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概述的角度介绍了国际上主流的评估教育政策的定量方法——因果推断模型.因果推断模型是借鉴自然科学中实验的理念而演化出来的一整套定量研究方法,包括随机试验、自然实验、断点回归模型、倾向分数配对法等.这些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领域中的自选择偏误.基于对因果推断模型的介绍,本文总结了定量研究方法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并探讨了混合方法在教育政策评估中的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2.
对因果关系的推断是教育评价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结合西方有关领域对该问题的研究,分析了教育评价中存在的各种类型的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推断中的基本问题。然后,文章介绍了 Rubin 的因果推理模型,并分析了如何在实验研究和观测研究中进行因果关系的推断。在指出推断因果关系在回答某些教育评价问题中的不足之后,文章还讨论了如何去推断事情发生发展的因果机制。本文最后讨论了因果关系的推广以及现实教育现象中因果关系复杂性的INUS条件。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因果推断方法取得长足发展,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量化方法,在教育量化研究中亦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戴维·卡德、乔舒亚·D·安格里斯特与吉多·W·因本斯,以表彰他们在推动因果推断方法发展与应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先讨论教育研究兼具人文关怀和科学理性的双重属性,阐明获取有效的因果证据对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重要意义,再详细介绍诺奖得主在教育收益率、小班化教学效果、学校投入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最后对当前我国教育因果推断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教育现代化是实现教育强国的关键一环,推动教育决策现代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基于潜在结果框架的因果推断研究范式已迅速成为国际教育循证研究主流,并发展为循证教育研究的重要分析框架。利用因果推断工具厘清政策干预的因果效应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现已形成直接对分组机制进行人为干预、寻找影响分组机制的外来因素、矫正由分组机制不明造成偏误三大类别。如何将有限范围的结论科学化推广是教育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难点,因此实现由内部效度到外部效度的合理推断,依托普适性框架、采用样本矫正法促进循证研究落地是教育决策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从因果标记词语的语义来源出发对因果复句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沟通古代与现代,联系共时与历时。汉语主要因果标记词语从语义来源上可以分为十类,即缘起类、依凭类、受益类、意欲类、连贯类、达至类、致使类、终结类、故旧类和推断类。根据标记词语的语义来源和特征,可以将汉语因果复句分为三类,即行为因果复句、说明因果复句和推断因果复句。其中行为因果又可分为前阶因果和后阶因果,前阶因果包括起因、凭因、动因三类,后阶因果包括顺成、使成、达成、欲成、终成五类。汉语因果标记词语由客观域向因果域转化,因果复句的类型由行为因果向说明因果和推断因果转化,这一过程体现了抽象化的规律,也体现了关系隐喻及像似性原则。  相似文献   

6.
过程追踪法是新时代比较教育因果机制研究的一种新式质性实证方法。过程追踪法通过持续追踪比较教育个案的因果机制、深入剖析教育实体的因果痕迹,科学验证教育情境的因果规律,既能为解释不同国别特定教育现象提供多种灵活的理论机制,又能推动教育规律因果分析的科学化发展。匈牙利教师能力框架的发展过程与动力、以色列教育治理变革的发展过程和拉美国家教育私有化政策扩散的作用机制三个案例说明了如何在比较教育研究进行以因果机制、痕迹证据和贝叶斯推断为方法逻辑的过程追踪分析,揭示了不同时空与场景的教育实践“何以为是”的命题。这些研究探索了比较教育的因果过程、因果链条和因果机制,丰富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工具箱。  相似文献   

7.
地理事象之间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根据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通过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推断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就是因果联系推理法。因果推理法是地理推理中常用的综合推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因果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对因果的最基本的划分是类型因果与实际因果;美国哲学家路易斯开创了对实际因果的形式化研究,其提出的神经元图是实际因果的一种形式模型,应用颇广;希区柯克认为另一种形式模型,结构方程模型优于神经元图;文章试图论证,希区柯克的结论是在对类型因果与实际因果的某种模糊之下得出的;特别的,结构方程模型编码了律则性,而实际因果则包容非律则性,因此两者并不契合;文章也形式化了神经元图中的时间因素,发展出一种带时间段的神经元图,这种形式模型可能更便于实际因果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书面言语是最精心组织的言语形式,要求儿童进行深思熟虑的分析,是一种复杂而又真实的思维活动。本研究以我国1800名小学生的作文为研究样本,使用人工标注、信息自动检索技术和描述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儿童的因果表达特征,并以此探究儿童因果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研究发现:第一,儿童的因果复句表达虽然整体上随年级递增呈上升趋势,但各年级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第二,面对不同认知复杂度的因果表达,儿童在书面言语中倾向于说明性因果表达;第三,儿童在因果表达上存在"五年级现象",即五年级儿童对因果逻辑表达更为敏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学生的语言教学提出了系列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往研究发现话语标记语so主要有因果连贯功能,然而,在日常会话中它还有其他重要语用功能.文章以英语中的so为对象,并以互动式会话语料为例,多维度探讨它在语境条件下的语用功能,比如行动驱使标记功能、含义推断标记功能及情态标记功能,同时通过研究so的语用功能启示英语教学:作为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对话语标记语的语言输入与情景渗透,培养学生的语用交际意识与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药品的随机处理——对照试验中,经常出现不依从的现象,即受试者未完全接受医生的安排,处理组中的一部分人出现不服药,而对照组中的一部分人却通过其它途径服了药,这对于正确评价药品的因果效应带来困难。本文在单调剂量响应的假设下,建立因果效应模型,对因果效应进行统计推断,得到了因果效应的极大似然估计。  相似文献   

12.
古诗歌的“留白”,既是一种常见的文学现象,也是一种开展辩证性阅读的教学资源。以《江南逢李龟年》为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开展辩证性阅读,指出古诗歌辩证性阅读须做到三点:一是阅读背景资料,掌握因果推断的方向;二是研读诗人的群文(诗)组元,掌握因果推断的旁证;三是推断事物发展的因果,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课堂计算机使用对其数学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算机使用对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得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这可能是因为现有研究多数未能控制其他影响变量,而只能说明计算机使用与学业成就的相关关系.倾向分数方法是一种可做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选取北京市24所中学所有七、八年级学生及其数学教师进行施测,运用倾向分数方法探讨学生计算机使用与数学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数学课堂中常使用计算机的学生,其成绩显著高于那些不使用或很少使用计算机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将机制解释作为比较的参照系就是将比较的重心放在分析造成教育现象异同背后的因果机制上。机制解释相对于微观比较与宏观比较,建立了中观比较参照系。这有利于比较教育研究中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方法意识的提升。在研究案例选择上,机制解释着眼于小样本案例的筛选原则。在研究方法上,机制解释凸显了方法上的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特征,可以依据研究情境,采取定性比较分析、多主体建模、统计因果推断、过程追踪以及比较历史分析等方法。然而,机制解释有其本体论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弱点,也并非适用所有的比较教育研究问题。比较教育仍需遵循阐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解释并行的两条进路,承认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并欣赏复杂性之美。  相似文献   

15.
元素推断在高一阶段是一难点,是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应用的重要方面。元素推断分为定性推断、定量推断,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总结、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密度=质量÷体积和必要的科学假设、认真的严密推断,定量地探讨同系直链烃密度的递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因果联系是客观世界中一种普遍的本质的联系,在物理教学中深入揭示物理规律中的因果联系,加强因果分析,既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物理基础知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本文将物理教学中加强因果分析的做法简介如下: 1 分清因果地位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量是通过比值来定义的.如 p=m/V,R=U/I、E=F/p、C=Q/U等.在这种定义方法中.物理量之间并非都是互为比例关系的.但学生在运用物理公式处理物理习题和问题时,常常不理解公式中物理量本身意义,分不清哪些量之间有因果联系,哪些量之间没有因果联系. 即使是同一个物理公式,在不同的物理现象中,各  相似文献   

18.
图模型主要借助拓扑图的直观形式对多维概率分布进行统计推断和因果分析.利用图的可分解性,可将高维问题分解成低维问题,并借助图的直观结构对随机变量间复杂的独立性关系、时序关系或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本文介绍了图模型在统计建模中的应用.实例表明,图模型通过Markov性,可以把一些复杂的高维系统分解成若干简单的部分,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分别处理,从而将问题简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宋柔先生开发的CCRL检索系统对2000年1月<人民日报>中的"因为"因果句进行了穷尽性调查统计,分析了"因为"因果句中因果正序与因果倒序的各种形式及其所表达的语法意义,指出在教学中因果倒序应与因果正序一样列为语法教学内容,而在教学顺序上应晚于因果正序,而且其内部各种形式应按照难易顺序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92年到2008年进行的6次全国性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考察了高等教育扩张前后教育回报率的差异及其变化.在控制了样本选择性偏差后,倾向得分匹配结果与反事实分析框架下的因果推断相一致.研究显示高等教育回报率并不是呈均等化分布的,而是由不同的选择机制和收入预期所决定.那些原本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普遍较低的从业者,其选择进入大学接受再教育的倾向性较高,而且一旦其选择进入就会获益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