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词语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对其如何进行规范已提到日事日程当中。对待新词语要宽容,要有"词语保护"意识,也要有"品位"意识和"规范度"意识。不能用一般词语规范的特点来要求新词语,我们还是应该给予它们一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新词语的研究引起了语言学界的普遍关注,已经成为语言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整个对外汉语教学界中关于新词语的研究却刚刚起步。本文从新词语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学进行阐述,分别对汉语新词语的界定、特点以及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得到了一些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语教学的建议,并探讨了对外汉语新词语教学中的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文的用语有着自身独特的要求,所以在公文中使用新词语的要求也有别于其它领域。新词语在公文中使用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公文的规范和效力。本文探讨了新词语在公文中的使用误区,提出了规范公文中新词语的方法,希望能找到在公文中正确使用新词语的途径,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公文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民数量的激增,网络已成为新词语衍生的重要语域。网络新词语的衍生与变异对当代汉语词汇系统和词汇规范正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一方面,网络词语的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另一方面,网络词语的不规范问题也异常严重,日益受到人们的诟病。因而,很有必要对网络新词语及其不规范的表现、规范的原则、规范途径及方法等问题进行进一步地探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实例论述了报刊新词语所运用的4种修辞手法:比喻、借代、仿词、反复,并分析了新词语所遵循的语言规律和特点,对新词语的规范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本作认为,汉语中的词汇对社会变化最为敏感。即词汇系统不断地生产出层出不穷的新词语去反映新事物、新观念,而在这“层出不穷”中存在着“规范”与否的问题,本从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入手,着重论述了词汇规范的必要性以及规范化的原则问题,提出了规范化原则究其实用是“约定俗成”原则的观点,同时批判了新词语中反映不良心态的词语现象。  相似文献   

7.
汉语新词语大量涌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语言生活。文章以2010年到2012年这三年的新词语为语料。探讨了新词语产生的途径:新造词语、新用词语、外来词语、缩略语;分析了新词语的语言学特征:三音节占绝对优势、合成词居多、名词为主、词义单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最后指出,我们必须对新词语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网络新词语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网络用语的类别和特点。作为网络语言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新词语既有生动、简洁等优点,也存在不规范、不文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词新语的大量产生和广为流行,是新时期汉语词汇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在新闻语言中,新词新语出现频率很高,不少新词语新用法正是借助新闻媒体通行起来的.本文在分析新词新语特点、类型的基础上,指出了新闻语言中新词语不规范使用的种种情形,论述在新闻写作中如何坚持的语言使用原则和正确使用新词新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言文字规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规范要兼顾语言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要有开放的、动态的和发展的观点。"约定俗成、逐渐规范"和"词竞众择、适者生存"应成为新词新语规范的总原则。港台新词语的吸纳和运用要以贴近内地现实生活,有理、有利、有节为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所区别,有取有舍,吸取不瞎取,使用但不滥用。  相似文献   

11.
如何看待现代汉语新词语,决定于其自身的特性及对汉语发展利弊的影响,而在这两方面,现代汉语新词语无不体现了其固有的鲜明的二重性特征,这也就决定了我们在对待现代汉语新词语及其规范方式上所同样必须持有的二重性特征,这也是由此决定的对现代汉语新词语及其规范方式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试论近年来产生的新词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于是大批新词语就会以其敏感、活跃的特点反映这些变化。这些新词语极大地促进了汉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与此同时,新词新语的规范问题也就很自然地突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任何言语行为都是修辞行为,任何修辞行为总是与一定的"说话者"相联系的,新词语的"发布"行为同样如此,不同的身份发布新词语的社会意义并不相同.最近,<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课题组发布了171条2006年汉语新词语,引起媒体、读者和专家的广泛关注,网上的声音一半是"不懂",一半是"质疑".对于这些"新词语",我们作了"知晓度测试",发现其平均接触率、使用率和理解率都超乎寻常的低.对于这样的"新词语",需要密切关注,应该及时发布,但是以什么身份发布,面向谁发布,却是值得思考的.面向整个语言共同体,尤其是在语言政策主管部门领导下的机构面向整个语言共同体发布新词语,不能不注意其流通度和知晓度问题,发布知晓度过低的新词语客观上很可能成为一种"推介行为",这也许是发布者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语言与社会共变论为理论基础,并结合社会评价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深入探讨新词语产生、发展 和规范等问题.本文认为,社会的发展对新词语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着新词语的盛衰,人际关系影响着新词语的变迁,媒体传播影响着新词语的扩散.对新词语的发展,本文认为,随着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多元化,新词语还将继续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中国加入WTO以后,外来词语会进一步增多,字母词语现象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进一步融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对新词语的规范,本文认为,首先应该运用社会评价论的观点去看待新词语的有关问题;其次,规范和评价新词语,也要考虑语言自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语言变异与规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演变不同阶段的变异规范度不同.新词语不一定就是变异.新形式可能战胜旧形式;新旧形式可能长期共存.语言演变中可能会停滞或中断.动宾式动词带宾语2000年的演变中曾有停滞,近年勃兴,演变中存在词汇扩散现象.这是语序自组织调整.确定语音规范要在调查基础上进行.有的变异由违反规范的"失误"传播造成.  相似文献   

16.
一、"初恋"新义 查检《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等几部大中型语文性词典,对"初恋"的解释都是两个义项,释义大致相同,在《现汉》(第5版)中的解释是:"动①第一次恋爱.②刚恋爱不久."《新华新词语词典》《新词语大词典》等十几部新词语词典中不见收录.但是考察这个词在实际语料中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词典中的这两个义项并不能概括"初恋"的所有义位.例如:  相似文献   

17.
及时总结和规范新词新语是当下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汉语词汇系统的健全发展及社会价值观的导向。文章把2006年以来的185个新词语分成族群和非族群两部分,探讨了新词语的生成类型、语用来源、基本特点,以及滋生流行的语言理据、心理因素和社会原因,并从语言规范的角度预测了它们的存在和消隐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及时总结和规范新词新语是当下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它关系到汉语词汇系统的健全发展及社会价值观的导向。文章把2006年以来的185个新词语分成族群和非族群两部分,探讨了新词语的生成类型、语用来源、基本特点,以及滋生流行的语言理据、心理因素和社会原因,并从语言规范的角度预测了它们的存在和消隐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词新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新词新语的界定问题,旧词产生新义算不算新词语的问题,字母构成、数字构成算不算词的问题,新词新语应用中的特殊语法现象问题,多音节词和缩略词的同步滋生以及缩略词与原词语结构的不等同性问题以及新词新语的规范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于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列出了171条汉语新词语选目,分析这171条汉语新词语选目的来源、内部规律以及对这些新词的理性思考,可以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掌握和运用它们,有利于丰富现代汉语的词汇和使用语言的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