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看是写景,勾勒出一幅旅客日暮投宿、雪夜人归图,实则抒情言志。整首诗写得苍凉深沉,含蕴丰厚,让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相似文献   

3.
为诗添画     
中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丰富多采,绚丽夺目。它往往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绘优美的图景,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尤其是语文课本中节选的古诗更是如此。例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我们读后,触字生意,头脑中就浮现出诗人创造的高超悠远的意  相似文献   

4.
<正>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  相似文献   

5.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盛唐刘长卿的一首著名五绝。对这首诗的释义和理解,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些争论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表现在诗文的释义上:第一句“日暮苍山远”之“苍山”是特指还是泛指,“远”是尚远还是似乎更远;第二句“天寒白屋贫”之“白屋”是简陋之屋还是覆雪之屋,“贫”是稀少还是感觉贫寒;第三句“柴门闻犬吠”之“闻”是诗人闻还  相似文献   

6.
小学五年制第七册(六年制第九册)语文课本(?)有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占了一定的比例,而在古诗中,写景状物的尤占多数。古诗写景状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寓情。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来了一个“返朴归真”,引导学生将诗中的“画”用口语描绘出来。如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日暮苍山远”一句; 师:诗句中描写的“太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生:是傍晚的太阳。 师:诗句中哪个词告诉我们此时的太阳是傍晚的太阳? 生:诗句中的“暮”字。  相似文献   

8.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相似文献   

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系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现入选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五册。刘长卿大约生于公元八世纪中期,字文房,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后被诬陷下狱,贬为陆州司马,死于随州刺史任上。一千多年过去了,诗人早已形消骨毁,只留下不朽佳作让后人去揣摩和猜想。《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有可能写的是刘公赴任陆州司马途中的经历。若是这样,诗中题目及诗句作如下理解似乎更为贴切一些。“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我”在途中遇到天下雪,便投宿在芙蓉山一户主人家里。“日暮苍山远”——时已傍晚,苍…  相似文献   

10.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人刘长卿的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抒写了旅途劳顿中的欣慰之情,清妙自然,神韵悠远,是一幅引人入胜的寒山风雪夜宿图。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引起了无数旅途漂泊中的迁客骚人的强烈共鸣。但芙蓉山到底在哪里?一直众说纷纭。好多注家注释此诗时均说:“芙蓉山,不详”,为理解此诗和认识刘长卿留下了遗憾。  相似文献   

1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唐诗颇有生活气息,作者刘长卿。诗人用朴素自然的笔调,叙述了自己旅途中的所见所遇,读来使人觉得生动真实。我对统编小学教材语文第七册教学参考书中关于这首诗的解释有不同看法,冒昧执笔,请同志们指正。参考中首先肯定了这首诗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意思:“旅途中下起大雪,夜里投宿在芙蓉山的主人家里。”对“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两句诗的解释是:“太阳已经落下去了,远处的山黑魆魆的,山路还很长,天气又特别寒冷,想找个地方投宿,好容易才看见前面有一座茅草屋。”照此解释,岂不是“日暮去投宿”,那有逢雪夜投宿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对于“白屋”一词,有人解释为“白屋是因屋上积雪呈白色而称”,此种解释纯属望文生义牵强符合。其实,“白屋”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用法虽然不是那么复杂,但义项较多,稍不留意就会造成误解或闹出笑话。  相似文献   

13.
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有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对于白屋一词,有人解释为白屋是因屋上积雪呈白色而称,此种解释纯属望文生义牵强符合。其实,白屋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它用法虽然不是那么复杂,但义项较多,稍不留意就会造成误解或闹出笑话。今将其用法列举其下,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一.意象的种类1.描述性意象艾青诗歌描述性意象在诗中表现为诗人的心意情思渗透事象、物象,而事象、物象直射出诗人的心意情思,该类意象大多意在象表,比较外露.在我国古代,许多抒情小诗是由纯描述意象构成.刘长卿的《逢雪宿英菩山主人》有“日暮苍山下,天寒白屋贫.东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卢伦的《和张仆射塞下曲》有“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人之情全寄在具体的描绘意象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三期中有段仕德老师的文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之我见》。认真拜读后,我觉得将诗中“的夜归人”理解“为主人冒着风雪连夜赶回来”为妥。刘长卿的这首诗描绘出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日暮苍山远”是写投宿的时间及原因“;天寒白屋贫”是写投宿的地点及天气“;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写借宿后的所闻……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诗的主体字“是贫”,这是来自从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诗中通过“对白屋”的实写来证“实贫”,通过对冬夜风雪的描绘来烘“托…  相似文献   

16.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赏析:这首诗写诗人俯晚投宿山中人家的所见所闻。诗歌按时间顺序来写,先写大雪天诗人在山路上行走时的心中感受:由于天色将晚,诗人有些着急,因而觉得路途更加遥远,以致感到对面的青山也越来越远。按着诗人准备投  相似文献   

17.
这是大家传诵的刘长卿名篇,末句尤为警策,统摄全诗之魂,恰恰又易生仁智之见:这个风雪夜归人的“人”到底是谁? 有的选注本,以为指投宿者诗人自己,有的选本则未加说明。但我细味诗意,觉得诗人在闻犬吠时应是已在“白屋”之内,故“夜归人”恐非指诗人自己。第一句的苍山疑即指芙蓉山,“远”也不必泥于字面看成渺远之远。这句是写诗人未找到主人家  相似文献   

18.
杨希水 《云南教育》2003,(31):28-2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刘长卿十分善于描写景物,本诗就是他写的景物诗中的一首。该诗以极其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诗人逢雪旅途劳顿急于投宿和遇借宿人家热情接待,诗人感到宾至如归的心情。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想像诗中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好本诗的基本途径。一、解释诗题,初知诗意《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逢”,作“遇到”讲;“宿”,投宿的意思;“主人”,这里指投宿家的主人。诗题的意思是旅途中下起了大雪,夜里投宿在芙蓉山一户人家。全诗讲述了诗人在投宿过…  相似文献   

19.
“白屋”辨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是被誉为“五言长城”的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绝句,诗题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人们在读到“天寒白屋贫”这一句时,常常很自然地把“白屋”理解成被白雪覆盖的茅屋。其实这是雪和“白屋”的偶然巧合。“白屋”特指贫寒人家的居所。《汉书·王莽传》:“开门延士,下及白屋。”颜师古注:“白屋.谓庶人以白茅覆屋者也。”  相似文献   

20.
王维(公元七○一年——公元七六一年),字摩诘,是唐代的大诗人之一.王维的诗,以写景见长.宋朝苏轼《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诗中有画”,正是概括了王维全部写景诗的艺术特色.而《辋川集》中的二十首五言绝句,又正是王维写景诗中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