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妇女运动蓬勃开展,女性社团、女性报刊是妇女运动开展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女性团体达40余个,女性报刊达30余份。如女性社团有中国女学会、共爱会、女青年会等;女性报刊则有《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等。北京地区最早的妇女报刊《北京女报》和妇女社团"中国妇人会"  相似文献   

2.
尽管在今天看来,吕碧城似乎没有多大名气,甚至有不少人没听说过她.但在民国的历史天空下,尤其是从百年言论史的角度看,吕碧城是一个传奇. 历史上,她的名头很多: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并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堪称一位民国奇才女.她还曾被赞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与秋瑾一起被称为“女子双侠”.  相似文献   

3.
张幼仪是中国第一家女子银行——中国女子商业储蓄银行的副总裁,南京路上著名服装店——云裳服装公司的总经理。张幼仪达到了那个时代女性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4.
从北京奥运会到残奥会,差不多两个月时间里,我都驻守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我心目中,有两块金牌意义重大:一块是属于中国游泳队的第一金--刘子歌的女子200米蝶泳金牌,另一块是中国残奥会代表团的第一金--杜剑平的男子100米自由泳S3级冠军.  相似文献   

5.
相关链接:陈衡哲(1890—1976),生于江苏常州武进,祖籍湖南衡山。她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中国最早官费留美女生之一,也是中国的第一位女教授,出席国际太平洋学术会议(连续四次)的第一位中国女学者。因其出众的才华,在国内和国际都具有一定影响。"女子无才便是德",有才情、有个性而学识又高的女子,婚姻大多很难美  相似文献   

6.
张孝良 《档案天地》2009,(11):32-34
警察制度在清末传入中国之后,警界一直是男子的天下,其中绝无女性之身影。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开始创设女子警察,警界由男子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出现了第一代女子警察。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性期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本世纪20—30年代,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下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国女报》、《中国新女界杂志》、《女子世界》、《女声》、《妇女评论》、《妇女声》、《新妇女》、《劳动与妇女》、《妇女杂志》等一大批女性期刊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政治范畴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第二个高潮出现在50年代,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中国妇女》为龙头,很多经济文化发达省份  相似文献   

8.
<正>几千年来,中国古代人民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女子足不出户,恪守三从四德的思想规则。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巨变,整个社会进入大变革时期,大批女子走出家庭,进入社会从事各种职业,中国到了近代才始有女子职业问题。较早出现的职业是工厂女工,随后出现了女教师、女医生和女律师等,与其他新兴女性职业不  相似文献   

9.
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这场革命,所传播的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刻影响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包括中国女性命运的变革.文章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后,上海创办的《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妇女杂志》《新女性》《女子月刊》等6种女性期刊的介绍,梳理近现代以来中国女性期刊发展的脉络,展现其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及其在舆论层面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小力  郭晓颖 《兰台世界》2016,(23):115-118
1907年,盛京将军赵尔巽官费派遣23名女师范生赴日本实践女学校留学,成为清末留学教育的一大壮举。究其历史背景,清末时期,清政府推行教育新政,逐渐开始重视女子教育,并鼓励女子留学;奉天地区在革新派官僚的带动下实施教育改革,为培养女子师范人才,尝试官费派遣女性赴日留学。之所以能够顺利派遣,还与当时日本国家主义的贤妻良母教育思想以及日本各界对中国女留学生的积极接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女四书》是我国古代四部女子教育教材--《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的总称,在明朝晚期被学者王相汇编合刊.  相似文献   

12.
《神州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影响较大的女子报刊,前后共有两个版本,报名相同。第一个版本:为纪念秋瑾牺牲而创办《神州女报》第一个版本创刊于1907年12月,当时上海妇女界为了纪念英勇牺牲的秋瑾女士,决定将《女子世界》和秋瑾办的《中国女报》合而为一创新刊即《神州女报》,其发刊辞中说:“创此神州女报,以竟女士之志。”主编为原《女子世界》的主编陈志群。《神州女报》创刊号上刊登了徐自华写的《神州女界新伟人秋瑾传》,称颂秋瑾这位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神州女界新伟人”,并重新发表了秋瑾的《警告姊妹们》、《中国女报发刊辞》、《演…  相似文献   

13.
<正>小金莲,指中国古代缠足妇女的小脚。在当时社会,盈盈一握的三寸"小金莲",是男人审美的主流,如果汉族女子没有一双这样的"小金莲",就很难找到婆家。为此很多汉族女性从几岁开始就要受到缠足的摧残,终身行动不便。林语堂先生曾描述过女子缠足后的步态:中国女  相似文献   

14.
吴贻芳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高等院校的华人女校长,我国著名的女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本文旨在通过对吴贻芳的生平事迹介绍,来进一步探讨其女子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国妇女运动发展史,而近代史上的妇女报刊宣传活动,为妇女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呐喊和推动的作用。中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第一张妇女报刊、第一次妇女办报刊高潮,都产生在近代中国。回眸史海,她们的女子豪气令人钦佩,她们的献身精神和优良办报传统,是值得当今的妇女报刊和我们广大女新闻工作者学习和借鉴的。我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发端于戊戌维新运动。我国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是裘毓芳。她开我国妇女办报活动之先声,其历史功绩不可抹煞。裘毓芳,字梅侣,笔名梅侣女史,江苏无锡人。她是戊戌时期著名的才女之一,精通文史,兼懂英文,  相似文献   

16.
明确女性媒介的定位,梳理中国女性电视频道、节目发展现状,从节目类型与定位--分层意识与多元方案、媒介建设与学界成果,从断裂到合作、受众主体,从"男本位"到"女本位"、"双性本位"--这三个方面,提出以电视为代表的女性媒介的突围战略.  相似文献   

17.
《云南档案》2001,(2):45
最早的女历史学家--东汉史学家班昭,她承续父、兄,续成《汉书》,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相似文献   

18.
梁微 《新闻窗》2006,(5):72-73
《中国女报》于1907年1月14曰在上海创刊。百年沧海桑田,中国女性的地位已然从当初的“呼唤觉醒”转变为“世纪关爱”。回望过去,《中国女报》虽不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份女性报纸,但她却代表了那个时代妇女觉醒初期第一批女性报纸的办报特色,是诸多女性觉醒呼唤者的精神结晶,也是妇女为自己争取权利的舆论平台,更是19世纪末各类国人办报思想中女性主义部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裕德龄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是慈禧太后的御用翻译,也是光绪的英文老师,她以"德龄公主"的笔名用英文向西方世界讲述了真实的中国和宫廷。本文将对这位传奇女子的传奇经历和历史贡献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汤力  闵小梅 《兰台世界》2014,(12):127-128
裕德龄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是慈禧太后的御用翻译,也是光绪的英文老师,她以"德龄公主"的笔名用英文向西方世界讲述了真实的中国和宫廷。本文将对这位传奇女子的传奇经历和历史贡献作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