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潘青松 《考试周刊》2016,(11):46-47
<正>生活是个聚宝盆,喜怒哀乐都在此。生活是作文的"根",只有抓住生活之"源",才能畅写作之"流"。但如何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两者关系?这就要关注两点:写什么和怎样写。一、写什么写什么?这就必须谈到写作素材,也自然想到写作的"源"。不错,生活是百宝箱,什么素材都有,但并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见、拿得到、用得上。那怎么办呢?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以下素材类别。1.观察类。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2.
<正>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通过写人物的经历或者事物发展变化来抒发感情和表达主旨的一种文体。但怎样才能让学生写作文时有话可说,并且能够妙笔生花、意味隽永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源头活水,注重观察"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所以学生必须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但怎样观察才是有效观察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思想史上,"本真"是道教名词,指大道。《辞海》中释义有:犹正道,准则;真实情况,本来面目;犹天性,本性;质朴。那么作文的本性是什么呢?作文教学的正道又是什么呢?探讨写作教学的本真,必须思考三个本源问题:学生为什么写?学生写什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得更好?这三个问题,都有一个关键词:学生。也就是说,写作课是学生发表见闻、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写作课,学生只有在经历情感表达的过程中才能提高写作能力。纵观卿老师的这节写作指导课,虽然只有40分  相似文献   

4.
自由写作实践(一)主题:虚构小说(原人教版)学生:老师,虚构小说和写记叙文有什么区别吗?老师:当然有。小说主要是通过虚构故事来反映现实生活。所谓“虚构”,是指小说中所写的人和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现实生活的影子。换句话说,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记叙文则主要是对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件进行记叙描写,因此它要求内容真实可信。学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虚构小说呢?老师: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虚构小说,也离不开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小说最主要的要素,因为小说主要是写人的。这…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说过,"记叙文"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记叙文"写好了一辈子受用。在高考作文中,写记叙文的考生也有很多。那么怎样写好记叙文呢?纵观2006年高考的优秀记叙文,我们不难发现记叙文夺取高分的一些秘诀。  相似文献   

6.
陈加娟 《语文天地》2012,(23):57-59
记叙文是学生写作时经常选择的一种文体,可是学生往往不知道该"写什么"和"怎么写"。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为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言之有物言之有物就是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中学生写作究竟应该写什么?很多老师一直提倡"我手写我心",这是对的。中学生应该多写"我",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这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正在以"我"为中心去观察世界,体味人生。应  相似文献   

7.
记叙文写作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支架问题"写作教学从"为谁写""写什么""怎么写"三个方面设置作文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回答老师设置问题的过程中完成作文的写作内容。本文从"支架问题"作文教学对为谁写记叙文、写什么记叙文、怎么写记叙文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图画类记叙文、写人类记叙文和记事类记叙文进行论述,研究记叙类作文"支架问题"教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与初中作文教学的衔接,高中记叙文的写作也很重要。然而,如何随着初中到高中的升级,使得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更具"文青范儿"与"文学味道"呢?还有,在高考作文的文体选择中,记叙文似乎也已不受待见。难道记叙文就不能表现出作文的高水平吗?事实并非如此。笔者曾组织学生写一篇题为《怦然心动》的记叙文,尝试借助大作家的小文章来启发学生落实简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尤其强调文体意识,切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写到哪"。一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情景理交融的记叙文很容易打动阅卷教师的心。那么,如何在考场作文中写出一篇规范、有文采、能够获得高分的记叙文呢?笔者以为,紧扣"人、事、情、理"四个层面,就能紧紧握住记叙文写作的"缰绳",就可以走出记叙文写作"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从而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天地。一、写"人":写出独特的"这一个"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叙事,在写作时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使人物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对记叙文写作的要求:"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叶圣陶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不论是《语文课程标准》,还是叶老先生,他们都在强调一个导向:生活才是写作源泉!而记叙文写作更讲究的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作为中学生,只有真真实实地到生活去感受、去感悟、去想象,才有可能再现记叙文写作的生活真实。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阶段,老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记叙文的写作,大量地反复地练习写各种内容和各种形式的记叙文,而说明文写作训练则安排得很少,往往还是"零打碎敲"式的。结果怎样呢?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结束了,初中毕业了,有些学生连一篇简单的说明文都不会写,更不用谈什么抓事物的特  相似文献   

12.
<正>谈到记叙文写作,语文老师都在哀叹:高中生写不过初中生,初中生写不过小学生!哀叹背后隐现着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困境。那么,对中学生来讲,记叙文真的那么难写吗?对语文老师来讲,记叙文真的那么难以指导吗?笔者以"读通析透仿像"这一模式为主来指导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多年实践下来,效果明显。下面以读通、  相似文献   

13.
记叙文是指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手法,融写人、记事、描景于一体的文章。如何才能构建记叙文的有效性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生本",即学生、生活、文本出发,运用发展性评价层级表,展开探索和实践,具体做法如下: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奠定有效教学的基石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说:"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兴趣对一个人所从事的活  相似文献   

14.
<正>【导语】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中,宿迁中学考生周响的记叙文《青春万岁》得了满分,他是怎么敢在高考中写记叙文的呢?他平时的作文写得又怎样呢?他的记叙文写作有什么秘诀呢?下面通过分析其作品及成功经验来探讨高考记叙文写作的几点意识。【原文呈现】青春万岁周响搬家的时候,老爸每运完一箱衣服,就得在床沿上坐一下,一言不发地歇。老妈有远视了,细小的  相似文献   

15.
一、研究目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从小学到高中,写得不算少,时间不算短,但是不少学生直到高中毕业,仍写不好记叙文,这是什么缘故呢?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与长期以来作文训练处于无计划状态有很大的关系。虽然统编教材中结合阅读教学,在基础训练中穿插安排了一些作文训练,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比较科学化的程序,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不能大面积地提高。小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一种由内而外的需求,是一种内需,一种内驱力。因此,写作决不是无中生有,必须有了意思才动手写作,有了需要才动手写作。学生有什么就写什么,就是认真。没有什么而勉强要写什么,就是不认真。如何使学生达到"认真作文"的状态呢?我认为可以这样入手。一、选择写作内容,顺应学生需求  相似文献   

17.
赵红玉 《西藏教育》2012,(12):11-13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作文中,记叙文写作非常普遍,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记叙文呢?一、从基本要求入手,夯实写  相似文献   

18.
很多学生认为,在记叙文的写作只需要按照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交代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可以了,实则不然。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完整地体现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产生、发展、结果等内容,整体的语言也非常流畅,但在考试中分数不理想,被教师评价为"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和表达"。这是在记叙文写作中经常遇到的普遍性问题,笔者认为,归根到底是写作内容不具体、写作关键点没有把握好。那么,记叙类文章如何才能写得既生动又感人呢?  相似文献   

19.
<正>要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创新,就需要教师有效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丰富生活体验,激活写作动力成功的写作是情不自禁地用文字表情达意,而不是啃破笔头、挖空心思生编硬造。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呢?必须先引导学生体会充实的生活。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我们对于所描写的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常听到学生叹息“作文难,作文难……”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明确写作目的 写作目的是引起写作动机的关键,而写作兴趣又是写作动机的重要心理成份。明确写作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写文章就是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语言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一切事物,所见、所闻、所爱、所需,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需要作文,离不开作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无内容可写,是学生最棘手的事情,让学生有话可写,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