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择读”是阅读教学策略之一。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允许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重点地阅读。这样就把教材分割成了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分别有不同的学生阅读。通过对话、交流,联结整篇章。最后达到整体的感悟。这样的阅读方式不是完全尊重章的描写顺序,而是通过各个“点”的击破。由“点”连接到“面”。从而优化了阅读过程,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显著特征和重要标志。所以,新课程语文应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来“教”。语文积累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达此目的,教师除重视字、词、句、语法、修辞、文化常识、名篇名句的背诵等基本语文知识和语言积累的教学外,还要求学生应有更广泛的生活、社会方面的积累,要求教师要有“大语文”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并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语文积累工作,但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除最基本的语文知识积累外,只要是健康有益的,应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教师不应该强求一律,应充分尊重学生因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差异而作出的不同选择。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新课程特别强调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理解、独特感悟和体验;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以保证学生有自己的理解、独特感悟和体验。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应充分体现“对话”的过程,应鼓励并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和体验,并与老师和其他同学对话(甚至争论)。但“个性化阅读”并不排斥教师的“正确”引导。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引导仍然必不可少,但必须遵循“求同存...  相似文献   

3.
李琴 《陕西教育》2004,(1):45-45
尊重学生即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思维创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教学中“以人为本”之树才会长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才会日臻深厚。 老师应“如何”尊重学生呢? 1.别“晾”着学生。在教学《一次成功的实验》时,一位老师本着“以读为主”的原则,为了营造课堂上书声琅琅的局面,让学生依据自读提纲先个人小声读,后同桌对读,其次小组讨论课后思考题,随着指名学生发表见解,完成阅读消化。而另一位老师却选择了另一种教法:开课后先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强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任阅读教学建议部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此句话如果我们进行一下解读,可以获得以下认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1-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尊重和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小学语文如何开展体验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写字体验教学、阅读体验教学和写作体验教学等几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1-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尊重和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要改变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小学语文如何开展体验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写字体验教学、阅读体验教学和写作体验教学等几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7.
向巧利 《湖南教育》2002,(16):43-43
如果把阅读行为分成四级,即学习性阅读、欣赏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小学阅读教学基本属于“学习性阅读”,即以学习阅读知识、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对探究性阅读的理解“探究性阅读”要求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知识。根据各学段的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词句、文意、要点、内容等进行理解、把握、概括和探究,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  相似文献   

8.
梁冰 《广西教育》2022,(7):85-87
本文分析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回忆性散文的数量、分布特点、叙述视角和特征,从四个方面给出回忆性散文的教学策略:一是将阅读、写作与“名著导读”相结合;二是联系语文要素,教给学生阅读回忆性散文的方法;三是将散文的共性与回忆性散文的个性相结合;四是尊重学生的初始体验和感悟,发散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阅读”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为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是一种差异性阅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要实施个性化阅读。实施个性化阅读,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尊重学生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创新,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形成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同时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也要尊重作品的价值取向,找准学生独特体验和教学熏陶感染之间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1.
逯新君 《现代语文》2014,(2):125-126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就是一种阅读者对文本再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不同的阅读个体,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分析,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再创造思维活动,忽视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解读。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边对话。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阅读,以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2.
付海华  韦常顺 《广西教育》2022,(35):110-113
本文论述“对话”教学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路径,指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对话能力”“创设对话教学方式,生成对话教学过程”“营造平等教学环境,精心设计对话问题”等路径,发展学生的对话能力,进而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新祥 《现代语文》2011,(11):118-118
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课外阅读,下面笔者就语文课外阅读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的年龄差异,不同年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欲,因势利导,把他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的教学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多元解读实践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就如何合理驾驭多元解读,拓展语文文本空间,探讨了一些基本思路,并通过总结归纳多元解读的误区,分析出现误区的原因并提出走出这些误区的策略,为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童话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教学时做到既“入境”又“处境”,引导学生与童话中的人物产生心灵共鸣,品味童话之美,以此获得知识能力的提高和精神的满足.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篇幅较长 ,人物对话较多 ,“阅读”比较容易显得枯燥乏味和耽误时间。而童话这种类型课文的优点是情节性很强 ,很适合于课本剧表演。所以 ,本课宜采用个性化教学 ,用课本剧的表演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通过情景表演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读中学、“演”中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使整个过程体现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达到学科间的融合 ,并可以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张扬个性。教学过程 :(一 )布置预习1 .课…  相似文献   

17.
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课标”也指出:阅读实践活动应关注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所以,青年教师观摩课中,许多课的教学设计特别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就《印度洋上生死夜》一课谈谈我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吴达丽 《新疆教育》2012,(15):188-18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阅读中,发展语言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引导学生质疑,是阅读教学走向有效、走向深入的门径.尊重学生初始阅读体验,以初始阅读体验出发,从“时间与起因”“地点与人物”“经过与结局”三方面对《记承天寺夜游》开展质疑探究,能够打通学生与文本的隔膜,使学生习得“以疑促读”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