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业余短跑运动员的赛前准备活动的内容。研究认为,准备活动可提高体温和引起排汗;准备活动应包括伸展和放松练习,还应具有一些强度练习;应有模仿专项动作的练习。运动员在比赛前20min应减量,约在赛前10min结束准备活动。  相似文献   

2.
短跑和跳跃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的实验研究山东工业大学浦军随着体育科研的不断深入,很多原先不为人知的现象和问题逐渐被揭示或证实,并在训练、比赛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短跑和跳跃运动员传统赛前准备活动模式的利弊得失,特就我省普通高校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的...  相似文献   

3.
陈为群 《福建体育科技》2003,22(6):23-26,37
短期集训以成为当今业余田径运动员训练的主要特征,采用恢复训练为主的短期训练计划,可以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得到较快的恢复。福建省十二届运动会田径比赛行业组短跑冠军陈岩的赛前恢复训练计划是个成功的范例,其训练计划制定,小周期训练内容安排方法等,对业余短跑运动员赛前短期集训计划安排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取得理想成绩,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合理的技、战术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运动员身体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其心理素质稳定、竞技状态良好非常重要,因此,对短跑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青少年短跑运动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少华 《体育科研》2008,29(4):67-69
通过对上海市青少年短跑运动员日常训练期间和赛前准备活动的观察,结合访问调查和成功案例,分析上海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前准备活动的现状,提出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前的准备必须依据项目的技术特点、个人能力、生理和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练习,为最终提高专项竞技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业余高山滑雪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松  王兵 《冰雪运动》2005,(4):29-30
通过对业余高山滑雪运动员的赛前观察与赛后访问调查的分析,论述了准备活动 的作用和赛前准备活动过程中应用科学系统.准备活动方法的重要性.在高山滑雪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做准备活动时要依据运动项目及技术特点、运动能力、生力和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练习,决不可以盲目模仿他人的准备活动.应通过比赛和训练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准备活动,以适合比赛的需要,为比赛的发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竞技运动比赛中,赛前准备活动的适宜与否同比赛成绩优劣有直接关系。通过对田径运动员,尤其是短跑和跳跃项目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的观察,参阅近年来所能见到的有关文章和资料,笔者发现目前我国许多运动员还是采用“慢跑——徒手体操——加速跑——专项练习”这样的准备活动程序。理论研究,一般也多拘泥于这个范围之内,很少突破。显然,这种陈旧的准备活动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体育科学事业和竞技运  相似文献   

8.
短跑运动员赛前失眠的心理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队15名100m短跑运动员、西安体育学院15名100m短跑运动员进行赛前睡眠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短跑运动员赛前失眠发生率为53.3%。分析认为,赛前精神性焦虑、消极应对方式、缺乏社会支持、A型人格特征是构成短跑运动员赛前失眠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刘均委 《精武》2012,(31):11-12
赛前心理焦虑是一种不良的、消极的情绪状态,赛前焦虑不但会影响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正常发挥,降低运动员的参赛能力,而且还会严重干扰运动员正确清晰的思维能力,使运动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比赛,难以做出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而短跑比赛胜负越来越依赖于心理素质,特别是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重要性,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实验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对我市中学生课余训练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进行研究,总结和归纳出对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焦虑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为青少年短跑课余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宋耀伟  周予墨 《游泳》2011,(2):52-55
游泳临赛前的准备活动是运动员调动身体机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使机体由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转换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发挥正常竞技水平的关键因素。所以,监测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过程中的生理状态,是衡量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是否有效、赛前准备活动是否起到充分调动身体机能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学校体育运动向更高的水平迈进,准备活动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在学校的业余训练和比赛中,许多标枪运动员常常因为准备活动的安排和内容的选择不当,致使他(她)们受伤或是在比赛中不能表现出优异成绩。根据本人从事投掷运动的经(?)及多年来业余训练工作的经验。试从标枪运动员如何选择赛前准备活动内容方面的问题谈点肤浅的看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一、标枪运动员准备活动的特点1.在进行标枪比赛时,运动员肌肉所参加的工作,是极限强度的工作,最后用力要求尽量加长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滑雪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所设三种方案的研究,论述了越野滑雪运动员赛前准备活动有效的结构和内容,仅供滑雪界在训练、比赛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比31名优秀游泳运动员2次比赛成绩,将其分成超常、正常、失常组,监测不同组别运动员临赛前准备活动前、中、后心率、血压、血乳酸,采用方差分析,探索临赛前准备活动中强度练习的等级,及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适宜比赛的生理状态。结果显示:赛前准备活动的强度练习,心率应达到80%~90%HR max,血乳酸3~4 mmol/L,收缩压大幅上升,舒张压不变或下降。赛前2h适宜比赛的生理状态,心率、收缩压接近或可略高于安静时,舒张压接近或略低于安静时,血乳酸2mmol/L以下。赛前15~20 min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应恢复或可略高于准备活动前。血乳酸并非监测游泳运动员赛前生理状态,评价准备活动强度的敏感指标。建议重视临赛前准备,注重监控运动员赛前生理状态,合理安排赛前准备活动强度。  相似文献   

14.
赛前准备活动是体育竞赛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步骤,它是直接影响运动员能否发挥实力的关键问题,与比赛中训练水平和比赛能力的发挥有着直接关系,对比赛成绩好坏产生很大影响。有效、科学的赛前准备活动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理想成绩,甚至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超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减少运动员因赛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导致比赛发挥不正常,...  相似文献   

15.
赛前准备活动对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高度重视。 赛前准备活动做得是否充分,安排是否合理,对比赛能否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关系极大。做好赛前准备活动,可以使体温和肌肉温度升高,从而导致酶活性的增高,利于酶充分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16.
周峰 《中华武术》2020,(3):38-39
本文阐述高中运动员短跑训练的实践指导,就短跑训练的注意事项,即"训练前的准备活动;针对相关肌肉群和关节的活动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展开论述,提出了实践指导建议,旨在更好地提升高中运动员短跑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运动竞赛中,赛前准备活动的适宜程度与否,同比赛成绩关系极大。这一点已被公认。但通过近几年来的观察和了解,在我国速滑界还未得到重视,正因为如此,很多运动员甚至从事多年训练的老运动员也常常因此而失利。所以,重视和改进赛前准备活动是提高比赛成绩的重要现实问题。下面将我国速滑500米赛前准备活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商榷。一、存在的问题 1、赛前准备活动内容千篇一律,方法单调。我们通过历次重大比赛的调查,了解到,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大多数是采用同一准备活动结构和内容,运动员无论参加哪种类型比  相似文献   

18.
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这是早已被人们所公认了的,然而怎样才能把大运动量训练的效果在重大比赛时得到充分的发挥,表现出最好的成绩,这又取决于赛前的训练安排。当然,影响短跑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创造良好成绩的因素很多,如思想准备情况,身体状况是否良好,体力是否充沛,技术巩固程度,场地器材和气候的好坏等等,都对短跑运动员创造良好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但赛前的训练安排好坏是直接影响短跑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能否创造良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安排在重大比赛前的训练是科学训练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长期系统的大运动量训练后,参加重大比赛前,要十分注意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安排的合理性。在赛前一至一个半  相似文献   

19.
注重赛前准备活动对提高一般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防止剧烈活动时间的运动损伤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赛前准备活动对生理的作用以及准备活动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我们在足球比赛中,时常可以看到有些运动员赛前的准备活动作得十分马虎,有些人则企图光靠涂擦药物和按摩来代替准备活动,有的甚至什么活动也不作就投入紧张激烈的比赛(后者常见于替补队员上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对赛前的准备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为此,本文主要想从生理学的角度,阐述赛前的准备活动对于提高运动员的活动能力和减少运动创伤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根据机体功能动员的特点如何正确地组织赛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实践表明,那些未作好充分准备活动便匆促上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由于赛前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未作必要的功能动员与心理准备,致使开赛后运动器官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