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文章对中美传媒发展过程中变现出来的功能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从中可以得出中美传媒在功能上的不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媒作为一种为人类所采用的为人类来服务的工具,最终其功能还是要归属到为人类服务的塑造形象、娱乐大众和检测环境这三个最主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2.
现代传播研究表明,受众接触传媒因其关注或爱好主题不同,传媒也投其所好,为其量身定做主题内容的传媒产品,形成如娱乐传媒、新闻传媒、财经传媒、科技传媒、生活传媒等。其中,娱乐传媒产业与新闻传媒事业的差异主要是:1,内容主题:娱乐而非新闻娱乐传媒主要是以娱乐为传播的主要元素,新闻传媒主要以传播新闻为主。近来,传媒产业中的娱乐主题渐现强势,  相似文献   

3.
继2005年的“超级女声”之后,传媒娱乐“盛事”不断,其典型的特征就是,原本是零敲碎打、愉悦身心的传媒娱乐产品也被整合为具有“公共意义”的媒介事  相似文献   

4.
传媒资讯     
广电总局:广告传媒不得擅播新闻近日,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加强车载、楼宇等公共视听载体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未经批准,广告传媒不得通过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及其他信息网络在车载、楼宇等公共载体播放新闻、影视剧、体育、科技、娱乐等各类视听节目。  相似文献   

5.
马正华 《传媒观察》2014,(12):21-23
当下传媒娱乐化趋势已达到了空前泛滥的境地,娱乐在媒介社会功能的演变过程中越发凸显其重要性,但与之相随的是,后现代传媒亦陷入了道德不确定的困惑之中。传媒背后金主的商业本能、大众审美情趣的日益低下加之政府监管部门的政策不力等原因,导致传媒娱乐被一味地放纵并使得传媒的底线一再被挑战或突破,放纵与教化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突出。解决放纵与教化的矛盾,其实质在于传媒业要主张什么样的义利观、如何处理好"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志媛 《今传媒》2012,(4):148-149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侧重于语言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使用情况。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任何一则广告都要运用语言来表现其主体与创意。本文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中英广告传媒语言的特点,以及社会语言学在广告传媒语言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广告语言的制造者与广告受众提供参考,促进广告传媒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志媛 《报刊之友》2012,(4):148-149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侧重于语言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使用情况。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任何一则广告都要运用语言来表现其主体与创意。本文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中英广告传媒语言的特点,以及社会语言学在广告传媒语言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广告语言的制造者与广告受众提供参考,促进广告传媒语言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美国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6月 4日公布的一项报告说 ,2 0 0 1年虽然经济不景气 ,广告市场疲软 ,全球娱乐与传媒产业仍然获得 1 5%的增长 ,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据报告提出的预测 ,今后五年内这个产业将以每年 5 2 %的速度增长 ,到 2 0 0 6年达到 1 4万亿美元。但今明两年将表现平平 ,较大的增长要到 2 0 0 4年。今后五年影响娱乐与传媒产业的主要因素是数字化内容分发、盗版和全球广告市场的回升。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将娱乐与传媒产业分成教育与专业书籍和培训、电影、电视网、电视分送、录音音乐、因特网广告与接入、报刊与普通图书出…  相似文献   

9.
娱乐,简单地说就是指快乐有趣的活动.娱乐一直存在于我们周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需求,是人们对于精神生活要求提高的主要体现之一,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广告的娱乐化就是把娱乐因子渗透到广告活动中,将推销巧妙隐藏在广告情节当中,从而激起消费者的感官兴趣和内心情感,并促使其产生消费行动.  相似文献   

10.
“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压倒了端庄”,有受众如此描述时下中国一些传媒的风格。一股弥漫在新闻报道中的低俗之风,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界的“四大公害”,并受到各界的强烈抨击。现实引人深思:传媒怎样塑造自身形象?人们真情疾呼传媒“要有一点精神”。那么,何谓传媒精神?或者说,传媒应该具备哪些精神?对此, 笔者认为:史学家的求实精神、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政治家的人文精神共同熔铸成传媒精神。  相似文献   

11.
传播产业是影响力经济,而娱乐是当今传媒产生影响力的必要条件之一。美国学者迈克尔·J·沃尔夫所撰写的《娱乐经济》一书认为娱乐因素成为产品与服务竞争的重要关键,当其他产业不断采取仿效娱乐业的策略时,就进入了娱乐经济时代。广告作为经济的晴雨表,时尚的风向标,无疑敏感地捕捉到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变硬性推销为软性吸引,强调以乐趣导向消费,  相似文献   

12.
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媒对艺术的影响是划时代的.电子科技使传媒形成了与以往任何的艺术样式都不可同日而语的艺术形态.当代美学与日常生活有着不解之缘,"日常生活审美化"虽然体现了美学的转向,却不足以建构当代美学的内在机理,艺术作为人的审美之维还是当仁不让地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主要角色.传媒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整合性概念,是在与传统艺术相对举意义上提出来的,它为当下的审美活动提供了最主要的对象和审美经验.传媒艺术固然包括了传统艺术的内容,但是传媒艺术的时代性特征,又是我们探讨新的审美方式的逻辑起点.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家的形式创造特征是显性的,欣赏者在面对艺术品的时候,所感悟到和鉴赏的首当其冲是艺术家的形式创造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形似"并非艺术家的首要追求.而传媒艺术供我们观赏的图像在运动着的时空中被摄录,又在运动着的时空中被播放,因此,就显得异常真实.与传统艺术相比,主体的形式创造因素在欣赏者面前淡化退居其后.距离感的消解,审美主体对于对象的融入,在传媒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是普遍的.传统美学主张"无利害"的审美,也就是远离欲望,传媒艺术的审美则是和欲望密切相关的.在传统艺术中,娱乐的功能只是诸多功能之一,而且决不会占有首要的位置;而在传媒艺术中,快感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审美需要,娱乐提供了最为普遍、广受欢迎的快感资源.传媒与生活密切相关,但传媒不能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在日常生活的呈现不能取代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黄子豪 《东南传播》2018,(5):117-120
在传媒技术的驱动下,新媒体、碎片化、大数据三个方面的变革造就了广告转型的核心力量.在新媒体时代,新平台开发成为策划、创意的一部分,广告的功能正在重构;新媒体具有个性化、细分化、互动化等传播特点,致使"碎片化"趋势越来越强,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受众的广告接受习惯,"互动"已是广告转型的重要内容;在充满变化的市场中,碎片化的目标受众也存在潜在的"聚合"可能,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精准广告营销"给广告主带来了曙光,为广告达到直接与消费者接触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4.
胡秀兰 《新闻爱好者》2011,(12):103-104
网络、手机、户外等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将传媒带进了丰富快捷的"多媒体"时代,这对于传统的报业经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保持报纸的广告份额,给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报媒纷纷将原来简单的"推销战略"转变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整合营销战略"。整合营销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和理念为企业营销创下了佳绩,而报媒以其天然的优势在其中频频以核心力量引领全局,无不彰显着主流媒体的大气与魅力,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报纸在新时代传媒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手机、户外等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将传媒带进了丰富快捷的"多媒体"时代,这对于传统的报业经营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保持报纸的广告份额,给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报媒纷纷将原来简单的"推销战略"转变成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整合营销战略"。整合营销以其独特的运作模式和理念为企业营销创下了佳绩,而报媒以其天然的优势在其中频频以核心力量引领全局,无不彰显着主流媒体的大气与魅力,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报纸在新时代传媒环境下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杭敏  张亦晨 《传媒》2021,(19):17-21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与经济下行的影响下,全球传媒及娱乐产业经历了数字技术的持续变革与消费行为的深度变迁,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纵观现有产业格局,全球传媒与娱乐市场整体呈现与世界经济同步波动的趋势,细分行业发展态势各异,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加剧.与此同时,依托于人工智能、扩展现实、大数据等技术而兴起的新业态日益成熟,从中折射出传媒生态体系向数字化与智能化持续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版图不断重构,内容付费、数据服务,以及行业数字化进程加快将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媒介、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也将继续重塑全球传媒及娱乐产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路透社(Reuters) [2008年6月18日报道]根据普华永道年度传媒报告预测。随着靠广告支撑的数字及移动媒体的发展,以及宽带应用的爆炸式增长,截至2012年,全球娱乐与媒体收入年均增长率为6.6%,将达到2.2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影行业的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做好微电影广告传媒工作,不但能够提高影视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有效满足人们对微电影广告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新媒体背景下微电影广告传媒的发展及应用,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广告对传媒的影响建立在传媒对广告的需要上,尽管在商业化传媒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媒体强势地位时期,那时,媒介市场尚未形成,传媒处于垄断地位,经济的繁荣使大量广告客户排队在传媒上刊播广告,在传媒的结构布局和传媒产品的生产上,广告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但随着传媒商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媒介市场开始出现,这个阶段很快就结束了。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传媒乱象的表现、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当前传媒文化存在的庸俗、低俗和媚俗等问题.即传媒商品化、娱乐化、传媒暴力、传媒虚假化、传媒歧视等,这些传媒乱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笔者针对传媒文化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