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新闻文体的一种形式,新闻特写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英语新闻特写在内容和语言上承载了大量文化信息,翻译时既要结合文本类型,以服务目的语读者为主要任务,传递新闻信息,又要表现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译者要有强烈的文化意识,主要运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辅以异化,两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再利用意译、直译、增译等具体方法,在英语新闻特写汉译中实现其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2.
毛翠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30-132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纽马克认为用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得视原文文本类型、语义单位的重要性和翻译的目的而定。他认为信息性文本适宜用交际翻译,表达性文本适宜用语义翻译。英语新闻特写主要是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同时又具备表达功能的文本。本文遵循纽马克翻译理论探讨英语新闻特写的翻译。  相似文献   

3.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主要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纽马克认为用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得视原文文本类型、语义单位的重要性和翻译的目的而定。他认为信息性文本适宜用交际翻译,表达性文本适宜用语义翻译。英语新闻特写主要是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同时又具备表达功能的文本。本文遵循纽马克翻译理论探讨英语新闻特写的翻译。  相似文献   

4.
吴红燕 《双语学习》2007,(12M):167-169
新闻翻译的目的在于给读者提供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不同国家的读者对象的兴趣、要求、价值观念,文化心理都有所不同,为更好的满足读者需要,新闻翻译中通常采取变译的方法,本文具体阐述变译理论在新闻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变译理论”是黄忠廉教授在二十世纪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填补了译论研究的空白。本文从译介学的角度分析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必要性,通过变译理论指导,探究文学翻译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变译方法,并以运用变译手段的译例解释说明,以期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增强理论自信,用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解读翻译实践,是时代赋予翻译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黄忠廉教授构建的变译理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从变译理论的起源出发,探讨变译理论的发展过程和主要内容;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论证变译理论在文学类、外宣类、科技类、影视类等不同类型文本中的应用,进一步挖掘变译理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变译"是相对于"全译"来说的,又可以称"非完整性翻译"。变译理论是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演变而来的,科技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英语,其主要目的在于向读者传达科技知识。如果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灵活应用变译理论则能够大大提高译文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对此,本文通过分析变译理论的内涵、特点,用实例分析的方法阐释了变译理论应用于科技英语翻译中的技巧及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校英文网站的建设对于向海外传播校园文化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更好地将网站上的内容翻译成英文则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基于黄忠廉的变译理论,对上海理工大学的网站新闻翻译进行研究。新闻翻译属于编译,通过运用编译的两种方法——摘取,理顺来分析其在新闻翻译实践中的运用,发现编译对新闻翻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期对日后高校新闻网站翻译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9.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目的性行为,其核心理论"目的论"为文本翻译中的变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将变译方法应用于文本翻译,能够更好实现文本的最高翻译目的。本文将以旅游文本为例,研究目的论和变译对文本翻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习语翻译不仅是笔译中的一大难点,在口译中也是口译员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本文拟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出发,在目的性法则、忠实性法则、连贯性法则的指导下,通过笔者口译实例分析变译理论及其具体手法对商务口译中习语翻译的适用性,并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对商务口译中习语的变译处理尺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变译理论在一个新的学术维度上扩展了翻译理论的空间,丰富并构造了翻译学上的新的理论形态。然而,反观其理论表述,笔者发现构成变译理论自身结构的某些基本原则与具体细节存在颇多不恰当与疏漏之处。本文仅以书中的两个命题——变译理论的应用范围的界定以及如何处理翻译作品中的所引为研究个案,借此阐明笔者对变译理论的个人理解并兼与著者就其存在的某些理论分歧予以商榷。  相似文献   

12.
变译策略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考试周刊》2009,(32):31-31
诗歌翻译一直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部分,无数的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钻研,并把重心放在了全译上.以求达到翻译对等。然而诗歌翻译中的翻译对等是很难,甚至说是不可能达到的,黄忠廉教授对翻译变体理论的提出为诗歌译员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功能理论给了变译策略很好的理论支持.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标准和策略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性。本文从功能理论、变译定义及变译历史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以期说明将诗歌翻译与翻译变体理论结合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现在,人们获取新闻的来源主要是电视新闻,电视新闻这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传统的新闻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电视新闻特写作为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新闻形式,它通过抓拍生动的形象,利用现场高潮迭起的真实情景来展现新闻事件,符合观众心里的需要,使电视新闻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本文探讨的就是如何采写电视新闻特写,使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新闻形式得到较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变译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运用变译理论分析《鹿鼎记》的英译,可以看出,变译在翻译时能有效地解决文化缺省问题,促进作品译介。  相似文献   

15.
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软新闻的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软新闻是外国人了解中国及其风土人情的窗口。此文分析了软新闻的文本类型,通过详实的软新闻译例分析,验证功能翻译理论是指导软新闻英译的有效理论;"增译"、"删减"、"重组"是软新闻英译的有效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科技英语翻译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变译理论应运而生。全译理论和变译理论皆是科技英语翻译的重要理论,翻译理论是一般翻译理论,变译理论是全译理论的补充和说明,全译理论和变译理论对科技英语翻译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全译理论和变译理论做了简要的对比分析,并分析了科技英语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闻特写的写作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新闻特写具有消息和通讯的特征,但它以描写为主要手法,要形象地告诉读者新近发生的事实和情景,这就说新闻特写又有别于消息和通讯的特征,这就是本文所要重点阐述的;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历历在目的“镜头感”;通过突出地刻画,将特征性的“镜头”放大,展现于读者面前,使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相似文献   

18.
变译理论是基于大量的翻译实践总结提出的一套颇具本土特色和意识的翻译理论。变译是以读者为目标的具体翻译方法,其本质是变通。电影片名的翻译因文化差异、观众需求不同和言语表达矛盾,有时需要采用变译策略。片名变译的宗旨就是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观众的特定需求,使观众消费电影商品,达成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特写这种似乎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作品,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就在于,它是在忠实于事实的基础上,更形象地反映客观事实。本文就特写在进行文学性描写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忠廉在世纪之交提出的变译理论从科学翻译的实践出发,经过高度的理论构建和逻辑梳理,自成体系,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很高的理论创新性。变译理论在与西方译论对话及中国特色译论的建立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翻译研究的多视角审视提供了新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