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0 毫秒
1.
写下这个题目,我的心微微一颤。假如我只拥有三天光明,我会怎样去度过呢?我想,我会一刻不停地去干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2.
(一)(联系电视剧导入新课,生自读自悟)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课题表达的意思。生:这题目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是刘备和关羽、张飞第三次到隆中草舍去拜访隐居在那里的诸葛亮的故事。师“:茅庐”怎么讲?生:茅草盖的房子,就是草舍的意思。师“:顾”呢?生:拜访。师:题目里的“三”,究竟解释为第三次呢,还是理解为前后一共去了三次?讨论一下。(生讨论探究)生:课文写的就是刘备他们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情景,题目里的“三”应该指第三次。生:我不同意。课文第1自然段明明写的是他们一、二两次去没有见着。生:我觉得应该这么理解:题目里的“…  相似文献   

3.
走进题目,迈出第一步师:(板书:窃读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窃读记》这篇课文。别看题目只有三个字,却隐藏着丰富的信息。首先,看到这个题目时,你认为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还是一篇记事的文章?从哪个字看出来的?生:我觉得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是从记这个字看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人会吓一跳,心想你才骂过孩子,叫他不可一心两用,怎么鼓励一心可以三用?没错,我并不赞成一边做数学一边背英文单词,是因为很可能造成两样都搞不好。我的一心三  相似文献   

5.
造句     
题目:其中学生:我的其中一只左脚受伤了。批语:你是蜈蚣吗?题目:陆陆续续学生:下班了,爸爸陆陆续续地回家了。批语:你到底有几个爸爸呀?题目:欣欣向荣学生:我的弟弟长得欣欣向荣。批语:孩子,你弟弟是植物吗?  相似文献   

6.
正6月,你看到这个题目,心中会不会泛起涟漪?反正,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心中有着丝丝不舍。三年来,我一直与大家相伴。我给你讲过很多故事,听故事的你或许从这里学会了包容,增长了自信……啊,是时候说再见了。只不过,当我和你说再见的时候,正是你新征程的开始!初中三年,你们从小学生长成了英俊少年,变成了美  相似文献   

7.
适用教材及题目小学语文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地五作文题目:问题思路点拨:对外貌的不满意正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大难题,你是怎么解决的呢?可写题目:《我最无能为力的问题——粗腿》《从小到大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圆脸》《我的问题我解决》小学语文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天地十一作文题目:写一封信  相似文献   

8.
看了题目后。你一定会感到十分奇怪,梦游怎么会帮我解谜呢?就让我告诉你吧! 在圣诞节的那一天,爸爸送给我一盒包装精美的巧克力,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于是,我把这盒巧克力放进  相似文献   

9.
我说你猜     
五六年制语文课本第三册复习七的题目是:我说你猜。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写得比下面这篇文章好呢?  相似文献   

10.
<正>我做大学教师,遇到研究生参加入学考试,有30分我是要"送"给他们的,比方说: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巨头是谁?《哈姆雷特》是谁的作品?剩下的70分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人文学科的意义在于什么?在于启迪智慧。我的入学考试有三个特点:第一,不考标准答案,我看你的思维能力。第二,我的考题也没有标准答案。第三,我把我所有的课程集中在一年上完,第二年让学生去上选修课,第三年写论文。每个学生要选一个题目写五千  相似文献   

11.
片断一 师:在刚才自读课文时,你们认识了哪些字?我们来和它们交朋友吧! (教师出示题目中的“美丽虹”三个生字) 师:这三个字中,你最早会认的是哪个? 生1:我最先认识的是“美”,我是在看课外书时认识的。 生2:我在很早以前就认识了  相似文献   

12.
也许你不会相信,我班有个基金会。“班有资产”达三、四百元。你不禁会问:成立基金会干啥?钱从哪来,是不是乱收费?回答这些问题,确实让我津津乐道。成立基金会的想法,其实是突如其采。一次,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同学们对一道热学题目(高一  相似文献   

13.
聪儿写作文     
刚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聪儿带回一个作文家庭作业,题目是《记我敬佩的一个人》.聪儿作文刚起步,不知怎么写,问我.我说;"你想想,谁让你佩服啊?是老师、同学、还是……"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2页有这样一道题目: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学生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说出解答过程之后,我组织学生思考:把题目改得难一些,将原先的两步解答改成三步解答,可以改条件,也可以改问题。如果改问题,可以问:现在放的教室数比原来多,还是少呢?  相似文献   

15.
我今年上五年级了,数学成绩一向很好,素有"数学小神童"之称,我也常常引以为豪。今天傍晚放学的时候,上三年级的弟弟有道题目不会做,让我教他。我想,三年级的题目对我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把题目拿来吧。  相似文献   

16.
恩恩?你问我这模糊的题目后面隐藏着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唔,说实话状况确实让我为难。当然了,我并不是打算要寻找一些迤俪的借口,事实上这题目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不说,还容易有点自持清高的嫌疑。  相似文献   

17.
正夕阳斜洒在书桌上,投下一片橙黄的光,流泻出一丝残余的温暖。这些,我都不关心,随手从一摞作业中抽出一份,顺手拉上了窗帘,挡住那稍嫌刺眼的阳光,继续俯首于书桌。我抽出的是心理老师发下的测评卷,标题是"现代中学生课余活动调查"。这个题目引起了我的兴趣。题目一你有养自己的植物并浇水剪枝吗?看了这个题目,我便翻了白眼,心里暗想:这么多作业你给我做啊,还养植物呢?我连自己都不想养了!于是毅然在"没有"上画了钩。题目二:你是否在空闲时和朋友一起长时间发呆?这个题目更是把我气着了!暗骂着出题的人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天地可鉴,我绝对没有浪费时间和朋友一起发呆!我连上厕所都是以光速奔跑的。再说了,有哪个朋友会傻到不搞学习陪我发呆啊?于是,我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读书     
青年会叫我在未离南方赴北方之前在这里谈谈,我很高兴,题目是"为什么要读书"。现在读书运动大会开始,青年会拣定了三个演讲题目。我看第二个题目"怎样读书"很有兴味,第三个题目"读什么书"更有兴味,第一个题目无法讲,"为什么要读书",连小孩子都知道,讲起来很难为情,而且也讲不好。所以我今天  相似文献   

19.
“老师,这个题目我不会。”“这个题目讲了三遍还不会?……”这样的话我们教师耳熟能详。遇到这种情景,许多教师想当然归因到学生身上,开始了对学生的批判,等到测试时学生再回答不上来,教师的情绪就升格为愤怒,继而是深深的失落和茫然,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怎样杜绝这类现象的再度发生呢?  相似文献   

20.
题目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篇文章的立意和选材都要根据题目进行。教师巧妙地揭示课题,不仅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而且能在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究竟怎样揭示课题呢?我认为:一、根据题目的构成方式,分析解题重点,找出思维线索理解题目可以分两步进行。首先要弄清题目的构成方式。题目的构成方式概括起来有四种:(一)用单词作题目。例如《詹天佑》、《赵州桥》;(二)用偏正词组作题目。例如:《沙漠里的船》、《我的战友邱少云》;(三)用联合词组作题目。例如:《东郭先生和狼》、《蛇与庄稼》;(四)用短语作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