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酸性纸是造成目前档案纸张酸化的主要原因,解决档案纸张的酸化问题,除了去酸处理之外,其根本之道,便是无酸纸的发展与应用.因此,研究无酸纸及其检验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某综合档案馆为例,对其馆藏纸质档案pH值进行了抽样测试,再从纸张种类、保存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纸质档案酸化的主要因素,提出综合档案馆应宣传使用无酸纸、改善纸质档案保存条件、降低酸化档案使用率、建立档案分级保护体系等纸质档案酸化治理与预防建议,为综合档案馆缓解或解决纸质档案酸化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酸对纸质档案寿命的危害极大,轻则纸张破损、黄脆,字迹色变等,重则档案腐朽,不能提供利用。酸导致档案损毁的事实早已为档案工作者所关注,纸质档案去酸工作刻不容缓。我馆进行了多次档案的抽样调查和纸张的测试工作,及时地掌握档案的破损程度和不同年代段纸质档案保存的现状,针对纸张的酸化程度.进行去酸工作。来延缓纸张酸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文献用纸脱酸方法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纸原材料、造纸工艺、环境污染、纸张自身老化等导致图书、档案严重酸化.酸化是影响纸张保存寿命的主要因素,因此,纸张脱酸是图书馆、档案保护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专家进行脱酸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酸的主要来源以及酸对纸张的破坏作用机理,并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出纸张脱酸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纸质档案在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具有一定酸碱性,其酸碱度变化是影响档案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档案酸化会催化档案纸张纤维素水解,使纸张机械强度下降,酸度越大,纸张老化速度越快,纸张PH值每降低一个数值,纸张寿命相应降低2—5倍,美国科学家巴罗通过大量科学试验指出:酸是纸张破损的主要原因。我国各时期的纸质档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酸化现象,特别是纸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纸张中酸的危害出发,论述了纸张中酸的特性、目前纸质文献酸化现状、去酸技术发展概况、去酸技术指标、国外三大去酸系统、我国去酸策略等方面,对于我国纸质档案去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无酸纸应用的国际经验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酸性纸质出版物在其产生数十年后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脆化破损现象.为了文献的长期保存和利用,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会议决议、立法、标准制定等形式大力推广应用无酸纸,并已取得良好效果.我国文献酸化破损现象主要集中于民国时期出版物,珍贵的历史和革命文献如不及时抢救,将极有可能在未来数十年内消亡殆尽.为避免未来文献因纸张酸化而破损,我国应从立法、行政和经济等层面采取积极措施,推广无酸纸的生产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美国巴罗(Barrow)发现机制纸内的酸对纸的恶化影响大于空气污染物的影响,后来又经过许多人的研究,了解到书籍纸85-90%恶化是因纸内含酸赞成的,纸张酸的主要来源是造纸过程中使用了酸性施胶剂一硫酸铝,为了延长档案寿命,档案工作研究了许多纸张脱酸的方法,这不仅费时,费工,费钱,而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把酸性纸改为中性纸,便提到了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9.
纸作为档案的载体材料可谓源远流长,传统手工纸张更有"纸寿千年"之美誉。但在机制纸广泛使用后,纸质档案的长久保存已成为全世界的档案、图书和文物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即便其他各类载体档案呈急剧增长之势,纸质档案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馆藏主体的地位。纸的寿命长短将直接决定着其承载的档案信息能否得到持久的记录和延续,特别是永久档案能否得到"永久"保存。纸质档案酸化,就是档案保护工作中亟待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民国文献纸张酸化严重,已严重影响其利用和保存。为解决纸张去酸问题,国内外先后在去酸方法、技术、设备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通过对目前国内图书、档案、文物去酸技术研究的梳理,分析了该技术发展的主要特点。由于近20年来国外有关去酸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纳米材料的应用已成为主流,文章依据文献资料,综合评述了纳米材料用于纸张去酸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分析了纳米氢氧化钙和氧化镁的主要特点,比较了二者的应用效果,可为国内开展纸张去酸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纸作为档案的载体材料可谓源远流长,传统手工纸张更有“纸寿千年”之美誉。但在机制纸广泛使用后,纸质档案的长久保存已成为全世界的档案、图书和文物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即便其他各类载体档案呈急剧增长之势,纸质档案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馆藏主体的地位。纸的寿命长短将直接决定着其承载的档案信息能否得到持久的记录和延续,特别是永久档案能否得到“永久”保存。纸质档案酸化,就是档案保护工作中亟待进一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湖南档案》2012,(10):F0004-F0004
本公司是一家专业服务档案部门的综合性档案用品企业,我公司生产的档案用品完全按照国家档案局、湖南省档案局标准生产制作。无酸纸档案盒系列均采用优质无酸专用纸及进口纸等优质材料,还可根据用户需求订做各种档案用品。  相似文献   

13.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档案在保存和使用过程中会遭到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纸张含酸就是档案发生损毁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关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馆藏档案中用酸性纸书写的占80.95%,含酸严重的占28.75%,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深入开展档案纸张去酸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1档案包装无酸化材料的特点 其一,无酸包装材料技术精、质量高,采用针叶或宽叶树木为原料的纯木浆,按比例适当加入氧化钙化合物进行生产,纸浆的水溶物PH值8.5~9,纸张的纤维木质素和纤维与纤维之间的碱性均匀,填充料氧化镁和氧化钙化合物在纸张内储存几十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手上的细菌不会带人纸张危害档案.卷盒的折弯位置经高压强施胶处理,然后折叠成型,在室内温湿度比较稳定的条件下长时间保管,可自行消除卷盒的内应力和外应力,从而增加其抵抗力,使卷盒的周边、缝隙起到密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十年中,在档案保护诸多领域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不过,进展最迅猛的莫过于大批量脱酸处理。仅在前不久,抢救酸化易碎文件的问题还似乎毫无解决的希望,管理员们只能依靠缩微胶片来拯救易碎纸张所载的信息。70年代期间,曾出现过几种单页脱酸的好方法,但是却一直没能找到同时处理大批纸张的适当办法。然而,就在当时,学术界就产生了一种信念:图书馆和档案馆里数以亿计的受酸损害的易碎书籍和纸基档案一定会得到挽救。到了1980年,理查德·史密斯博士成功地研制出了采用甲基碳酸镁(MMM)的  相似文献   

16.
张羽  吴晓红  李嵋 《北京档案》2021,(12):40-42
纸张酸化会缩短纸质档案的寿命,影响纸质档案的长期保存,档案部门应予以重视.文章对北京地区16家综合档案馆馆藏纸质档案pH值进行了抽样测试,在对调查数据计算、统计的基础上,对酸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纸质档案酸化对策,以期为北京地区综合档案馆缓解或解决纸质档案酸化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桂林作为大后方的一个文化中心,出版了大量的图书.从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的这批图书中抽样,发现60%的图书为机器纸,其余40%的图书则为手工纸.这两类图书现在的破损状况差异很大:机器纸图书酸化严重,纸张变色,没有虫蛀;手工纸图书酸化较轻,没有变色,但遭虫蛀.纸张严重酸化,会导致纤维素的长链易断为短链,再过几十年,这批机器纸图书有可能一触即碎.手工纸图书则与此不同,只要采取一定措施,虫蛀是可以避免的,从而它有可能长久地存在.  相似文献   

18.
酸化是影响纸质档案寿命的关键因素,去酸的主要方式是碱中和,然而去酸后pH值的控制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去酸剂的选择必须要慎重。本文首先采用硼砂和氧化钙混合去酸剂,系统开展了酸性档案纸的去酸研究。并在高压二氧化碳条件下,对混合去酸剂的去酸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硼砂和氧化钙混合去酸剂在去酸和增白两个方面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档案修复工作中,水既是淀粉胶料的溶剂,也是档案纸张上各种可溶物质的溶剂、纸张纤维的润胀剂、增塑剂,还是档案纸张与托纸之间润滑剂,它既可以增强档案纸张的耐久性,也可以使档案水解,失去强度.  相似文献   

20.
纸质档案保护是档案保护工作的重点,纸张的酸性物质影响档案的耐久性.目前国内外档案工作者致力于研究档案脱酸技术,并已取得多方成效.论文采用氨气脱酸法,并研制出纸张表面脱酸剂,脱酸加固程序,研究设计专业脱酸装置,提高批量脱酸效率,解决批量脱酸难题,力求为酸化纸张的批量脱酸研究贡献新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