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见一些报纸的“周末版”以及属于“周末版现象”之列的一些报刊,发展势头颇硬,但“异军突起”之中,就难免泥沙俱下,少数周末版还着实令人担忧。有同志指出,它们有“一黄(黄色)、二黑(黑色恐怖)、三假(失真)的错误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倾向?多半是这类报刊编者的办报思想出了毛病。很少关心如何把报刊办得更富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而是一门心思去拾取某些西方报刊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有关中央国家机关报刊管理部门,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批社会文化生活类报刊应运而生。这类报刊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拓宽了报刊业市场,促进了报刊业发展。与此同时,这类报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有的报刊偏离正确舆论导向、刊载虚假报道、炒作“社会热点”、渲染格调低  相似文献   

3.
“人民报刊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报刊思想,既是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报刊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报刊思想的最初起点。抓住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这个最初起点——“人民报刊思想”,认真研究其实质、核心,对于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拓的报刊出版思想体现在以实事求是、反映民众内容作为报刊出版的价值根本,在立足群众、坚持党性的土壤中挖掘报纸的思想性,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探索报刊报道的策略与艺术.这一价值观对于指导新时期的编辑出版工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报在和谐社会宣传中应发挥“思想中心”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它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为我们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03,(6)
刊首寄语 在文化创新中阔步前进本刊评论员1一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审读工作的根本标准本刊评论员2一1 报刊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本刊评论员3一1 在深入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休现“三贴近”本刊评论员4一1 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经常化本刊评论员5一1 在报刊审读中坚持‘三贴近”本刊评论员6一1新间观教育 毛泽东报刊思想述论张玉3一4 邓小平报刊思想初探张玉4一4 试论江泽民的报刊思想张玉5一4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盛沛林4一1本刊特稿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繁荣陕西版权事业冀东山卜4 (中国期刊年鉴)创刊辞张伯海1一5 统一思…  相似文献   

7.
雷毅 《新闻传播》2023,(7):58-61
在相当长时间里,党的报刊一直扮演着“工具性”角色。“战斗工具”的角色功能使得党的报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传播了先进思想、巩固了新生政权、凝聚了群众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报刊并未迅速完成角色转型,在社会主义艰难探索时期延续了阶级斗争工具的功能属性。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党报党刊开始全面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为了“经济建设工具”。2014年之后,党报党刊开启了融合发展道路,在信息公开、社会服务以及利益协调等方面更加具备能动性,成为国家治理中的行动主体,其角色功能也逐渐由“工具性”转向“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近十多年来,通俗文化报刊(人们习惯于称之为“小报”,但笔者觉得“小报”的称谓并不确切)的发展相当迅猛,无论其品种、数量还是内容、包装,都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对这种大众传媒的评论工作却一直是冷冷清清,十分薄弱。通俗文化报刊没有传媒评论的监督,没有舆论的制约和压力,一味凭着感觉走,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而又难以及时纠正,长期下去,势必不利于报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健康发展。这种重传播、轻评论的状况亟待改变。 通俗文化报刊需要传媒评论的特别关注是其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通俗文化报刊大多以社会性、纪实性、文化性为其特征,以文化娱乐性为其重要功能。前者决定了它更贴近社会生活,较单一门类的报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新闻     
全国将集中治理整顿违规违纪报刊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在北京召开部分期刊社长主编座谈会,针对目前报刊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部署对违规违纪报刊进行一次集中治理的工作。 石宗源署长在会上作了《端正办刊思想 严格内部管理把期刊建设成为坚强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的讲话。全国180多家期刊主编、总编、社长参加了会议。石宗源署长指出,治理整顿的范围包括6个方面:一是违规违纪的正式报刊;二是领取“内部资料准印证”的内部资料;三是工商部门审批的印刷品广告;四是用书号出版的期刊;五是盗用刊号刊名或编造刊号刊名或没有刊号的…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本文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分析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具体而言,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三个事关”,精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时代内涵;从“三个方面”精练总结了宣传思想文化发展的理论方位;通过“七个着力”,精准提供了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指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出实践伟力。  相似文献   

11.
杨烁 《中国广播》2004,(2):27-2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讲话中明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播影视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力军,承担着发展先进文化的  相似文献   

12.
周葵  杨露 《四川档案》2020,(5):19-2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近年来,成都市档案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按照全国档案工作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对档案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以档案“文化+”为路径,大力实施馆藏档案“唤醒”工程,创办独具地方特色的档案宣传品牌,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在天府文化中的独特优势,打造天府文化“新名片”,助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为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贡献档案力量。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孙中山对社会主义思想多个流派作了介绍,他将单税社会主义作为“平均地权”主张的重要理论支撑,把国家社会主义视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优先选项,他还对马克思主义做了选择性介绍。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式是多样的,《民报》等报刊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演讲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常用方式,孙中山还善于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和媒体声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孙中山开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河,他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一切思想文化阵地,都应成为我们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要增强阵地意识”,做到“守土有责”。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建立违纪违规报刊警告制度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对报刊特别是小报小刊等传媒阵地的管理”,“严格宣传纪律,不给错误的言论提供传播阵地”。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指示,严格执行新闻工作的各种法规,使新闻舆论阵地坚持确立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新形势下新闻工作的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华北民兵》杂…  相似文献   

15.
王连荪  林仪 《大观周刊》2012,(31):25-25
社会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党和社会广泛讨论的问题,毛泽东的文化观中的优秀思想,例如“双百方针”思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二为、二用思想”,以及坚持党的优良传统思想都是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应该重提并且予以重视的。如何有效的将毛泽东文化观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思想进行理论嫁接,关系到社会文化发展能否深入开展、我们的文化事业能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一 近几年,格律诗、词、曲(以下简称为“诗词曲”)常常见诸各种报刊上,这对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以适应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需要,无疑是一件好事,它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林则徐是中国最早与近代报刊打交道的人之一,但林却误以为近代报刊就是中国固有之“塘报”,他有关报刊的一些认识,就是由“塘报”引申而来。林则徐的译报出于现实“制夷”之需要,其意义在于“睁眼看世界”,而不在于报刊思想。相反,他的报刊观念与同时代的人并无实质区别。林之所以超出时人想到“译报”,这与他的“经世致用”的思想、一贯的务实作风及出身于沿海等特殊背景有关,也不排除受到洋人阅读“邸报”了解中国动向的直接启发。在当前的研究中,有的学者以为林是把新闻作为“情报”,因而具有“情报”纸的报刊观念;有的甚至认为林是中国近代新闻思想的一个环节。本文以为,这些说法缺乏说服力。林则徐译报的意义在于“译”,并不在于“报”。我们应该对前者加以充分肯定,但没有必要因此拔高他的报刊观念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次的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于8月19日到2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分析当前我国报刊出版工作的形势和主要任务,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创新报刊管理工作思路、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促进报刊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出席会议并作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转变职能加强监管依法行政开创报刊管理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讲话。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出版作为内容生产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推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使命。因此,出版业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等五个方面推进出版高质量发展,以出版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征程贡献思想源泉与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20.
要重视和研究报刊的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重视和研究报刊的质量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一、为什么要强调报刊质量管理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为我们当前的宣传工作规定了“一个根本指针、四项主要任务”,就是以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针,做好理论、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