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善思多解     
例1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引火线来引爆装在钻孔里的火药,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为0.8cm/s,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以5m/s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m远的安全地方?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第二册有这样一道例题:在建设中经常要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平均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以5米/秒的平均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米远的安全地区?(1983年版第61页) 课本上的解法大致是,先算出引火线烧完所需的时间t_1=S_1/v_1=120(秒),再算出在这段时间内点火者跑开的距离S_2=(?)_2t=600(米),600米>500米,故点火者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安全区。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能使同学们灵活运用已有的物理知识,找出多种解题方法,这样,有利于自己总结解题规律,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又可以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思考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例1在爆破中,用一条100cm的引火线装在钻孔里引燃火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1cm/s.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5.5m/s的速度跑开,他在引火线烧完时,能跑到500m外的安全地区吗?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公式v=ts,s=vt,t=vs多种方法做出比较得出结论.解法1:已知:v1=1cm/s,v2=5.5m/s,s1=100cm,s2=500m,求:t1,t2.解:由v=st得t=vst1=v…  相似文献   

4.
一题多解常见于数学解题中。其实对物理习题 ,也应提倡一题多解 ,让学生对同一题目从不同角度思索、用多种方法求解 ,找出各种解法本质上的内在联系 ,获得最佳思路和最优解法。这样既能巩固基本概念 ,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进行速度、平均速度计算时 ,对下面例题可组织学生分析出五种计算方法。例 :在施工中经常要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 ,用一条 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 0 .8厘米 /秒 ,点火者点着引火线后 ,以 5米 /秒的速度跑开 ,他能不能在爆炸前…  相似文献   

5.
习题课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解题实践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不同角度,沿不同方向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对于鼓励学生的独创性,初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很有好处.下面就初中物理中“运动路程与时间的计算”一例的教学,谈谈怎样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题目建设中经常要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引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着引火线以后,以5米/秒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最值问题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常见的 ,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中考和竞赛试题中也屡见不鲜。在教学上如果能适当地研究些简单的最值问题 ,让学生尽早了解这类问题的分析方法 ,这对加深理解物理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是有益的。下面举几例说明。〔例 1〕在爆破中 ,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 0 8厘米 /秒 ,人跑的速度是 5米 /秒 ,若引火线的长度是40厘米 ,点燃后爆炸 ,人最多能跑出多远 ?若人至少离爆破点 30 0米处 ,才能保证安全 ,那么引火线的最短长度应是多少 ?解析 :引火线燃烧 ,人跑离现场 ,两个过程在同一时间内完成。(1 )t=…  相似文献   

7.
冰棒点爆竹     
冰棒点爆竹江苏省海安沿口中学缪卫国实验用具:爆竹、一支棒冰实验药品:过氧化钠实验方法:取爆竹一根,引出爆竹引火线(是用黑火药卷在棉纸里)一头,撒上一点干燥的过氧化钠粉末,然后取一支冰棒去接触爆竹引火线。奇迹出现了,引火线很快燃烧并导致爆竹爆炸。这一实...  相似文献   

8.
题目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引爆炸药,引火线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若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立即以5米/秒的速度向500米远处的安全地区跑去,问他能不能在炸药引爆前到达安全地区?分析本题是一道有关运动方面的习题,是生产实践中常遇到的一个实际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必须注意分析问题中不同物体所涉及的有关物理量,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便可得出多种解题方法.为了解题的方便,对此题中的人涉及的有关物理量加上脚标1,引火线涉及的有关物理量加上脚标2.解法一从距离上相比较,即从在引火线燃烧完的这…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深孔爆破对玉环县大麦屿港口新塘村厂房的影响,并对振动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本次爆破中水平方向最大振动速度为1.111cm/s,垂直方向最大抓动速度为1.406cm/s.最大振动速度在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允许振速”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在物理学中求平均速度、平均密度等,都涉及到“平均”二字。这与数学中求平均值的概念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几个数之和的平均值,而要根据题目内容正确理解“平均”的含义,下面举两例加以说明。例11人在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在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5m/s,求此人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错解:一些同学简单的认为,此人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m/s 5m/s)÷2=4m/s,初看好像是正确的,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理解是错误的。正解:此人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应该是,此人所行的全部路程除以此人所行全部路程所用的时间。设这人所行的前半路程为s1,前半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帮助同学们搞好复习,本文就与平均值有关的问题作一介绍。 一、求平均速度 求平均速度要用指定的时间去除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而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不等于各段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例1 一段路程为s,一辆汽车在通过前(2/3)s的速度为v_1,通过后(1/3)s的速度为v_2,则汽  相似文献   

12.
在《直线运动》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一辆汽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三个阶段的位移及速度情况如下表:求汽车在这样半小时内的平均速度。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υ=s1+s2+s3/t+t+t=10 800+11 400+13 800/30×60m/s=20m/s。 有的学生利用算术平均值求解:υ=υ1+υ2+υ3/3=18+19+23/3m/s=20m/s!在课堂上我们特别强调,只有匀变速直  相似文献   

13.
一、选择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1.一个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 2t3)m,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2m/s,39m/s B.8m/s,38m/sC.12m/s,19.5m/s  相似文献   

14.
1例题选析例1著名短跑运动员卡·刘易斯曾经以9.86s跑完100m。在这次赛跑中,从起跑点算起每10m所用时间分别是:1.88s,1.08s,0.92s,0.89s,0.84s,0.84s,0.84s,0.83s,最后20m用了1.74s。从这给数据可以算出,他跑完10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m/s,平均速度最小的是  相似文献   

15.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即: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不一定相等.题1汽车在长lOOkm的公路上行驶,前50km的速度为20m/s,后50km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这1OOkm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相似文献   

16.
何伟 《中学理科》2006,(3):48-49
根据平均速度的意义,我们知道做任何变速运动的物体,其位移都可以表示为s=v^- t,而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又可表示为v^-=(v0+v2)/2,运动时间可以表示为t=2s/(v0+vt).  相似文献   

17.
一、平均速度的意义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各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往往是不一样的,如果不需要精确的研究物体在每一时刻的运动快慢情况,仅是粗略地知道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中的运动快慢,只要计算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这一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就行了。平均速度其意义是指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平均速度υ等于物体通过的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t的比值,即υ=s/t。  相似文献   

18.
一.选择题1.一位同学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跑过50m处时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他到达终点,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在这位同学跑完全程的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6m/sB.6.25m/sC.6.75m/sD.7.5m/s2.一物体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第2s内的位移为12m。则物体在前2s内运动时的初速度为()A.0B.8m/sC.9m/sD.10m/s3.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路程,然后匀减速行驶完了另一半路程后恰好静止,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2vB.23vC.32vD.3v4.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此后甲…  相似文献   

19.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s与时间t之比,即v=s/t.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的大小除了用该式计算外,还有下面两个关系:  相似文献   

20.
平均速度近似地反映变速运动的物体,在t时间内或者在s这段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但是,在解关于平均速度的考题中往往会发生“平分”的错误。 例题,长跑运动员从起点出发,以22千米/小时的速度跑到折返点后,又以18千米/小时的速度跑到终点(原起点),求长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错误的解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