻写作技法》出版 鮑宣著的《新闻写作技法》一书,已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依据古为今用的原则,为了满足广大写作爱好者以及新闻工作者的需要而写的。作者撷取历代文论的精英和典范性的名家名篇,联系现代文章或新闻写作经验和技法,探索出新的写作技法,如从起笔、立意、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呼应,承转到结尾,计有37种技法。每种技法或笔法,论述精确,例  相似文献   

18.
访问记,有人又称之为“专访”。它是新闻记者对新闻人物或某单位、部门进行专题访问的通讯报道。它和一般意义上的通讯,有共同之处,即比消息要较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新闻人物,它可以用叙述、谈话、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写人、记事。但是,它又有自己的特点,这个特点就在于一个“专”字。一般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通讯,新闻记者事先怀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目的到现场去,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采访,将与现场人物谈话、观察现场、留意人物的音容笑貌、思想性格以及周围的环境等,搜集起来,写作时又以对被访人  相似文献   

19.
书讯     
鲍宣著的《新闻写作技法》一书,已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依据古为今用的原则,为了满足广大写作爱好者以及新闻工作者的需要而写的。作者撷取历代文论的精英和典范性的名家名篇,联系现代文章或新闻写作经验和技法,探索出新的写作技法,如从起笔、立意、叙事、描写,议论,抒情呼应,承转到结尾,计有37种技法。每种技法或笔法,论述精确,例证丰富,分析每有独到之处,可读性强,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20.
(三)画龙点睛,水到渠成——通讯中抒情和议论成分的表达特点和要求。通讯中的抒情同散文的抒情是不同的。通讯中的抒情是随事件而发出的,是在叙述和描写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生发出的很简短的一两句话。通讯中的议论同评论的议论也是不同的。通讯中的议论则是缘事而发,以事实为基础的,同时,它往往是作者感情激动时所表现的一种主观感受。它的目的是表明倾向性,增强感染力,点明主题,而不企图单纯地以理服人。通讯中抒情和议论的表达,首先是要自然。播音员的感情应当随着内容的起伏变化逐步积聚起来,到了关键地方横溢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