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冷战以来,全球地缘政治与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变革,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大国快速崛起。同时,亚太地区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逐渐成为世界权力中心。在这种国际政治环境中,应深入研究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安全问题,分析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与安全挑战,探究应对中国地缘政治与安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后地缘政治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政治这一传统观念在经济全球化、政治趋向多极化的背景下,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正在重构其地缘逻辑思维。适时提出“时缘政治”和“人缘政治”概念,全面审视世界政治格局。我国应从国家利益出发,积极重构地缘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中东剧变导致该地区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持续的动荡冲突,既打破了中东各国相对稳定的国内政治态势,导致国内政治中世俗力量与宗教势力矛盾的加剧,也打破了整个地区相对稳定的地缘政治格局,导致地区力量日趋失衡,地缘政治格局呈"无极化"的发展态势,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的地缘政治环境也正发生着重大改变。从整体看,目前的中东政治态势已经进入了一个破旧立新的演变阶段。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的广西地缘政治形态包括地缘政治环境、行为、中心、心理、思想和格局等若干方面。北海开埠和中法战争是广西地缘政治形态变迁的转折点,英法两国的地缘政治角逐是近代广西地缘政治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北海开埠后,广西属于英法两国争夺中国西南腹地的地缘战略通道和接合部,又是控制中南半岛诸国的前沿基地和中国与中南半岛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桥头堡”,其地缘政治地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1)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①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断受到冲击;②80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巨变。世界除了美国这一超级大国之外,还形成了,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中心。(2)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①地缘合作典范:欧盟、东盟、阿盟、非盟等。②地缘冲突:  相似文献   

6.
中立主义是缅甸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基石。文章主要从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和两极格局三个方面论述缅甸自独立以来采取中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原因,并认为地缘政治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维护国家利益是其最为根本的原因。两极格局是其形成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世界地缘格局不断调整重组。从全球政治格局而言,西太平洋大国云集,是当代多极格局中大国较量的新舞台。从全球经济格局而言,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地区。本世纪人类对海洋权益的关注,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海洋战略地位上升,更增强了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价值。我国东部是西太平洋地缘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太平洋沿岸地缘战略地位的陡然上升,使我国东部的地缘安全增加了更多的变数。研究该地区地缘政治经济结构与未来安全走势,对于构筑我国东部的安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欧地缘战略关系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其历史的过程,当殖民体系以欧洲为中心向外延展的时候,中国被纳入世界政治经济体系的过程是极为痛苦的,中欧传统的关系因此遗留下了诸多麻烦,而旧的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后,双方的关系格局发生了极为显为显著的变化。作为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的两根支柱,双方的地缘战略关系受制于各自根深蒂固的地缘政治观,除了各自传统的历史文化积淀因素外,还涵盖了意识形态差异所导致的现实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对毛泽东“中间地带”思想的剖析,探究其与二战后中欧地缘战略关系格局形成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郭锐 《教学与研究》2012,(11):73-79
冷战结束后,深受全球化、信息化和多极化的冲击,地缘理论的学理依据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国家中心"与"去领土化"的趋势鲜明。面对新的世界格局和国际环境,冷战后的地缘研究在延续诸多"传统"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地缘经济、地缘文明和批判性地缘政治等新的学说及方法。地缘经济理论与地缘文明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地缘研究的理论框架,扩大和延展了地缘理论的学理内涵,同时继承了传统地缘理论的命题假设和哲学基础。而批判性地缘政治理论从方法论、本体论和认识论三个层面,系统批判了传统地缘理论,其强调深入研究地缘理论的文本与论述,重视人的"认知"和"理解"对地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常考考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以及国家间的地缘政治合作和冲突●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地理意义●综合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知识梳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两极格局受冲击欧洲政治地图20世纪80年代末剧变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俄、中、印等多极格局世界政治地缘合作与冲突地缘合作: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增多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因素巴基斯坦问题耶路撒冷问题被占领土问题水源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活动的空间扩散经济核心:由欧洲→北美、日本、澳大…  相似文献   

11.
分层次教学是面对生源的实际情况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对策。具体实施时 ,注意为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结构 ,选用不同的教材 ,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 ,并改革考试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层面上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对高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家庭条件及来自城乡的大学生进行心理韧性差异的问卷测试,结果分析表明:(1)不同专业、不同家庭和城乡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家庭支持因子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家庭条件、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心理韧性的人际协助因子存在差异显著;(3)不同年级学生心理韧性的积极认知因子存在差异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为对不同大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既很密切,又存在着严格的区别。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的目标和范围不同,对价值的处理不同,两者所研究的对象属于不同的概念,遵循的理论原则不同,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  相似文献   

14.
词汇是语言的主要构素;词汇不仅有其字面意义,还有其内涵意义。在语言中,词汇和语义最能充分、生动地反映出生活的不同侧面。在跨文化交际中,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语用差异,这既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反映出词汇在不同民族文化中特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不同个体在不同阶段的语言使用范畴和话语内容,分析英语教学的不同个体、个体的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群体的不同阶段所进行的不同语言教学内容,使英语教学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实际,达到教和学的有效结合,从而摆脱本本教学和学习者实际语言能力及现实语言内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从人才结构理论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几种不同的人才结构理论,不同的人才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不同的社会功能要求不同的人才知能结构,不同知能结构的人才要求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因而决定了不同教育类型的不同人才培养规格.  相似文献   

17.
对于"文本"与"型号"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不同学派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于音乐表演艺术而言,同一首作品在不同表演家的表演中,版本是不相同的。在同一表演家的不同次表演中,版本也有可能是不同的。那么,各种版本是否具有合理性?就五位演奏家对《梁祝》的不同演绎,引发对文本与型号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希腊罗马奴隶制社会,释放奴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释放奴隶的方式却因时因地而异。古代雅典作为一个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在具有古典共性的同时,也拥有自己独特的释奴方式,即遗嘱型释放、赎买型释放、起诉型释放、鼓励型释放和利用型释放。不同的释奴方式是不同的期望结果、不同的主奴关系、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社会背景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班教学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国情特点,本针对大班教学带来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改善教学资源利用率等改善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兰冰 《云南电大学报》2010,12(2):60-62,67
花类词语在人类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被人们根据花的种类、生物特征、形态、色彩、气味等赋予了许多文化内涵。由于开花植物的生长地理和气候环境不同,栽培种植的种类和数量不同,花的形状、颜色、香味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花的认识不尽相同,对"花"类词语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也不相同。汉英"花"类词语的文化内涵异同反映出"花"的区域性和民族性,映射出汉英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