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娟 《职大学报》2002,(1):27-28
本文力图通过对现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庐隐的思想及创作的分析,探寻时代、性情与作家创作之间的内在关系,力求对庐隐的创作成就予以恰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路遥文学世界的整体创作命题来自于他对传统文化走向当代命运的深沉思考,他在平凡的世界里对普通民众特别是农民的生存方式、生命样态的现代性观照,寄寓着浓厚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判断,他的全部创作都是在与传统的痛苦而富有激情的告别中宣泄着作家难以摆脱的心理矛盾与困惑,这一切构成了路遥文学世界的基本色调及内在张力。路遥创作中蕴含的丰富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同样体现着20世纪中国一大批作家普遍性的文化心理特征———他们是现代的,又是传统的,这种沉重而痛楚的存在,正是他们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认以及创作追求的重要表征。  相似文献   

3.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自己一系列文学杰作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后半期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思潮.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托尔斯泰擅于进行深刻细腻的心理刻划,车尔尼雪夫斯基称之为“心灵的辩证法”,这就是他长于表现连续的、充满复杂矛盾的心理过程本身.在托氏的作品中有一系列进行精神探索,主张“道德上自我完善”的主人公,即所谓“托尔斯泰男主人公”.这些主人公都带有作家本人的思想和政治活动的痕迹,好像作家的影子,这些身世各异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基本相同的世界观——基督教人道主义,而且他们构成了一根思想的链条,连续地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作家本人进行思想探索的全过程.因此,分析一下这些主人公的思想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托尔斯泰创作思想逐渐形成的过程,并从中看到作家那种“追根究底”探索人生出路的良苦用心.反之,亦可从这些人物的精神境界中,摸索托尔斯泰创作思想的全部力量和全部实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发表的自传体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体现了作家的心理类型和作家早期的思想探索,主人公贵族少爷尼古连柯一方  相似文献   

4.
孔氏南宗文化作为衢州地域文化的主导,影响了衢籍作家的文学创作。通过对创作风格迥异的李森祥和柳营对比,论证了两位当代衢籍作家创作中的地域文化因子。李森祥侧重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输出和承继,但又紧跟时代的发展,再构了符合时代语境的主流精神;柳营的创作以原质的吴越文化构建美学意境,但更多的是关注当下精神状态,并以现代叙事技巧呈现了新质的艺术表达。  相似文献   

5.
从老舍的《月牙儿》的主题指向和文本中明显流露出的作者有意而为之的情节安排来看,《月牙儿》既体现了作家初恋情结对文本创作的影响,也体现了作家一贯坚持的关注底层市民生活的创作原则,而这两者即作家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恰恰是构成这篇小说的创作内因.  相似文献   

6.
明末清初剧作家张大复写有多部宗教剧,这些剧作既借助宗教智慧传达作家“布道劝善”的创作主旨,又展现了明末清初宗教生活的真实图景.同时,透过剧中宗教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包容性、世俗性,我们亦可窥见中国宗教文化的宗教特性——浓郁的世俗精神、多神崇拜观念、三教合一思想、功利性的信仰心理等——对张氏宗教剧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香港著名作家徐速是一位爱国的作家,他的创作体现了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表现在爱乡土爱民族文化传统和盼望国家现代化自由民主进步上,并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现代爱国主义的进步性精神,超越了传统的和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困境,关键在于受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内在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与西部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创作与地域文化有着血肉般的联系。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那些取得重大成就且独具魅力的小说脉流无疑是各个时期的地域文化小说,它构成了现代中国文学的重要特征和属性。西部作家从理论到创作都彰显和实践着西部地域特有的人文景观及自然景观,充分体现着自己独立的话语方式和精神系统。西部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对当代中国文学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是中国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又是杰出的翻译家,兼修东西思想文化,一生译介了大量的外国文化科学著作。处于一个社会动荡,新旧文化交替的年代,郭沫若无论是诗作还是译作都充满热情和力量。作为五四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先驱,郭沫若的翻译思想,如“处女媒婆”论,“创作论”“风韵译”等,一度在中国译界掀起了译海微澜,对后来的翻译思想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中渗透着传统中国所没有的强烈而深刻的忏悔意识。现代中国作家忏悔意识的形成与作家们的个性、心理,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外国文学的借鉴都有着直接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自产生以来一直主宰着西方文化,而且还通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充分地影响西方文化中哲学与科学的发展。[1]因此基督教文化也是西方文学精神的重要构成因素,对西方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西方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基督教文化中的主题在许多西方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本文将以剧作家萧伯纳为例。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在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被广泛运用.在当代平面广告设计中,需要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习俗、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深层的文化结构,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3.
易卜生的作品不仅影响了我国现代作家及广大读者,还影响了鲁迅、曹禺、冰心、茅盾、叶圣陶、周作人等大作家的创作意识,显示了优秀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遵循比较文学中的平行比较方法,对巴金和威廉·福克纳两位作家的代表作《家》及《喧哗与骚动》中的两位父亲高老太爷和康普生先生进行比较,探究作品所描述的两个大家族没落的原因及其对家庭成员(主要是父亲)造成的影响,考察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两位作家的创作思想及中国和美国南方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5.
学界对于明清通俗小说的研究,就文本方面说,大多侧重在版本考证、作者钩稽、艺术手法鉴赏和思想内容述评;从小说理论方面看,则侧重对小说理论的描述、归纳、挖掘和价值评价上.前者主要表现为传统学术意义的继承,后者则表现为古代小说评点传统上现代逻辑体系和特定文学批评理论与思想的介入.这两个向度的研究尽管已表现出此学科研究的质的飞跃和时代性建树,但在研究领域的拓展上似仍缺少突破.基于这一研究现况,我们拟从史家文化角度考察与研究明清通俗小说现象:描述和说明中国古代史家文化对明清通俗小说作家创作动机、小说价值观念,尤其是小说题材选取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文化批评.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地拓宽当前明清通俗小说研究领域和视野,亦可对当今小说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莫言是二十世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作家。他的创作既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在题材内容﹑表现技巧方面也受到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影响。在受到外国作家影响的同时,莫言成功地在作品中将本民族的文化完美地呈现出来,从而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郭沫若是现代中国书法文化的杰出创造者之一,在“20世纪中国作家、学者与书法文化”的课题研究视野中,当是一个典型的个案。他的书法、书论及书法文化活动,都是其文化创造行为的具体体现,并构成“沫若文化”现象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诗及历史剧甚至在治学方面,郭沫若均曾出现了“江淹现象”,但他后期在现代书法文化追求和创造上却有着长足进展,并与其旧体诗词、联语的创作交相辉映。在“新国学”视野下整合学术文化并重估旧体文艺的价值与地位,确有重估郭沫若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张恨水深受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其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宗教意识,前期小说主要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后期创作则主要道家思想的影响.张恨水小说中的人物,是一种文化.镜像",体现了张恨水的一种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9.
纳撒内尼·霍桑是浪漫主义时期美国最具天赋的小说和短篇故事作家.他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象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作为生活在19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深受三种思想的影响清教主义,超验主义和神秘主义.这种矛盾形成了他对社会的怀疑态度,决定了他的写作风格并使他成为象征主义大师.他的主要作品反映了他的思想,体现了他的讽喻的创作手法和强烈的象征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0.
丁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一直站在时代的前列领导着女性的思想解放斗争。她的创作,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图以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挖掘其女性小说创作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并对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