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有专章论及掌握和使用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等,都是适合中学生使用的工具书。其中《现代汉语词典》比《新华字典》收的词条多,而且对每一词条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都作了解释;它又比《辞海》《辞源》规模小得多,用起来方便,最为适用。笔以为,中学生宜通读《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2.
“杂”字不应归“木”部方德教学“杂”字时,被学生指出了一处误写,由此也意外地发现一个问题:“杂”字应归哪部?查《新编小学生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它们都无例外地把“杂”归到了木部,但“杂”的下半部分分明是“木”;在《说文解字》中,...  相似文献   

3.
“雅善鼓瑟”的“雅”应作何解?同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三部有影响的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解为“平素”,《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甚,很”,《新华字典》采用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笔同意《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趣味问答     
《现代汉语》双语版:4000万人的学习利器,被广大消费者亲切的称为《现汉双解》。它集《汉语字典》、《汉语词典》、《成语词典》、《汉英词典》于一身,解释详细权威,是双语学习的经典工具书。《新英汉》世纪版:1000万人信赖的权威英汉工具书,550余万字,一字不漏,解释详细,例句丰富,是英语学习的经典工具书。国内首家同时整本收录《现代汉语》双语版和《新英汉》世纪版的电子词典,经典工具书的双剑合璧,同时满足你对词典的不同需求。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琐屑(细小)情郁于中(内心)奔丧(跟死人有关的事)B.戚容(亲戚)不能自己(停止、控制)…  相似文献   

5.
对于一个语言学习者,特别是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词典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书。但学习者究竟应使用什么样的词典,一直以来是一个被大部分学习者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英语习得者应尽可能早地、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词典,因为英语词典有词义解释准确、释义词语简单实用、句子例证更丰富和其他众多优点。在谈这个前,有必要了解词典及其功能。一、词典及其功能《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词典一词的解释是“收集词汇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和“工具书的一种。汇集单字,按某种查字方法编排,并一一注明其读音、意义和用法。”从这两个解释中不…  相似文献   

6.
常用的字书     
(一)《汉语词典》和《同音字典》《辞源》和《辞海》仍以旧字书的反切标音,读者取音感到一些困难。《汉语词典》是一部以新的方式标字音的大型词典。它不仅能弥补《辞源》、《辞海》的缺陷,而且兼具同音字典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学习语文离不开工具书,有关查考汉语字词方面的工具书,种类繁多,据统计已达80余种。这一方面给广大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另一方面读者面对众多的工具书,也会感到无所适从,以致选用不当,在不到查疑解难的目的,这里就如何选择和使用汉语字词工具书作些介绍,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汉语字词工具书包括字典与词典。我国古代无字典,词典之分,一般统称字书,因为在古代“字”基本上也就是词;就近代现代而言,“字”不一定等于“词”,“词”也不一定等于一个字,因而就有了字典、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词典》“尔”字下收有“尔耳”。注释是:“(书)如此罢了;如此而已:不过~|聊复~。”我认为。“尔耳”根本不是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不应当把它收录进去。《辞海》《辞源》和《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都是只收“尔尔”,而未收“尔耳”。  相似文献   

9.
众多的成语词典中都收有“付之一炬”,其中对于“炬”的释义在辞书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炬”作名词,解释为“火把或是火”,持有此意见的有《汉语成语辞海》、《现代成语巨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辞书;另一种则认为“炬”应作动词,解释为“焚烧或是烧毁”,赞成这种意见的有《汉语大字典》、《汉字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辞书。  相似文献   

10.
1994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中“竭”字条下出现了“竭泽而鱼”。到底是“竭泽而渔”,还是“竭泽而鱼”,抑或两者都可以? 本人查了好几种成语词典,都是“竭泽而渔”,1979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是如此。接着在包括《辞海》在内的各工具书中查的“鱼”、“渔”两字,均无两字通用的注释。1994年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本身“渔”字条中,在“捕鱼”这一义项下,还举出“竭泽而渔”作为例子。 可见“竭泽而渔”不能写成“竭泽而鱼”。岂能“竭泽而鱼”@寒昱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对量词“位”的解释是:“用于人(含敬意):诸位、各位。”《辞海》的注释为:“称人的敬词,如:三位来宾。”但在语言运用中存在与《现代汉语词典》等注解不同的用法,提出来,以就教各位先生。  相似文献   

12.
冯皓 《现代语文》2002,(5):51-51
在冀鲁豫一带农村中,男子讨老婆方言中有“‘xin’媳妇”的说法,查找多种辞书,却始终难以找出“xin”音准确代表的汉字。有大学中研究语言字学的朋友解释:不就找个媳妇么,“寻”呗,中国古音多着呢,你找得过来么?言外之意,“xin”乃“寻”的古音。古音所指何字?如何发生的变音?于是,搬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今汉语字典》及《古今汉语词典》查找,可惜,根本就没有读“xin”的“寻”字;就连《辞海》、《辞源》当中也没有。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第12册《古诗三首》中杜甫的《前出塞》有一句“列国自有疆”。对这句诗历来看法不一样。我也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教学参考书把这一句译为“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边界”,而把“列国”译为“建立国家”,这显然欠妥。因为:1.在《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文言字典》等工具书中,“列”也不通“立”,把“列”解释为“建立”,显然不妥;2.许多杜诗版本都是“立国自有疆”。如清代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新蕾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4.
《新编汉语词典》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继《现代汉语词典》之后,在语文工具书方面所取得的又一重大科研成果。这是一部能满足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一若在「}常阅读、写作中查找字、词、成语需要的工具书,也是一部特别适合中学语文教学及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书,更是一部各类文字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作为工具书,它具有工具性强、实际使用价值高的显著特色。语词收录数量的多少,是衡量语文工具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新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棹"?     
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5页注释瑏瑥说:棹是“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相似。”第95页注释⑦说:棹“原意是船桨。”棹究竟“似桨”还是“是桨”?同一本书的注释为什么前后不一致呢?查一查常见的工具书,发现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桨,如:1.《现代汉语词典》释“棹”为“桨”;2.《新华词典》说棹是“划船的长桨”;3.《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说棹是“船桨”;4.《应用汉语词典》释义同上;5.《汉语方言常用词词典》说棹是“广州等地方言,船桨。”6.《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棹是“船桨”;7.《汉语大字典》释义同上;8.《古汉…  相似文献   

16.
字典和词典都是学习语文的工具书。字典以单字为收集的对象,主要说明单字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词典以词语为收集的对象,主要说明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字典和词典的种类很多,下面着重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字典和词典。 一、《新华字典》 《新华字典》(一九七一年修订版)所收单字,包括异体字在内,共计8500个左右,收复音词、词组3200条左右。字典按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字音节。书前附《汉浯拼音音节索引》,供按音查字之用。另有《部首检字表》,供按部首查字之用。 使用这本字典时,先要看看前面的《总目录》《凡例》等部分,以便对字典整体有个大概的了解,熟悉字典的编排体例和检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里,字和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字可能是一个词,也可能不是一个词。由于字和词的区别,于是也就有字典和词典的区别。然而中国古代讲形、音、义的辞书,其中不少既解释单字、也解释复词,实际上“字”与“词”的概念没有确分。直到清代《康熙字典》始采用“字典”之名,到了近代又出现了“词典”这一名词,“字典”和“词典”才相对地有了界限。我国现代的字典,有时也兼收语词;词典一般也以单字的词头,“字”、“词”之间,仍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是各自的  相似文献   

18.
陈智峰  李小丽 《文教资料》2006,(32):150-151
《孔雀东南飞》一诗中“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句中之“故”,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即“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必修)”(“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第三册第9页,注释为“总是,老是”,整句诗解释为“婆婆总是嫌我织得慢”。笔者对此解释心存疑惑,于是查了大量古汉语相关辞书,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学生古汉语词典》、《词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虚词诂林》等,发现“故”字并无“总是,老是”之义项,显然这是个误释。据上下文看来,此处“故”字是作副词,修饰后面的动词“嫌”字…  相似文献   

19.
略说语感     
“语感”这个词见于夏丏尊、叶圣陶著《文心》(1934年)一书,虽然人们经常说,经常听到,但是《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补编》、《辞海》、《辞海增补本》、《辞源》、《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均未收列。只是《汉语大词典》有个简单的解释:“对语言的感觉”。专论语感的文章也非常罕见。邢公畹先生曾说过语感是对语言的感性认识。这个定义较宽,不仅包括感觉,还包括知觉和表象。语感属于语言心理,我们认为主要包括语  相似文献   

20.
说“染指”     
“染指”一词近来在报章杂志上频繁出现,其词义在具体语境中并不仅仅限于《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中的解释,即比喻沾取非所应得的利益,表达否定、憎恶、贬斥和鄙视等感情色彩。本文拟将“染指”一词的几个义项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