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20世纪的三大发明(电磁波、核能、相对论)之一,而“BPH一DC”论却是“科学产婆”在20世纪里的最后一个婴儿。“BPH”即“不平衡”的缩写。“BPHDC”论它不是某个学派之说,也不是人为的定义和人为的规则,而是自然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都广泛应用的科学原理。其应用价值,无法估量,从治国安邦之策的制定,到自然科学之谜的解决,“BPH-DC”论举足轻重。本文只浅说“BPH”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鼓励学科交叉 促进原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召 《学会》2003,(9):5-6
大家都非常关心中国科学的发展 ,希望能很快出现重大的原始创新。和美国相比 ,我们的科研经费投资强度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一局面很难立刻改变。那么是不是重大的科技创新都是在投资强度高的条件下产生的呢 ?事实上 ,2 0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三个发现————相对论、量子力学和DNA双螺旋结构 ,都是在物质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产生的。科研投资很重要 ,是一个必要条件 ,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充分条件。今年恰好是双螺旋结构发现 5 0周年 ,它的发现过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是 2 0世纪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对这一发现作出重大贡…  相似文献   

3.
“板块论”和“相对论”、“量子论”一样被人们称为20世纪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科学理论之一。“板块”是加拿大人威尔逊在1965年提出的,他认为连绵不断的活动带网络将地壳划分为若干刚性块体,它厚度大约为10~60千米,但相对6371千米的地球半径来说,只能算是薄板了,所以把它称为板块。板块论自20世纪60年代末被提出后,很快风行世界。它是在魏格纳的“大陆漂移  相似文献   

4.
创新无止境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克隆技术、基因破译和知识经济的21世纪,但人类离真正掌握科学真理还有很大距离,在科学真理面前还是一个“小孩子”。且不说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尚未授与破译基因而是发现有助于理解大脑及神经功能研究的科学家,也不谈人类尚未了解意识产生及运转机制、时间本质、世界统一原理及金字塔、百慕大等自然社会之谜,还不说无法理解中国古老文化的《易经》、中医医学原理、气功和针灸,就是目前所有科学最成熟的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之中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也是在“相互打架”水火不容。此外,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无法…  相似文献   

5.
诺贝尔科学奖中的“人才链”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诺贝尔科学奖是当今自然科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 ,2 0世纪至今为止的 4 56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是 2 0世纪科学的“超级精英”。从科学学的观点来审视 ,我们会发现他 (她 )们中间存在着一个个的“人才链” ,正是通过这种“人才链” ,使使知识得以积累 ,学派得以形成 ,创新得以延续。文章分析指出 ,科学形成“人才链”的主要因素有 :科学大师是“人才链”的核心 ;不断创新是“人才链”的关键 ;宽松环境是“人才链”的土壤 ;“马太效应”是“人才链”的媒介。并认为 ,在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中 ,我们应该加强规划 ,找准方向 ,重点倾斜 ,培养帅才 ,自由探索 ,敢于创新 ,以形成自己的中国学派和“人才链” ,进而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最初10年最为璀灿的科学明星是爱因斯坦,他在1905年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量子论。20世纪第2个10年最为璀灿的科学明星还是爱固斯坦,他在1915年把相对性理论从等迷运动推广到加速运动,创立了广义相对论。除了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还提出了受激辐射理论和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此外,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摩尔根开创了现代遗传学,英国数学家B·罗素和怀特海奠定了数学基础逻辑主义学派,  相似文献   

7.
本刊第 9— 1 0期中讨论了相对论 (指狭义的 ,下同 )的核心概念“同时性的相对性”,原来它是在谬误的马赫主义或其流派指引下 ,转移前提、偷换概念而炮制出来的一个伪命题。本文要考虑的则是相对论的数学基础 ,揭露、剖析它的致命错误。说到数学 ,少数读者兴许会生厌甚或“发怵”。然而 ,现代科学理论大都厚装重裹以数学 ,因此即便一名业余科学爱好者也必要掌握一些必备的数学知识 ,方能坚实漫步于现代科学园地。其实数学颇有点象“鬼”,你怕它就追、你攻它就退。号称“当代科学之顶峰”的相对论所用的数学固然“高深”,但本文以深入浅出的…  相似文献   

8.
批评相对论的声音值得"兼听"--初读《相对论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末叶,自然科学理论领域里出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一个长期无法使人理解的学问却举世公认,一个连专业物理学家都只能一知半解的理论却家喻户晓,一个连立论前提都还有待证实的假说竟被公认为对现代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必过于直白,大家都能明白这里所指的学说就是物理学上的相对论。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创立的,自它诞生的第一天起,人们就对它褒贬不一、毁誉天渊,支持相对论与反对相对论的学术争论持续了近一个世纪,这种旷日无期的争论构成了人类思想领域里的一大奇观,相对论本身也成了科学史上一本最不可…  相似文献   

9.
无论从实际应用之重要,还是从对人类思想影响之深刻而言,量子力学都堪称20世纪人类缔造的最重要的自然科学理论。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对于量子力学发展史的描述,至今仍然是谬误频传;很多人所了解的依然是张冠李戴、主次颠倒的错误版本。玻恩与玻尔的学派有什么区别?玻恩与玻尔究竟谁是海森伯的恩师?玻恩与玻尔在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分歧? 1921—1926年玻恩主要做了什么?玻尔能否因为曾提出氢原子理论而能被称为量子力学领袖?以这五个问题为视角,在基于文献资料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说明:量子力学只能诞生在玻恩的学派而不是玻尔的学派,玻恩是量子力学的总设计师,玻尔与量子力学的建立无关。  相似文献   

10.
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即将过去的 2 0世纪 ,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的形成 ,标志着科学技术沿着微观和宏观这两个相反的路径 ,不断走向极端和本原 ,走向复杂和综合。正是基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的突破性进展 ,人类创造了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成就和物质财富 ,为世界文明进步的新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的许多重大发现和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于封建主义制度的腐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 ,近代以后中国曾深深陷入落后和屈辱的境地。中…  相似文献   

11.
曲元春先生的《对相对论的几点质疑》( 2 0 0 0年第 5期 ) ,不失为国内难得见到的挑战、批评相对论的好文章 ,虽然表述上有一些瑕疵。《发明与革新》敢于刊发此文足见主编的胆识和眼力。本文试对曲先生论及的“同时性的相对性”,补充一些批评性意见。时间和空间 ,是宇宙万物包括人在内的基本存在形式。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 ,基本而又平常 ,日常生活中天天要用、人人都用、处处在用。作为一个跨入“高度文明的”2 1世纪的人若对时间和空间没有一个起码的了解 ,似有枉来世上一遭之嫌。时间与空间的观念 ,对于自然科学也十分基本而又重要。近年…  相似文献   

12.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1998年世界科学报告》所指出的,“爱因斯坦的理论(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20世纪两大学术成就。遗憾的是一这两个理论迄今为止被证明是相互对立的。这是一个严重的障碍”。其实量子理论从没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哲学,逻辑上完善自治的理论。相对论在哲学和数理逻辑上比量子理论更混乱,但相对论者总认为“相对论现已完全被科学家所接受,它的预言已为无数应用所证实”。  相似文献   

13.
挑战相对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建立以来,对于现代物理学和现代人类思想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科学是一“三无”世界:无国界、无顶峰、无阶级性。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所以,尽管相对论有其辉煌的历史,但一百年来始终有无数物理学家和有钻研精  相似文献   

14.
宇宙观的三次冲击 在整个20世纪,人类的宇宙观经历了三次剧烈的冲击。第一次是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人们认识到宇宙根本就不是我们所想像那样是坦荡平直的,而是弯曲崎岖的;第二次是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宇宙大爆炸”理论从提出到获得天文观测证实,再次震撼了人类的宇宙观,原来宇宙既不是无边无际、也不是无始无终的,而是有一个开端,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一百年前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以来,人类对空间的认识从三维扩展到四维,各国顶级科学家都在探索第五维以上的空间。本文是继《相对论》之后,人类科学理论上又一新的重大突破,扩展了固有的思维范围,开拓了新的未知领域,以严谨的数学推导,论证了第五维、第六维……第十二维空间。严格地讲:科学升入“超科学”阶段。《变化论》又名“空间统一论”,囊括了整体客观世界,从空间到物质,从物质到生命,为人类掌握生命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必将迎来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技术的符号意义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符号互动论”是西方 2 0世纪社会理论的重要学派 ,本文借用该学派的理论研究方法 ,对技术的符号本质、结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类星体之争     
徐风 《百科知识》2007,(5X):42-43
类星体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距离我们最遥远的、最明亮的天体。因其像恒星又不是恒星,所以获得了“类星体”的名称。这是20世纪60年代著名的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发现数干个类星体。从发现时起,它就笼罩上了一层层的神秘面纱。随着近半个世纪来观测资料的积累和研究工作的进展,人们对它的探索虽说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迄今为止它的本质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即将终结。我认为,在这100年里,人类科学最伟大的成就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遗传学和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关于恐龙的灭绝原因、生存环境,一直使人类执惑难解,各国的科学家为此着迷、探索,试图解开这一科学之谜。最近,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青年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地从一枚奇特的恐龙蛋化石(编号为“XL—01”)中获得了恐龙基因片段。这是人类首次从恐龙蛋化石中获得的恐龙的遗传物质。可以说,这是人类在寻找“恐龙之谜”的答案中,迈出的不同寻常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一、何谓思维语言学思维语言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语言规律及其应用范畴的科学。思维语言学是21世纪人类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人类思维语言规律的真实反映。思维语言学是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辞书学、计算语言学、翻译语言学、仿生学、人工智能、人脑模拟等多学科思想综合而成的一门边缘科学。思维语言学,是专门针对“语言障碍”(也包括人脑供电脑模拟、再现)而创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思维语言学是揭示和展现人类思维语言规律的科学。电脑是人脑的再现,电脑是人脑的杰作。凡电脑涉及的领域人脑已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