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同题诗的比较为切入点,考察了解释具体的诗歌文本时,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相互制约关系,进而揭示出阐释的具体性,规定性及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3.
诗歌鉴赏中的情感激发是鉴赏和诗歌作心灵的碰撞,是鉴赏通过诗歌中的“情意点”进入作品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作的情和意的关键。在诗歌鉴赏中,情感激发是进一步鉴赏的心理动力,是进入高级审美状态的“起爆点”。鉴赏中的情感激发在本质上就是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激发。  相似文献   

4.
诗歌用语(Poetic diction)亦称诗歌词藻,是18世纪诗人根据当时欧洲出现的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提出的一个概念,曾被当时一批主要英美诗人奉为判断诗歌是否得体的主要原则之一,并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随着社会和语言的进步,诗歌用词的统治地位以18世纪末叶为转折点开始下降,对诗歌用语的争议实际上是对词的不同特征的不同认识。本文试图以语言学的观点分析诗歌用语的发展与变化,探讨当代英美诗歌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高考中,古代诗歌鉴赏是一道必做题,虽在出题的方式角度上各异,但无论是全国性的大纲卷、新课标卷还是地方性的各省市卷,这都是一道"必上菜"。  相似文献   

6.
程娟 《文教资料》2006,(24):82-83
诗歌中情与理的关系涉及到人们对于诗歌本质的理解,体现着人们对于诗歌艺术生命奥秘的探索和认识。诗歌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一种艺术表现,必然凝聚着人类思想感情的火花和理智的光辉,从中可以窥探到人类无限丰富的对象化历程。诗歌中情与理的恰当表现,关键在于符合人类审美心理的艺术规律,能够唤起人们对美的感受、体验,用传统诗论中的术语来说,也就是要有“趣”——情趣与理趣。  相似文献   

7.
关注题目有助于我们快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感情基调和思路,有助于较快切入文本,回答问题也更容易。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一种语言较为凝炼的文学体裁,具有特殊的本体特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试从诗歌的本体特征入手,探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知人论世法、意象分析法、诵读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谈英语诗歌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读者反应论的观点出发,结合文体学在英语诗歌解读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英语诗歌欣赏的不同模式,指出英语诗歌的解读应该聚焦于诗歌文本,从语音、语义、语法层面寻找诗歌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周仕敏 《新疆教育》2013,(16):93-94
诗歌是中学语文教学难度中较大的一种文体。究其原因,除了指导思想不明确、教学定位不合理等因素外,没有充分认识和把握诗歌自身文体的特点,而忽视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应该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试从诗歌的本体特征入手,探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方法:知人论世法、意象分析法、诵读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诗歌具有意蕴美、意境美、形式美等美学特质,这些是诗歌朗诵的基础,也是诗歌朗诵过程中着意要突现的内涵。该文结合对诗歌美学特质的分析,从“把握诗歌意蕴,梳理诗歌结构——突出诗歌的意蕴美;发挥联想和想像,形成形象感受——突出诗歌意境美;分析诗歌形式,设计朗诵方法——突出诗歌形式美”等角度探计了诗歌朗诵技巧。  相似文献   

12.
13.
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间的抒情诗歌创作的题材、主题、审美情感及艺术形式都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有密切的联系。新中国诞生时期诗人写的诗充满了欢乐高亢,战争和军旅生活成为当时诗歌创作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50年代大规模经济建设吸引着诗人反映时代精神和工农兵生活。边疆牧歌表现了各族人民热情而高尚的爱情,文革动乱之前的诗歌反映了强烈的政治性,动乱期间诗坛基本上一片荒芜,1976年后呈现出空前的诗歌热情。综观30年间抒情诗歌的创作,政治对诗人和诗歌有着无法回避的影响,诗的社会价值得到了重视,诗的宣传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这一时期诗歌不能表现诗的真知灼见和独到感受,回避和排斥了自我,诗歌创作中的教条化和概念化还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桑哲 《现代语文》2007,(11):4-5
中国是诗歌大国,诗意的生活方式曾经深深植根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国传统文化中比较优秀的成分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古典诗歌作品中。过去由于受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方法的制约,诗歌鉴赏常常陷入误区。当代诗歌曾经唤起了一代人政治上和艺术感觉上的觉醒。然而,市场经济对诗歌创作者的侵蚀以及网络环境下大众心态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使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教学陷入尴尬境地。许多诗人离开了诗坛,一些网络诗歌充斥着语言污染和精神颓废。当代诗歌在遭受质疑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文学史上李白、杜甫等优秀诗人及其经典诗歌作品?最近几年整个中国诗坛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诗歌教学怎样操作?对高考作文中用诗歌答卷是否应当作出限制?就此问题,笔者采访了部分教授、专家(以姓氏拼音为序编排)。  相似文献   

15.
有人把诗歌比作人类精神的后花园,那么古典诗歌就是这座花园中最美的景色。它凝聚了美景,聚结了真情。古典诗歌以凝练的语言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表达了人们或喜或悲的情感。学生在学习古典诗歌时一定要注意:读背是基础,重要的是学会鉴赏诗歌。本文谈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16.
探讨语言展开方式与文学的关系,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学内部的决定性因素。现代汉语诗歌的自由赋予了叙事以方便,而叙事在现代汉语诗歌中则作为钙质甚至骨架而成了硬度的象征。诗歌同样可以成为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如果能够建立一门“诗歌叙事学”,则现代汉语诗歌的理论言说将会获得新的锐利眼光和新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7.
诗歌教学是新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但目前的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歌的言语形式。诗歌语言的主要特质是陌生化,陌生化的形式包括语音层面的陌生化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形式有名词并置、语序错综、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等。在诗歌教学中,应从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入手,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18.
唐果的保佑     
作为中国诗歌一部分的女性诗歌。一直有着光辉的历史和发展。冰心、舒婷等人的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历史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放眼望去,女性诗歌在今天更是群星璀璨。唐果的诗歌“诗风新锐,语言独到”。在她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女性传统的爱这一主题在诗歌中的延伸和传承。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诗不发达,主要表现在基本理论的薄弱,当前更是如此。这都和对白话新诗整个发展史的认识分不开。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条件下发生的中国启蒙运动,因此,它带有某种盲目反传统的倾向。白语新诗不是五四运动的直接产物,思想的解放不等于思想载体(诗歌形式等等)的解放,因而诗歌形式的研究成了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以倡导白话格律诗的创作作为目标是过去诗歌形式研究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