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顾力 《传媒》2012,(10):54-55
正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手机微博延续了2011年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12年6月底,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了5.3%~43.8%,成为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手机微博用户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微博自身的即时性和自媒体优势,用户体验较好,流失率较低;另一方面,手机微博功能的不断完善,也提升了手机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了微博的使用粘性。  相似文献   

2.
正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用手机上微博的网民数为2.3亿,与2012年底相比增加了2710万,增长13.4%。手机微博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为49.5%,相比2012年底提升了1.3个百分点。微博、微信等一系列自媒体应用百花齐放,丰富了自媒体的形式。在大学里,无论校园、教室还是食堂、宿舍,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在使用自媒体,他们无疑是自媒体的核心用户。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在校园的普及,自媒体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3.
在互联网时代,互动性成为各种网络应用的重要特征,让用户共享和创造内容的机制不断成熟,以普通网民为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的网络应用迅速发展,博客/个人主页、微博、播客等网络应用日益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2003年7月,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把这种传播形式定义为"WeMedia(自媒体)":  相似文献   

4.
浅谈微博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培亮 《新闻世界》2010,(6):167-168
2009年,中国3G正式商用,手机上网费用一降再降,催生了大批的手机网民。新浪微博的公测,使得这一源于手机短信形式的微博流行开来。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阅读微博信息,更新自己的微博内容,成为手机媒体的又一应用形式。本文以微博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季寅妮 《新闻窗》2010,(4):37-38
一、媒体“融合”不是趋势,是现状 截至5月,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中国手机用户数达7.26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移动联通3G用户超600万。此外,以论坛、博客、播客、微博、户外等各种形式存在的媒体形态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
郭倩 《今传媒》2013,(4):104-105
近几年,手机网民的数量急剧增长,手机媒体也迅速发展,前景广阔的终端,突出的自身优势和庞大的受众基础,手机广播可从移动媒体与音频媒介的自身定位出发,以多种形式重新整合传统广播的内容,将会增加广播节目的外延,扩展传统广播的生存空间,为传统广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刘艳子 《视听界》2013,(5):33-36
微博已成为电视媒体与网民情感互动、推广自身品牌的平台。本文以26家省级卫视新浪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从中分析出电视媒体微博品牌推广的三大影响因素:微博推广策略、微博互动程度和电视媒体品牌地位。通过对三大影响因素作用的分析,得出对电视媒体品牌运营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郭莉 《新闻战线》2012,(10):42-44
新传播时代具有传统传播时代所不具有的重要特点:一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融合了传统媒体所有的传播形式;二是新兴媒体所提供的即时聊天工具、微博等应用服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媒体互动性差、线性传播的弱点,赢得了日益增长的网民们的喜爱;三是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并存,共同成为新传播时代的媒体大家族成员,各自依托自身的优势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微博以其自身的方便快捷、多媒体性、互动性强、自媒体性等特点更好地满足了突发事件的报道要求。本文以"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故"为例,分析普通网友、公众人物以及主流媒体通过新浪微博在该事件报道中体现出的优点和不足,就"微博式微"背景下突发事件报道中微博这一传播媒介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正面传播作用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7月19日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在微博用户暴涨过程中,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倒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微博使用主体的增加,加上微博互动性强、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使微博成为一个重要的舆论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和手机平台的微博迅速兴起,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12年12月份,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高达42.1%、拥有5.64亿网民,其中手机网民达到4.2亿,手机微博用户数量高达2.02亿。微博作为平民媒体,以其方便快捷、即时互动、聚合人气、能够迅速形成舆论焦点的独特优势,赢得了社会公众的青睐。微  相似文献   

12.
自媒体时代在中国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而兴起,自媒体意味着公民拥有更大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性,手机和微博的无缝对接则顺理成章地实现了以个人网络为基元的一体化网络平台交流,它更赋予了普通人即时、快捷地与外界交流信息的能力。然而,手机微博在信息的传播、对用户的影响、自身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促进手机微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闫海波 《青年记者》2016,(11):122-123
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飞速普及,使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身处高校中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增加了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赵子毓 《今传媒》2020,29(3):21-2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适合碎片化时代消费行为的短视频关注度不断提高。短视频以独创性、省时性和互动性的优势逐渐成为网民接收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短视频的同质化、单一化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提高。本文通过梳理自媒体的主要内涵与主要特点,将"一条"微博博主作为案例分析,从传播困境角度出发给短视频类自媒体提供几点未来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将互联网作为一个政务公开的主要窗口。微博作为目前主流的互联网互动平台,政府通过开通政务微博以发布各类政务信息,与网民开展互动。基于微博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政务微博正越来越多的被网民们接受,成为群众参政议政的新颖渠道。  相似文献   

16.
于晶 《编辑之友》2015,(4):65-70
互动性是社会化媒体被赋予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互动性差也是很多政务微博广遭诟病的主因.政务微博互动性应该如何界定,能够被信息传播主、客体同时接受的操作边界在哪里,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其互动性瓶颈,原因为何,如何化解?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文章研究的逻辑起点.文章主要内容分如下几个部分:一是互动性的概念及其表征.二是目前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互动性程度分析.以@上海发布为例,从其纵向内容、形式的变化,总结政务微博互动性的发展现状与瓶颈.三是政务微博运营主客体对互动性的理解,主体的互动意识、操作困境与受众的互动性需求的差异表现.四是政务微博运营在互动性视角上的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7.
谭姝 《中国广播》2011,(9):80-82
作为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传播媒介,微博具有发送快速、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传统媒体与微博的融合成为必然。随着微博自身功能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微博特有的传播机制也给传统媒体自身发展带来了动力、挑战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传统媒体的微博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Twitter到新浪微博,一场微博力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大范围蔓延,碎碎念式的语录体开始浸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博在变革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为传统媒体与互联网之间的媒介融合提供了新的契机。作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载体,微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传统媒体如何理解微博、利用微博,不仅关系到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将对今后媒体间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冯立忠 《新闻世界》2014,(10):27-28
网络信息多元化、传播快速、互动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使得传统纸媒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报纸如何提升竞争力?无论是办报质量的提升,还是报社自身全面发展新兴媒体如网站、官方微博还是手机新闻等等,服务性新闻至关重要。党报只有树立服务理念,做好服务性新闻,才能让读者更接受,并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面对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技术发展的挑战,传统纸质媒体为摆脱面临的生存危机,相续建立适合各自办报办刊宗旨的网站、手机报、客户端、微博、微信、微视频等于一体的融媒体集群,促进传播载体加速更新换代,内容传播从传统媒体、PC时代、移动三维时代进入多屏互动立体时代,网民拥有多种终端和载体,如手机、P端、平板和TV等,用户可以随时浏览自己所需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