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鸦片战争后到辛亥革命前,中国共发生反对西方传教士的教案1600余起,其中较大教案400余起。江苏是教案多发区之一,仅在扬州一地就先后发生了三起影响较大的教案。笔者曾长期在历史档案里寻觅,试图勾勒出这一历史事件的轮廓。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依仗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入内地自由传教”特权,重返“江南”,疯狂向该地区扩张教会势力。扬州地处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经济文化较为发达,法国天主教士急于在此处寻找立足点建教堂。1866年传教士雷?骏不顾扬州知府“不准私相租赁”的禁令,偷偷在辕门桥三义阁租屋建教堂。次年,传教士金…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年,清朝的历史自此进入晚清时期。晚清时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并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借助不平等条约攫取的特权,西方的传教士像鸦片一样涌入中国。为了传教以及文化入侵的需要,西方传教士纷纷在中国建立教会学校。为了更好地  相似文献   

3.
医学传教是基督教(新教)传教的重要途径。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中国政府的禁令和澳门天主教势力的拦阻,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广州、澳门两地难以容身,只能在南洋各地向华人传教,间或在澳门、广州有些活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香港割让,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传教士顺势将活动据点迁移到这些口岸城市。1860年以后,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传教士活动扩大到沿海、沿江和广大内地,医学传教进入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叙述1860年以前的时期。一、马礼逊时期:医药传教事业的开拓1807年,英国新教传教士马…  相似文献   

4.
<正>近代的安徽,地处内陆,跨长江、淮河与新安江。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必然成为西方侵略的主要目标。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可自由入内地传教"打开了西方传教士向内地传教的大门,洋人、洋教涌向中国内地,包括安徽。姑且不论传教士传教的目的何在,从传教士进入安徽传教开始到20世纪初期反教斗争就没有停止过。纵观近代安徽教案,其参与者有知识分子、地方官绅、普通  相似文献   

5.
医学传教是基督教(新教)传教的重要途径.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中国政府的禁令和澳门天主教势力的拦阻,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广州、澳门两地难以容身,只能在南洋各地向华人传教,间或在澳门、广州有些活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香港割让,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传教士顺势将活动据点迁移到这些口岸城市.1860年以后,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传教士活动扩大到沿海、沿江和广大内地,医学传教进入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叙述1860年以前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教传教士的插手,鸦片战争结束时所订的江宁条约里规定解除基督教禁,在上海等五通商口岸和传教士当天可以来往的地区能够自由传教,新教的传教活动将成倍地扩大。适合这种要求,英国伦敦播道会在上海成立了专门的印刷机构,这就是墨海书馆。它的英文名称意译为“伦敦播道会上海印刷所”,任务自然是印刷包括《圣经》在内的宗教宣传品。它大约在1851年开始出版非宗教读物,所以把它放在太平天国出版活动之后来谈。  相似文献   

7.
盛承懋  黄敏 《湖北档案》2022,(10):15-18
清朝末期,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岌岌可危,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相逐猎的战场,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让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盛宣怀等一批立志改革的先贤挺身而出,凭借卓越超群的才华和敢为人先的勇气,开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河。盛宣怀的曾孙盛承懋向湖北省档案馆工作人员讲述了盛宣怀在湖北创办亚洲最大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的历史始末。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宁波面世的《中外新报》,是浙江最早出版的一份近代报刊,也是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统治区内最早出版的中文报刊,它在我国新闻史上有重要地位。近代报刊在我国的出现是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而开始的。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取得了办报特权。最先办报的是西方教会与传教士。《中外新报》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宁波地处浙东沿海,鸦片战争首当其冲,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即被列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第一个进入宁波的基督教传教士,就是美国浸礼会的玛高温(Dr.D.JmaeGowan)。他于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的秋天,从香港经福州到达宁波。当时鸦片战争刚刚结束,人民仇恨敌视洋人,他身无立足之地,经过几年  相似文献   

9.
蒋耘 《历史档案》2006,(1):84-87
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又一丧权辱国的条约。《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英法等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修改税则、减低商船吨税;中国分别向英国赔款银400万两,向法国赔款银200万两等。《天津条约》的附约明文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武力逼迫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些条约的签订中,很多传教士作为翻译人员参与其中,他们利用语言的优势,在翻译文本中做手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爱 《兰台世界》2013,(10):61-62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武力逼迫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些条约的签订中,很多传教士作为翻译人员参与其中,他们利用语言的优势,在翻译文本中做手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自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大门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枪炮下被迫打开.伴随着殖民侵略的不断加深,国内人员构成逐渐发生了变化.大批外国人从沿海各地涌入,其中包括商人、外交使节、军人,还有传教士这类特殊的群体.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始于明朝来华的利玛窦,当时中西方尚处于相对和平的交往中,利玛窦等人受到了帝王及官员的重视.但鸦片战争结束了这种互相交流的状态,"中外文化走向上出现了明显的列强强制性单项输入的特征"[1].此后的传教士便不单单是传播西方宗教与科学知识的群体,也逐渐成为帝国侵略的先锋军和辅助者.与武力攻击不同的是,他们企图将西方宗教教义渗透进中国人的思想和价值观中,进而实现文化上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曾经历了二次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是东汉初佛教的传人,几经较量。最终站住脚根,与儒、道一起构成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一是明代万历年间开始的西方传教士的进入,亦即史所谓“西学东渐”,由此带来了西方的宗教政治思想和近代先进的自然科学。当清王朝取代明朝统治中原,经历了康、雍之治,进入“稽古右文”的乾隆时代时,它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西方传教士东进传教有年且在继续。怎样看待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宗教文化及自然科学呢?无疑,完成于乾隆后期的《四  相似文献   

14.
蓬莱地处山东半岛北端,是登州(1376-1913年)府治所在地,素以“海市蜃楼”、“人间仙境”著称于世。曾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1858年6月中法、中英、中美签订的《天津条约》增开登州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改为烟台,随即传教士便登陆蓬莱聚居,办学传教。1873年9月1日,慕拉第女士被美国浸信会派到蓬莱,成为美国基督教组织派往国外的第一位女性传教士。  相似文献   

15.
晚清教案中的习俗冲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世纪中叶以来的晚清史上,弥散性、多发性和超常激越性的教案,是民族矛盾震荡了中国基层社会的深刻反映。十字架追随军旗而强行介入中国社会,构成了民教冲突的主要诱因,而这种冲突的内容,则渗透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层生活之中,显现出相当复杂的情景。本文仅就教会、教民同平民之间发生的习俗扞格入手,探索晚清教案的文化起因及其冲突的内蕴。 一 冲突之由 在当代,即使是西方的比较明智的史学家和神学家,也已经不否认他们国家在近代中国的传教事业是以强权为后盾的。可以说,没有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和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就没有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传教事业在晚清年间的突进式的发展。问题在于,传教作为一种倡扬信仰,渗透伦理和组织教团的过程,它同西方列强的暴力征服毕竟又有所区别。当年一些虔诚的基督徒常常产生这样的困惑:历经艰辛的“福音”宣讲和慈善举措,换来的却是社会舆论的鄙夷和憎恶;粗衣蔬食、效托钵僧苦行的传教士,被民众指斥为言行虚伪、居心叵测;有的深入边远,忍暑冒寒的传教士,弄不好就会身首异处。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国峰 《湖北档案》2000,(11):38-39
19世纪中叶,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用鸦片和炮舰叩开了中国大门,外国传教士便纷至沓来建堂布教,遍及城乡,就连僻处山陬的英山县也修建有7处教堂.其中建造于甲午(1894)年的杨柳湾意大利天主教堂之规模尤为可观.  相似文献   

17.
《广州湾租界条约》既是法国在广州湾租借地行使管治权的依据,也是中法围绕广州湾开展外交活动的"法律"。《关于广州湾的协定草案》是《广州湾租界条约》的前身,法国驻华公使毕盛将之送交给总理衙门的时间应为1899年5月27日,而非1898年5月27日。《广州湾租界条约》没完成缔约程序的主要原因是庚子后法国欲借批准条约之机向清政府索取更多特权,遭到拒绝后便将之搁置。然而,由于其本身的特殊规定,在法理层面难以证明该条约无效。此外,中法政府关于广州湾纠纷的谈判甚至抗战胜利前后交收广州湾的谈判均以该条约为依据,这就在事实上默认了它的有效性。条款制定和换约交涉的过程,反映了近代西方列强为攫取在华特权强权至上、无视规则的一面以及近代中国外交的无奈。  相似文献   

18.
辜璟 《新闻三昧》2005,(5):19-21
近代报刊源于西方,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胫到了19世纪初,报刊已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媒和舆论工具。当西方传教士来到古老的中国传教布道时,也带来了反映其意识形态的重要器具——近代报刊,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如,第一份中近代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蜜蜂华报》等。  相似文献   

19.
自利氏1583年来华到清政府禁教、耶稣会解散,传教士在中国活动了二百年左右.传教士一般都采取利玛窦确立的知识传教方式,在传教过程中向中国人介绍了许多西方的各种学说.  相似文献   

20.
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现代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长期封闭的国门大开,西方传教士尾随列强军队也大量涌入中国,他们也纷纷效仿以前利玛窦等人的做法,通过宣传西方科学知识逐渐渗透传播基督教义.传教士本来的使命是传播基督教,但他们在传教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介绍或传播中西文化使者的角色,以至于当我们历史地考察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时,不得不考虑到这些传教士的作用.所以,我们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时,不能忽视西方传教士的作用.他们在华创立教会大学图书馆、藏书楼,引入西方教育模式、技术方法,传播西方图书馆管理理念.他们从事的图书活动是中国近现代图书事业的一部分,对促进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现代图书馆的转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近现代文化史和图书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