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区居民们陆续搬了进来。 “以后我们这八栋楼的256户人家就是一个整体啦。”居委会大妈热情地说,“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远亲不如近邻’嘛!” 大伟只有一个人住,分身乏术,所以没有去参加小区会议。不过,他正在忙着做一件对整个小区都有意义的事情。具体是什么事情,他暂时保密。  相似文献   

2.
宁晓微 《新疆教育》2013,(8):102-102
兴趣是一种动力。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这件事情他比较感兴趣,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去做。即使再苦再累,有一定的困难,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正Preface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平等和自由非常重要。但身为父母,为他建立起恰当的边界,告诉他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也非常重要。年轻一代的父母,大部分都很注意"平等地"对待孩子,管教孩子的时候不能太诉诸父母权威,要给孩子"自由",不能太约束他。这些出发点都非常好,但有时候或许会做过了头:没有为孩子建立起足够清晰、稳定的行为边界。不建立规则,孩子没安全感  相似文献   

4.
小熊是个急性子,做什么事情都没有耐心,常常听话听半句,做事做半件。秋天,果子成熟的时候,他没有好好储藏,整天在外面玩。现在秋天还没过完,小熊的食物却都吃光了。所  相似文献   

5.
烦恼妈妈:淘淘妈(上海)烦恼事:我家淘淘1岁7个月,是个没有耐心的小淘气,做什么事情都只有1分钟热度,就好像屁股上长了刺似的坐不住。不管是玩游戏,还是搭积木,玩不了1分钟就跑去干别的了,就连他最喜欢看的动画片也只能吸引他3分钟的注意。所有的小宝宝都是这样只有1分钟热度吗?怎么才能长时间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6.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对我非常有耐心.无论他当时正在做什么,也无论我是否语无伦次,只要我发问,父亲总会耐心地倾听,不厌其烦地解答.对于父亲来说,我提出的任何问题都是重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7.
我爸爸有一个性急的“毛病”。他做什么事情都要干个痛快。爸爸工作时认认真真,一鼓作气,不干完誓不罢休。如果爸爸的工作没干完,他心  相似文献   

8.
父母对孩子信任上存在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张: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个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结论: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希望是父母信任自己。这反映出很多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信任。这种不被信任的感觉从何而来呢?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中小学生这个时期,信任与不被信任呈现出非常突出的矛盾。我认为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父母什么事情都要包办代替,越包办代替就越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就越不信任孩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孩子哪怕是拿个碗、出去打个醋他都不放心。孩子交友他就更不放心,干涉特别多,会问:这个人学习好不…  相似文献   

9.
水晶鞋之梦     
这个周末,秦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业题目是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情,然后把这件事情记下来。秦老师特别强调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的每个步骤都写清楚,因为这个单元的语文训练的重点,就是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每次秦老师布置完作业,马小跳都有问题要问:“什么事情才算孝敬父母的事情?”“比如给父母做一顿饭,再比如给父母洗一次脚,再比如……”哈,给父母洗脚,很好玩的。秦老师往下再说了些什么,马小跳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已经定了写“洗脚”。马小跳回到家里,就大声宣布,他今天要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情。“太好啦!”马天笑先生说,“我正想有人给我…  相似文献   

10.
周娟娟 《留学生》2012,(6):24-25
如果是个纯粹的商人,他可以过得非常自在,开个公司,什么赚钱做什么,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忙得兴兴轰轰,也赚得心满意足。可文化不是简单的商业,无法用钱来衡量亏盈。在这个眼见为实的物质年代,做文化事业,需要有足够的决心与耐心。决心,是要认定文化本身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商业价值,不为旁门左道所诱惑;耐心,是要项得住时光的流逝与焦躁,固执地坚守这份事业。  相似文献   

11.
无论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同志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叫管呢?不好好学习,品德不好要管;什么叫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都要放心让孩子去做。这样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在这方面,我们是有体会的。起初,我们因管理不到位,孩子不到3岁时便形成了娇骄、玩顽的脾性。如:尿湿了裤子,我们打他的屁股,他却说我们大人不给他  相似文献   

13.
正教师在学校是一个完全以"教师角色"在教室里、师生间、教育活动中亮相的情景人物。角色定位是一位教师首先要清楚的,清楚了自己在学校里的角色定位,就知道在学校里作为教师的角色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一先讲一个笔者身边的故事。有一位班主任,需要学生早到的时候,自己就会提前先到,班里学生有困难,他会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学生犯错误时,他既严格又耐心亲切,学生都很敬重他。这位班主任有胃  相似文献   

14.
我有一个温暖和睦幸福的家.家里有聪明又忙碌的爸爸,又有善良且贤惠的妈妈,还有一个聪明伶俐的我. 我的爸爸是一名高级工程师,他主管火车动力电线的维护.如果没有那些完好的线路,火车就无法启动,责任非常重大,因此他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有时候,碰到刮风下雨、电闪雷鸣的天气,我爸爸甚至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非常辛苦.可他对待工作却非常严格,只要哪一根铁路的电线出故障了,不管是几点,不管在哪里,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去抢修.尽管爸爸工作非常辛苦,可他一有时间,就会赶回家陪我聊天,陪我玩,陪我写作业,教我做不会的题.他还经常教育我:"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诚实守信."这句话将不断鞭策我茁壮成长,我爱我忙碌的爸爸.  相似文献   

15.
教育问与答     
正磨磨蹭蹭,真急人!Q宝宝现在已经上幼儿园中班了,可做事情总是磨磨蹭蹭,最让人头疼的是起床,每次起床都要折腾半天。我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不磨蹭做事情呢?A如果孩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如此磨蹭,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慢性子",那他性格的成分就多一些。作为父母需要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在什么特定情况下有怎样重复的表现,对孩子行为的理解和解释就会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从兴趣入手。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要是他有兴趣做的事情他就一定能够专心做下去。家长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挖掘他的兴趣点。对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要多陪他一起阅读、游戏,逐渐帮助他寻找兴趣点。不要随意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当孩子正专心做某一件事情时,你千万不要去打扰他,除非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如果不得不让孩子停下来,可以先给他一段准备时间,而且要说明停止当前活动的理由。如果孩子经常被打断活动的话,他对什么事情都不会有很浓厚的兴趣,也不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到底。让孩子养成做完一件事情后再做另一件事情的习惯。孩子的…  相似文献   

17.
正教师在学校是一个完全以"教师角色"在教室里、师生间、教育活动中亮相的情景人物。角色定位是一位教师首先要清楚的,清楚了自己在学校里的角色定位,就知道在学校里作为教师的角色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一先讲一个笔者身边的故事。有一位班主任,需要学生早到的时候,自己就会提前先到,班里学生有困难,他会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学生犯错误时,他既严格又耐心亲切,学生都很敬重他。这位班主任有胃痛的疾病,于是在他办公桌上,学生会经常因为他没有吃饭而放置一大包蛋糕等  相似文献   

18.
很多孩子都觉得家长太唠叨,比如对一件事情刨根问底,对同一件事情反复询问等。要让孩子耐心听你的话,就一定不要做一个唠叨的家长!家长朋友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这种状况。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家长操心,但有些事情是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的。作为家长,要能分清楚什么事情孩子可以自己去应付,什么事情家长需要帮孩子一把。在一些小事上,如果我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他们当然会嫌我们唠叨。建议家长朋友们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如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  相似文献   

19.
《同学》2004,(8)
我伯伯汤姆过去一向在铁路上工作,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想起他的原因。他工作地点并不是像这样的一个大车站;那只是一个叫做娄屯克罗斯的小地方。一天大约只有两次列车在这里停车,汤姆既是站长,又是搬运主任和信号主任,身兼三职。事实上,碰到什么事情,汤姆就做什么事情,整个英国都没有比他更快活的人了,娄屯克罗斯  相似文献   

20.
周杨根 《辅导员》2010,(13):125-125
"老师,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你笑。"学生的一句话使我心头一震,继而陷入了沉思。 事情是这样的,在一节自习课上,学生们在做作业。因为是自习课,所以学生做什么作业的都有。作为班主任,不论他们做的是什么作业,我都要巡视一下。我看到有一个学生在制作手抄报,有一个小标题显然是写错了,因为我看到他制作的是“法治手抄报”,有一个小标题却写的是“序放”。我不解地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是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