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经历了2008年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起突发自然灾难,突发自然灾难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果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2.
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全社会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对新闻界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促进突发事件科学、有效地解决,是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之一,也是新闻界的历史使命。回顾这一段经历,总结这一段新闻工作的得失对我们今后搞好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将有新的裨益。  相似文献   

3.
今年 3月下旬以来 ,我们经历着一次严峻的考验 ,举国上下共抗“非典”。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审慎选择的命名 ,“非典”是严重的呼吸道综合症 ( 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萨斯 )。“非典”来势汹汹。这种突发性的传染病是社会公众共同面对的一场危机 ,呼唤社会各界更好地信任、合作、协调 ,从而化解压力、保持稳定。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分支系统——图书馆行业 ,我们在站稳立场、坚守岗位的同时 ,SARS突发的警示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首先 ,突发的天灾使我们更重视民主与科学。民主的重要内涵之一 ,是信息的公开性。在不损害国…  相似文献   

4.
孙玮 《今传媒》2013,(5):14-15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生成经历四个过程与阶段,在新媒体背景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出了微博发展迅猛影响力日益扩大、移动互联快速成为网络舆论传播新通道等5个方面新特征。  相似文献   

5.
在即将结束的2010年间,我国在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重要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也经历了许多重大的突发灾难事故,带来人员和财产的惨痛损失。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作为新闻媒介不单承担着迅速、准确、如实报道的责任,更有必要肩负正确引导,客观分析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历了大大小小突发新闻的考验,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考验,<南方都市报>练就了一支应对突发新闻颇有经验的采编队伍,具备了面对各种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快速反应、丰富报道的能力.这种能力,在远赴海地、跨越多国的国际采访中,又一次得到锻炼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今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全社会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对新闻界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这种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灾害事件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促进突发事件科学、有效地解决,是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之一,也是新闻界的重要使命。防治非典的斗争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防治非典的宣传报道工作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体新闻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回顾这一段经历,总结这一段新闻报道工作,对我们今后搞好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有新的裨益。非典事件对新闻界自身的建…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经历了年初的特大雪灾、5月的汶川大地震等天灾.面对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我国的新闻媒体都给予高度关注.在大量的表现手法之中,公益广告作为一朵奇葩再次绽放. 然而,笔者发现这些公益广告大多将焦点放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全民拯救的行动上和全民团结的思想上.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是新媒体时代的衍生品,它随着新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而产生变化,因此笔者认为,在微传播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审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含义. “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经历了“否定”到“去否定”的历程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日渐好转,官方给“群体性事件”这种现象的标签经历了从“否定”到“去否定”的历程,①即从“群众闹事”、“治安事件”、“突发(性)事件”、“紧急治安事件”、“群体性治安事件”到“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0.
在香港的报纸上,社会新闻(突发新闻)占有重要席位,并且讲求“第一报道”、“独家新闻”,其发布速度也是令人惊叹的。在港访问期间,我们发现香港新闻界有一支特殊的记者队伍一突发记者。突发记者,顾名思义“突发”就是突然发生的新闻。按香港的新闻界定主要包括有关罪案及意外的新闻。例如谋杀、绑架、枪战、行劫、车祸、撞船、反走私等事件。那么,突发记者就是报道这些突发新闻。按大陆的界定叫做社会新闻。香港各报馆一般都设有突发记者组或突发记者部  相似文献   

11.
陶杨 《青年记者》2009,(12):33-33
2008年,中国经历了年初的特大雪灾、5月的汶川大地震等天灾。面对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我国的新闻媒体都给予高度关注。在大量的表现手法之中,公益广告作为一朵奇葩再次绽放。  相似文献   

12.
杨晓白 《青年记者》2010,(19):86-88
新闻分析(Analysis) 当新闻发生时,我们必须对其加以分析,使新闻分析成为突发新闻报道的一部分。新闻分析应当将我们已知的,或者根据我们已经从新闻源那儿获悉的背景信息、市场风险或是可能改变市场及投资价值的信息,都编织进新闻分析当中。实时的新闻分析增加了突发新闻报道的深度。  相似文献   

13.
黄莺  王斌 《视听界》2005,(6):49-50
昨夜今晨、晚九朝五的这一时间段里会发生什么?这里又蕴藏着怎样的新闻宝藏?作为都市资讯频道新闻部的两名一线记者,我们从事突发新闻特别是夜间的突发新闻现场报道已有时日,在不断的争执和磨合中,我们也在思考和探索一条夜间突发新闻现场报道的新思路。如何更好地去挖掘晚九朝  相似文献   

1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如2003年的“非典”病毒、2004年的“禽流感”及近期突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使我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不感到陌生。如何防范与有效应对、化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磁性载体、电子文件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档案工作、完善其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显得日趋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今天是抗美援朝40周年纪念。这些天,偶然回忆起40年前作为记者参加了这场伟大斗争的一些经历,觉得很有意思。那时,美帝国主义大批飞机不分白昼黑夜飞到鸭绿江上空,侵入我国境进行骚扰、扫射、轰炸,甚至扔细菌弹,撒播毒菌,进行细菌战。我们新华社驻辽东记者当时主要任务就是把美帝国主义的这些罪行一一调查清楚,及时准确地公之于世,揭露侵略者的暴行。由于是战争的环境,许多事件都是突发的,采访过程十分艰苦,而我们也常常从中领略到胜利的喜悦。  相似文献   

16.
钟良 《青年记者》2006,(22):25-26
经历过大兴安岭火灾、渤海二号沉船事故以及2003年非典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之后,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该扮演的角色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2004年3月14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戒严”改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是我国抗击SARS遭遇法律空缺后认识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或者人为重大事故等紧急状态时法律必须完善的结果,到2004年6月又起草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这些制度和法律在实际的新闻运作中得到了科学的应用吗?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我国的新闻媒体又是如何扮演其角色的?大陆媒体对“松花江水…  相似文献   

17.
新闻分析(Analysis) 当新闻发生时,我们必须对其加以分析,使新闻分析成为突发新闻报道的一部分.新闻分析应当将我们已知的,或者根据我们已经从新闻源那儿获悉的背景信息、市场风险或是可能改变市场及投资价值的信息,都编织进新闻分析当中.实时的新闻分析增加了突发新闻报道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已深深嵌入我们每个人的记忆。在这场突发灾难中,电视媒体以其高效、透明的迅速反应令国际、国内好评如潮。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深度报道应该如何挖掘?政府和百姓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怎样的深度报道?作为承担西安电视台深度宣传报道任务的一些专题性节目在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中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应急期,二是哀悼日后,灾区伤员抵达西安,二三是对抗震救灾期间贡献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的表彰期。我们以创新的宣传思路,积累了一些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深度宣传报道的经验,也接受了一次综合实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事件频出,特别是2008年.1月的南方雪灾,5月的四川大地震,9月的毒奶粉事件,一连串的突发公共事件考验着公众的承受能力,也考验着新闻媒介的应对力和判断力.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进人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期,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成为热点问题.新闻媒介就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机制已作出有益尝试,但公众在获得事实信息的同时,还希望媒介提供来自专家、政府等各方的意见.新闻评论在意见性信息传播方面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突发公共事件中新闻评论所发挥的功能进行研究,以期获得应对突发事件的某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丁迈  罗佳 《现代传播》2015,37(2):50-53
当前中国经历改革转型大潮,进入"矛盾凸显期",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概率增大,亦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但危机事件信息传播中公众作为舆论主体,他们的心理动态往往被忽视,本文通过分析微博内容中公众表露的对事件的态度以及在事发后的个体行为决策,探求危机信息传播在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机制,希望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的分析和研判提供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