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社会中人们生活离不开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电视新闻的影响也非常大,电视新闻传播着国家和社会的重大信息,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也十分复杂,画面融合剪辑和新闻采访是最重要环节,本文对电视新闻剪辑与采访融合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新闻制作的程序及其要求有所改变,但无论如何变化,电视台管理以及受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效果及其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只有将电视新闻采访与画面剪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制作出高水准的电视新闻节目,吸引观众的眼球。本文就针对电视新闻采访如何同画面剪辑相互结合这一实际问题进行探讨,以期相关的研究内容能为实际工作的有序执行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电视新闻的制作,不仅需要采制人员亲临事件现场拍摄大量的再现客观原貌的声像资料,而且还要深入采访写出补充解释画面的解说词,然后再经过播音员配音,剪辑成片,才能作为可传播的电视新闻与电视观众见面。因此,电视新闻制作中要有剪辑意识。 何为剪辑意识?剪辑意识是电视记者贯穿于采拍、制片过程中围绕和配合剪辑的一种形象思维。电视新闻从构思选题,到采访拍摄,后期剪辑成片,这个生产过程,就是剪辑意识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电视新闻编辑现状,指出了新闻编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要点提出了思考。作为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核心环节,电视新闻编辑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生产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不仅是新闻传播的总设计,还是传播活动的把关人、发言人。广义上的电视新闻编辑包括节目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输出等工作环节在内的全过程。新闻传播效果受新闻编辑水平的影响较大,直接决定了观众对节目、主持人乃至频道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剪辑是制作新闻的手段之一,而剪辑从业人员的剪辑艺术方法及技巧关系到电视新闻的播出效果。本文将对电视新闻画面的剪辑艺术方法及技巧进行分析,以期对大家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采访与解说、画面衔接不紧。和报纸、广播新闻不同,电视新闻把解说、画面、同期声(或采访)甚至字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三合一”的整体。只有三结合得天衣无缝,电视新闻才能产生其独特的魅力。这就要求电视记在采制新闻时要充分考虑到电视新闻的这个特点,把采访融合到电视新闻这个整体中去考虑,尽量把采访和解说、画面结合得紧密一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视媒体的迅速发展,电视新闻以其独特的信息传播魅力,在新闻传播媒介中异军突起,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观念,受到社会各阶层广泛的关注和厚爱。所谓电视新闻,就是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既传播声音又传播图像。具体地讲,它是通过电视摄像、记者采访、镜头设计、拍摄、剪辑、写解说词、配音这几个程序来完成。它可以系统地、形象地报道事物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电视新闻是现代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编辑与新媒体的结合已成为新闻发展的主流,新媒体的应用,在方便电视新闻编辑的同时,也丰富了电视新闻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模式,使电视新闻编辑在选题、策划、构思、采访、拍摄、剪辑以及播出方式等方面具有越来越丰富的选择方向。一、电视新闻编辑与新媒体应用现状(一)电视新闻编辑现状现阶段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主要通过将新闻题材的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不同于其它传播媒介如报纸新闻、广播新闻,其最大区别在于,电视新闻是画面和文字结合而成的。广播新闻以声音进行传播,报纸新闻以文字形式做报道,电视新闻则以画面和文字(转化成声音)的形式诉诸于观众。在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中,画面与文字二者的关系能否处理得当,对新闻制作很重要。画面与文字的关系在电视新闻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时,画面起到表现新闻的主要作用,而文字则仅仅起到补充说明画面的作用;有时文字又起到主导作用,画面辅之;在一些新闻当中,画面与文字又占有同等的份量。可见,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画面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及传媒,人们总愿意从宏观上对各种新闻媒体进行研究阐发,尤其是电视这种最常见的传播形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视传媒的新闻画面将对受众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即试图对电视新闻画面这一微观课题作些探讨。新闻画面的传播特性电视新闻画面,是许多可视性非语言符号集合而成的总体形式,是信息传播的直接中介。电视新闻画面能使受众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消除对可靠信息的测不准疑惑,对画面内容产生认同心理。1、新闻现场的实证性。新闻画面的传播起到了“眼见真正为实”的作用。对于那些属于耳闻而非目睹的信息,受众总是认为经过记者加…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剪辑作为新闻制作重要环节,其工作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最终录制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成败,因此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新闻剪辑技巧,从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收视效果。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剪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电视新闻在剪辑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郑迎新 《新闻三昧》2008,(10):32-33
电视新闻是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连续摄取,以画面的景别、色彩和剪辑的方式,来反映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长期以来,由于受新闻纪录电影的影响,在摄录和制作电视新闻时,人们往往过分地强调电视画面的构图和色彩、明度等美学因素,而同期声作为新闻事件的伴生物,其本身就构成了新闻事实一部分的特质,则容易被许多电视新闻工作者忽略。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制作最为关键的指挥员,同时也是电视新闻节目报道中最为重要的冲锋者。其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新闻图片、画面、声音、文字等融合为一体,从而可将新闻信息更好地进行传播。本文主要就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节目剪辑中的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的本质就是信息的交流,电视新闻节目的剪辑就是依据传播目的和新闻主题选择声像素材并进行合理的组织剪接,把它们组接成一个能够生动准确传达新闻信息的整体。这一工作的目的是让新闻节目的内容与观众形成交流,从而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日益流行的今天,观众已经不满足解说加图像这种证明式的新闻,而要求新闻节目能够更客观生动地展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矛盾性、丰富性。新闻事件的过程、环境状态、情感特质必须通过声画形象的交流来实现,因此,剪辑中的“交流意识”,应值得我们重视和研讨。1.电视新闻节目的剪辑,首…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的画面细节是指电视新闻记在现场摄取那些最能引起人们深刻思考、感悟,表现生活中琐细小事或人物细微神态动作,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或是在后期编辑过程中,根据新闻事实,利用电脑特技等手段,插入一些背景资料,制作出能强化对事实的证实能力,提高新闻传播的信息饱满度的画面。细节能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也是刻画新闻人物性格,透视新闻人物思想,揭示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电视新闻的画面细节,是指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摄取那些最能引起人们深刻思考、感悟,表现生活中的细节小事或人物细节动作,具有强烈视觉冲动力的画面,或是在后期编辑过程中,根据新闻事实,利用电脑特技等手段,插入一些背景资料,制作出能强化对事实的证实能力,提高新闻传播的信息饱满度的画面。画面细节能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也是刻画新闻人物性格,透视新闻人物思想,社会本质的重要手段。如果说,有了现场画面,电视新闻变得有血有肉形象饱满的话,那么有了细节,便使电视画面有了灵气,更具魅力。作为记者如何捕捉电…  相似文献   

17.
曹晓明 《视听界》2000,(3):38-38
电视的最大特点是可视性,是用生动、形象、鲜明的画面来表情达意,传播信息。电视画面作为一种语言,是对客观事物的撷取再现,必须完全以事实为依据。然而,在目前一些电视新闻的后期剪辑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这一原则,任意“挪用”画面,使画面语言漏洞百出,观众疑窦丛生,削弱了新闻内容的可信性,造成了新闻失真。以一个电视人的眼光观察,电视图像剪辑中画面“挪用”现象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不同于其他样式的新闻,它以其真实、迅速和趣味的独特画面来征服观众,为观众提供大量的新闻信息。因此,它必须以完整的画面组合给观众留下完美的视听形象。为了做到这一点,不在新闻工作的后期制作上下功夫是不行的。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特技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电视制作的各个领域,那么在制作电视新闻中巧妙地运用一些特技手段,对电视新闻的信息传播乃至新闻容量等方面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也是大家瞩目并在实践中不断探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也由过去单一的报纸宣传演变和分化为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多种载体的传播。不同的新闻媒体由于所使用的传播媒介不同,带来了各自采访的不同特点。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采制和传播为手段,除了要运用一般新闻的采编方法之外,还要结合电视传播自身的特点,在充分发挥好采访特点的同时,扬长避短,才能做好电视新闻的采访。笔者从事电视新闻十余年来,积累了一定的电视采访经验和体会,特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新闻价值学说认为,新闻事件发生与新闻传播出去之间的时间距离越小,新闻价值越大,时效性也越强。在汶川大地震这一突发新闻大事件中,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改变了过去那种先拍摄活动画面、后写文字解说、再由播音员配音播出的老一套电视新闻制作模式,采取了无剪辑摄像,采用记者出镜的现场口头报道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