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读故事,会认“塌、挣”等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冶、炼”等13个生字。2.学习“天塌地裂”和“寻找彩石”两幅画面,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想象神奇的画面,感受女娲为了人类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3课。【教学目标】1.利用图片和多种形式读文等方法认识14个生字,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2.会写"心""风"两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卧钩儿"和一个偏旁"风字框"。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颜色或者外形的特点。并感受作者描写蔬菜的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积累语言。正确、美观地书写"心"和"风"两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组。【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咆哮、狂奔、狞笑、拥戴"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感悟老汉是个怎样的人。【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奇米恰瓜造日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3.体会神话人物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2.回顾课文内容。一天夜里(),女娲见人们生活在()之中,她急忙(),又()。后来决定(),她先()、然后(),最后()。从此,人们又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第一课时的知识掌握情况,落实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教学目标】1.会读本课的5个生字和儿化音,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词语,并理解词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嘎子和小胖墩儿这两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组第4课。【教学目标】1.会认"径、斜、枫、于"4个生字,会写"于、枫"等生字。重点理解"远上、斜、生处、坐、爱、于"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3.背诵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秋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导入新课1.知诗人。师:谁能通过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诗歌《山行》的作者?  相似文献   

7.
杨巧娥 《小学语文》2011,(10):52-54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2个字。了解生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习惯。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会用雅"字。2.读顺读流利课文,借助表格理解内容。3.联系生活实际,领悟重点句段蕴含的道理。4.学习表达,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重、难点】1.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流程】一、发现、感受树美1.板书课题,读题、释题。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桃花心木。教师相机补充资料图片。2.检查预习:借助文中词语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6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正确读"洛杉矶、混乱、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表达人物思想品质的方法。4.通过听、说、读、写,让学生深刻理解父亲的了不起。5.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点】1.感悟"父亲艰难地在废墟上挖了38小时"这一情景的第十二自然段。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第2课。【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2.了解翠鸟的外形,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翠鸟的外形,抓重点词句品读课文;学习按顺序、抓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阅读训练的同时,有效渗透习作方法的指导。【教学过程】一、颜色导入,感受鲜艳,渗透语言训练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姓什么吗?出示"朱",学生进行扩词,  相似文献   

11.
汪降云 《教育文汇》2012,(11):45-45
今天我和孩子一起学习《女娲补天》。这篇神话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类而补天的故事,赞美了女娲不怕困难、舍己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我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对如何讲述补天原因以及怎样补天等内容都作了相应的预设。我觉得上这一课,让孩子们理解女娲舍己为民和甘于奉献的精神不太难,关键是课文中有一段话不好理解。这段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汉字溯源法”,认识“雁”“初”“眉”“斗”“即”“寒”等字;会写“北、南”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  相似文献   

13.
【教材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教材分析】《识字4》是一首写小动物在夏天活动的充满童趣的儿歌,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儿歌中的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中有11个字是带有虫字旁的形声字。编排此文的目的是借助儿歌识字,同时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小动物。【教学目标】1.认识"蜻""蜓"等11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蚂蚁""蝴蝶"等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语,会写"蚂""蚁"2个字,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鹦”“鹉”等生字,会写“搭”“翠”等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翠鸟外形和动作的特点。3.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生动表达,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教学重点】通过细致观察,感受翠鸟外形和动作的特点。【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和生动表达。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会写:泼、互、吉、如、味。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拼字游戏用各部件(24份)、板贴词语卡片。【课前活动】1.小朋友喜欢过节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看词猜节"的游戏。(板书:节)2.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谜底。*贴春联吃饺子拜大年(生答,师: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捐书淘书乐"一站到底"(生答,师:这是我们学校正在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目标】1.学会"罐"等8个生字,会写"股"等3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品读课文精彩词句,积累语言。3.初步感受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初步体验泉水欢快、急切的心情。【教学流程】一、渲染情境,歌曲导入1.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好吗?(大屏幕播放课文插图,配上歌曲《泉水叮咚》。学生边听边思考用一个词来形容看到的泉水。)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感受泉水的美。请看老师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做到匀称、美观。2.认识"鸟""隹"两个偏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认识六种鸟儿,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感受汉字文化,探究构字规律,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过程及意图】一、欣赏视频,感受汉字文化1.欣赏视频。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春天的美,背诵课文。3.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春天已不知不觉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吧!(出示课  相似文献   

19.
《女娲补天》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难点是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像力。一、七嘴八舌聊“天”——引入新课1.在老师的描述中让生猜猜是哪种故事。(在我们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它是一朵美丽的浪花。它是远古人们对大自然的惊奇与遐想。它里面的…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利用图片、字理、游戏等多种方法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背诵课文。3.知道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感受祖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