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树脂和二联合应用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方法585颗楔状缺损患牙分别用以上三种方法修复,治疗后2年复查。结果2年的成功率玻璃离子水门汀为81.03%,光固化复合树脂为70.20%,两联合应用为92.71%。结论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应用是修复楔状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楔状缺损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远期疗效的观察,分析楔状缺损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79例518颗楔状缺损牙分别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和进口玻璃离子修复,于修复后1、2年及4年根据一定指标评价其疗效.[结果]楔状缺损修复后的临床成功率从2年时的85.3%,下降为4年时的27.6%,并发现1.7%(修复后2年)和6.6%(修复后4年)的患牙原楔状缺损修复体颈缘下方出现的新"楔状缺损".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咬合因素患牙组的临床失败率明显高于无咬合因素组.[结论]楔状缺损修复治疗失败率受患牙承担咬合力的大小和修复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提示在楔状缺损的治疗中,一定要考虑咬合因素的祛除.  相似文献   

3.
探讨并记录护髓垫底材料玻璃离子粘固剂与自凝氢氧化钙联合磷酸锌水门汀治疗后牙深龋的疗效并进行比较。对照组以自凝氢氧化钙衬洞及磷酸锌水门汀垫底后与光固化复合树脂联合修复后牙牙体缺损。随访观察,并进行疗效比较。深龋经玻璃离子粘固剂垫底后,能明显减轻复合树脂对牙髓的刺激作用,从而护髓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老年人楔形缺损患牙可行且有效,易为老年人所接受.选择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的无牙髓及根尖周炎症且牙齿无明显松动的楔形缺损患牙294例709个.经2年的临床追踪观察,以评价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夹层技术治疗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门诊确诊的66例需要修复楔状缺损的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光固化树脂治疗,实验组采用夹层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充填材料保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实验组充填材料保留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层技术有助于楔状缺损的修复,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冲洗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治疗后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后牙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0颗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术。A组采用超声冲洗,B组采用注射器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反应情况。结果 A组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超声冲洗用于一次性根管充填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术后疼痛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隐裂造成的完全纵折牙修复方法,恢复牙齿的生理功能。方法对完全纵折牙进行根管治疗后用Super-BondC&B粘结纵折牙,用71%的银合金作全冠修复。结果经随访0.5~4.5年,42颗纵折牙的银合金全冠修复成功率达90.48%。结论隐裂牙完全纵折后,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并用Super-BondC&B粘结纵折牙后作银合金全冠修复成功率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对不同的治疗方法加以评定。方法:对82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共92颗患牙)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23颗原发性牙髓病、根尖病继发牙周病患牙,有11颗治愈,9颗好转,有效率为86.9%;48颗原发性牙周病病变继发牙髓病变患牙,有27颗治愈,10颗好转,有效率为77.1%;21颗牙髓、牙周同时病变患牙,有8颗治愈,7颗好转,有效率为71.4%;总有效率达到78.3%。结论:牙髓、牙周系统的治疗和患者的良好配合,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纤维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需行桩核冠修复的牙体缺损病例,在完善根管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桩固位,制作树脂核后全瓷冠修复,随访2年。结果 48例患者78颗患牙中,成功75颗,失败3颗,成功率96.2%。结论牙体缺损桩核冠修复中应用纤维桩,生物相容性好,不易发生根折,操作简便,美学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0.
烤瓷牙是较理想的修复体,但活髓牙牙体预备中会有意外空髓现象发生.本文对100颗恒牙烤瓷修复牙体的处理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牙(牙合)面偏颊或偏舌腭侧1/3至正中1/2完全性纵折磨牙(以下简称完全性纵折磨牙)的保存治疗。方法:采取裂隙冲洗、清创、牙冠结扎、调(牙合)、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分层充填裂隙及冠缺损处,临时冠修复、过渡至金属全冠或烤瓷全冠修复的综合系列治疗,保存上述类型完全性纵折的磨牙。结果:34例患者的39颗完全性纵折磨牙,成功保存35颗,保留时间最长的达16年。结论:牙(牙合)面偏颊或偏舌腭侧1/3至正中1/2完全性纵折的磨牙是折裂牙中比较严重和特殊的一种类型折裂牙,尤其折裂时间长、髓底穿通合并牙龈瘘管,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经恰当的综合系列治疗和全冠修复后,仍可保存并恢复其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2.
对42人47颗早期牙隐裂患牙,用作者提出的综合方法治疗后定期追踪2年以上,观察结果:总的牙齿保存率为95.74%,其中有26例患牙功能良好,临床检查和牙髓活力正常,结果提示:38.30%的早期牙隐裂患牙,其隐裂继续加深和开髓病变的发生均不易控制,宜及早做牙髓治疗和全冠修复。  相似文献   

13.
Protaper手动镍钛锉在后牙弯曲根管预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手用Protaper镍钛锉在后牙弯曲根管预备的应用.方法 据患牙位和X片将100颗患牙分为两大组即前牙单根管组和后牙弯曲根管组,再随机分为镍钛锉组和K型锉组,分别用冠向下预备法和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充填,拍X片,记录每组充填效果.结果 镍钛锉组和K型锉组在前牙单根管预备中的差异不明显,而在后牙弯曲根管预备中有显著差异.结论 手用Protaper镍钛锉在后牙弯曲根管预备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Cortisomol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乳牙根管治疗疗效。方法选取72例93颗乳牙根尖周炎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Cortisomol糊剂,B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根管充填。术后观察2周、1个月、2个月,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术后2周,A组成功率高于B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个月,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rtisomol糊剂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较好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求一种能够有效地保存乳牙生活根髓,提高活髓切断术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择102只患牙用2%戊二醛固定根髓断面后用含戊二难之盖髓剂盖髓,然后充填并观察半年至1年疗效,结果术后半年成功率为97.1%,术后1年成功率为95.7%,结论2%戊二醛法活髓切断术可大量替代神剂失活干尸术.具有操作安全,疗程缩短为一次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收集典型病例,观察年龄、牙位、牙髓状况、充填洞型、咬合等与牙折裂的关系,按斜折、纵折、横折、粉碎折四型对牙折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后牙折裂年龄集中在30~60岁,上下颌第一磨牙折裂率最高.折裂与牙髓状况、充填、咬合有关,各型牙折以Ⅰ类B型和Ⅱ类B型牙折率较高.死髓牙、严重磨耗牙、Ⅱ类洞充填的牙要特别注意防止其发生牙折,不同类型的牙折治疗原则应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MTA在临床直接盖髓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在直接盖髓治疗中应用MTA(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的临床治疗效果。我们采用直接盖髓术对7.32岁患者的36颗非龋源性意外露髓的患牙分成2组进行保存活髓治疗,实验组将MTA作为盖髓剂,对照组以光固化氢氧化钙糊剂作为盖髓剂,24个月后对患牙的临床症状、牙髓活力、牙本质桥形成及露髓孔关闭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成功率为94.44%,对照组成功率83.33%。MTA是一种理想的直接盖髓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次性治疗隐裂牙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51颗隐裂牙采取一次性全冠预备,分别进行临时冠粘接,有牙髓和根尖病变的隐裂牙再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然后对所有隐裂牙进行全冠修复的综合治疗。结果经一次性治疗的隐裂牙随访2年总有效率为90.19%。结论对隐裂牙一次性治疗,特别是临时冠的粘接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更好地保存了患牙。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户外活动方式的剧增,学龄儿童的意外伤也越来越多,在口腔导致上前牙的折断,露髓的患儿增多,尤其7~10岁,此时期牙根尚未发育成熟,对年轻恒前牙外伤的治疗不同于成人。我科在2003~2005年共收治46例57颗上前牙冠折的病人。分别采用调磨、直接修复、护髓、活髓切断术及根尖诱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桩道预备后影响根管密闭性的因素。方法:收集40个单根管离体牙从牙颈部截断,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随机分为2组,A组、B组各20个牙,分别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预留桩道充填和传统的冷牙胶侧压充填,7 d后每组各取10个牙常规预备桩道,余下的10个牙作为两种方法的对照,全部样本牙亚甲兰染液浸泡7 d,劈开牙体测量根尖区染色长度。结果:A、B组各牙均有不同程度的染色,其中未预备桩道前, A、B两组微渗漏无明显差异;热牙胶垂直加压预留桩道充填组预备桩道前后,微渗漏无明显差异,但冷牙胶侧压充填组预备桩道前后,微渗漏有明显差异。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预留桩道充填术桩道预备后,根尖微渗漏没有明显变化,根管密闭性仍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