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通过论述建设文化大区的重要性,客观地归纳总结了蒙古族民歌在创建和塑造音乐文化品牌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和理论感悟,对今后如何挖掘,运用蒙古族民歌丰富内涵来繁荣和发展我区音乐、文化品牌工作,促进我区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提出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4)
说到蒙古草原生活,离不开长调民歌的陪伴,蒙古族长调民歌以其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在草原民歌中独树一帜,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是当之无愧的"草原音乐活化石"。本文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起源、分部及特点进行探究,感受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日,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为例,既从纵向研究对比两个国际文化旅游艺术节日的文化背景,历史由来,又从横向对比两个民俗文化旅游节日的开发及利用,以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与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对比研究为例。通过分析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借鉴彼此成功经验,避免不足与缺陷,由此为中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找到正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荆州市自2011年11月26日实施"壮腰工程"近三年以来在交通壮腰、工业壮腰、文化旅游壮腰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对目前达到的效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它们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声乐艺术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文化艺术现象,是多元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拥有隶属自己本民族的独特声乐艺术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和种族的声乐艺术五彩纷呈,多姿多彩。然而,由当代学院派歌手亲情演绎的民歌艺术却在不经意间失去了它的缤纷色彩,呈现出千人一腔的奇怪现象。那么,什么是学院派民歌千人一腔现象?为什么我国会出现千人一腔现象?这种现象所透射出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应对这一声乐艺术现象?本文关于学院派民歌千人一腔现象的再认识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和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6.
吴会旭 《科教文汇》2010,(2):128-128,134
声乐艺术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文化艺术现象,是多元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拥有隶属自己本民族的独特声乐艺术文化。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和种族的声乐艺术五彩纷呈,多姿多彩。然而,由当代学院派歌手亲情演绎的民歌艺术却在不经意间失去了它的缤纷色彩,呈现出"千人一腔"的奇怪现象。那么,什么是学院派民歌"千人一腔"现象?为什么我国会出现"千人一腔"现象?这种现象所透射出的文化内涵是什么?我们该以何种态度应对这一声乐艺术现象?本文关于学院派民歌"千人一腔"现象的再认识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具体和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7.
郑楠  郝雪 《科技风》2013,(13):64-65
河北民歌《小白菜》是一首在全国范围内都流传广泛的河北民歌代表作,而在当今社会文化生活水平不断进步、人们对歌曲的创作以及艺术价值的要求提高等现实背景下,这首传统的河北民歌经过改编,重新创作出了这首歌曲《小白菜》。要想充分、准确地掌握并演唱新创作歌曲《小白菜》,首先就要从河北民歌的总体概况开始进行探究,进而了解创歌曲《小白菜》的创作背景、旋律(曲式)、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歌词特征等方面。从多个音乐特征方面和河北民歌演唱处理方面来分析理解创作歌曲《小白菜》,使不同层次的音乐读者都能够更好的了解歌曲《小白菜》。论文整体以文献法为核心研究方法,注重对以往的有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和理解。同时运用田野调查方法,亲身于河北地区进行音像采集等方面的学习感触,进一步深刻的理解和探索歌曲《小白菜》以及河北民歌概况。学习研究分析创歌曲《小白菜》不仅可以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同时对宣传传统河北民歌文化以及推动河北地区歌曲特有的音乐文化精神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灿烂文化。本篇论文主要是浅谈了居住于我国东北区的少数民族赫哲族的民歌特点。先从民歌的基本定义入手,然后引向论文的主要部分赫哲族民歌,通过对赫哲族代表民歌作品《乌苏里船歌》分析进行论证,总结出赫哲族民歌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巴渝红色民歌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优秀文化之一,并不是一种单纯的音乐作品或艺术表现形式,而是以音乐为载体的红色民歌文化,是巴渝地区近代以来各个时期前进步伐的文化缩影,呈现了巴渝地区人民艰辛奋斗的历程与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是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当前国人树立文化自信的背景,探索巴渝红色民歌的文化价值并运用不同方式进行大众知识科普,有利于推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杨银波 《科教文汇》2009,(25):190-190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与保护,一些民歌文化比较丰富的地区为了保护与传承当地的这种珍贵遗产,先后实行了把地方民歌纳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这一地方教育政策。本文以一种肯定的态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在当今时代下,地方中小学生对当地民歌音乐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谢晶莹 《科教文汇》2008,(30):264-264
中国民族声乐,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和带有这类风格的创作歌曲,如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其形式繁多,内容丰富,风格迥异。中国民族声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迎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百家争鸣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2.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环境、生活方式、语言文化风俗的不同在民歌中体现的非常明显,极具特色,就形成了差异极大的民歌色彩。本文是在广泛查阅资料后对各区域民歌从调式、结构、主要分布地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民歌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和说明,勾划出我国民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民歌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和说明,勾划出我国民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文化艺术人才是推动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加强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分析了黑龙江省艺术人才队伍现状,提出了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当前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人们发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不仅是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文化也可以凭借旅游这一活动方式促进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因此,将壮医药溶入旅游活动中,促进壮医药旅游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壮医药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陈明友  刘俊 《科教文汇》2007,(11Z):208-208
本文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民歌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和说明,勾划出我国民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对传统文化及元素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析了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融入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意义,基于此,对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剖析,旨在为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和成熟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歌的区域特色是民歌风格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涉及中国音乐的基本风格,民歌区域特色意味着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区域特色。中国民歌区域特色之丰之美,为世界各国难与并能,它是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的艺术体现,是民间音乐的重要属性和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年科技》2006,(12):6-23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创新,是当代文化建构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21世纪人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本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以“当代文化中的艺术与科学”为主题,旨在通过国际国内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展示、艺术与科学在当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