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布莱尔政府学前教育改革政策及其主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200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执政期间,英国先后出台了多项学前教育改革政策,应对其学前教育发展、教育改革乃至社会发展的困境与危机.其中最重要的学前教育改革政策有:"确保开端"、"每个孩子都重要"、"儿童保育十年战略"及"早期奠基阶段",它们极大地推动了英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布莱尔政府学前教育改革政策具有四方面突出特点:鲜明一致的价值取向与政治意图;注重各项政策间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政策制定的战略性与前瞻性;持续增加财政投入以保障政策实效.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博士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主要指引,系统梳理总结了近40年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历程,对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逻辑、路径和面临的张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基础、落脚点和主线,对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学位授权审核机制改革、招生选拔机制改革进行了论述,也探讨了“学科中心”和“实践导向”、“效率优先”和“均衡发展”、“计划依赖”和“资源驱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渐进性制度转换、探索性制度置换、建构性制度微调等三个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可以发现,政府决策和社会市场需求等宏观性因素影响着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效应及高昂的运行成本等阻碍性因素使劳动教育政策变迁产生路径依赖。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动力来源于政府、市场、学校三方的权力博弈。如何抓住制度创新的重要契机,不断突破路径依赖,是我国劳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重心.通过系统梳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政策,发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直是我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政策的主旋律,我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政策呈现出从单项推进走向综合协同、从地方试点走向政府主导的趋势,但是却陷入"政策空传"和"体制瓶颈"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5.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重大发展成就.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选取2000-2019年中央层面发布的有关农村基础教育的156份政策,发现其从夯实基础走向均衡化发展,再走向高质量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虽然政策注意力的价值导向始终紧密围绕教育公平展开,但政策执行主体和实施主体不断地变化,背后反映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双重逻辑,而其政策内容的转变体现渐进式深入的发展逻辑,其决策路径的扩充也反映政府治理方式的变化逻辑.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更加注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破除政策路径依赖、深化教育公平内涵.  相似文献   

6.
教育育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是当代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中的一种重要的政策选择。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已逐步由传统的单一政府机制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为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共存的资源配置方式。教育在努力地适应市场体制的开放性与多样化过程中引发了教育领域内的一系列失衡现象。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23个省级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类型和职业教育改革要素两个维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政策对权威工具依赖较强,政策工具存在结构性偏差;未着眼职业教育改革的长远效益,政策工具呈现不均衡分布态势;政策工具与职业教育改革工作要素间的匹配性不足。基于此,优化政策工具的结构性,增强政策工具的均衡性,完善政策工具的匹配性,是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政策质量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政府主导、走特区绿色通道式的发展模式曾是我国博士后政策的显著标识,随着时代变迁,带有较强计划体制特点的政策体系在促进我国博士后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博士后政策35年来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新时期面临的发展困境,并从时代变革、政策体系和社会评价等多个维度探寻其陷入困境的内在缘由,从而立足我国实际,把握时代性和规律性,探索未来我国博士后政策改革的有效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9.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发掘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案的总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经历了试点探索、理性反思、巩固发展三个阶段。经济发展需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价值观演变等构成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政策变迁在核心理念和学科范围上呈现路径依赖特性,政府、高校、社会三者的互动构成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展望未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政策需通过观照宏观制度情境、明晰路径依赖规律、加强关涉主体协同以及完善人才成长机制等来增强政策适应能力、激发政策优势潜能、促进政策系统整合、确保政策效能提升,以此全面提升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社会转型已让当代中国教育领域新生许多社会力量,其中包括教育理论界与决策层尚未正视的民间教育公益团体.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民间教育公益团体通过自觉分担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改革重任,已经成为一股能够优化社会转型、推动社会进步的民间教育改革力量.促进民间教育公益团体发展,提升其社会转型价值,不仅需要民间公益教育团体自身健全组织结构与运行,更需要国家采取有效的政策行动,改善民间教育公益团体的体制发展空间,以便形成更多有利于优化社会转型的民间教育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1.
刘福才  周磊 《中国教师》2011,(13):15-18
<正>我国自2007年始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开始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关于师范生培养与分配制度的改革政策,该政策以免费待遇和就业保障来实现国家对师范生的定向培养和安置,目的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本土化建设工作越发成为摆在乡村教师教育改革面前的重要一环,这是涉及我国区域平衡发展、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因素之一。伴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必须在乡村教师生存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厘清城乡基础教育改革差异、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教育差异扩大的现状,认清新时代乡村教师的角色困境、政策困境和发展困境。加强对乡村教师政策支持,保持政策延续性,促进新时代乡村教师角色重构,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感。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改善生活环境,建立促进农村教师定向培养战略机制等多种路径来切实推进乡村教师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符合教育规律和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这既是对改革目标的要求,也是对改革方式的总结.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且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子系统,教育改革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待教育改革.其次,教育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改革一个方面就会涉及到其他教育,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几乎都是综合改革.如何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其中,加强省级教育统筹是推进综合改革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岁末安倍晋三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之后,着力推动改革在社会各领域的开展,以“教育再生”作为教育领域改革的基本政策方向。“教育再生实行会议”在成立之后的6年多时间里共提出11份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书,直接指向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是第三份建议书“关于大学教育的应有发展态势”和第四份建议书“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及大学入学者选拔的应有方式”。以建议书为依据,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多项大学教育再生政策,一方面以项目形式推动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人才培养与科学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体现政府政策,推动大学改革的深入。同时,日本政府还将“大学教育再生”与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到2040年日本高等教育走向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注重体能教育—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的变迁历程。运用历史制度主义范式来考察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其生成、持续、变革隐藏着一些固化的、稳态的逻辑。具体来说,制度背景是推动劳动教育政策生成的深层结构,路径依赖是制约劳动教育政策持续发展的惯性结构,关键节点则是促成制度变革的机会结构。这三者共同勾勒了一幅独具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图景,描绘了我国劳动教育政策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给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带来一些系列挑战与机遇。未来需要进一步理顺劳动教育与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改革劳动教育政策,不断优化劳动教育政策的逻辑结构,推动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伴随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改革也被提到了重要的议程.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极不相称,“技工荒”是其表现之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所需.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政策导向、教师队伍、生源素质、社会职业观念、经济形势、就业环境与需求都影响着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其中,师资队伍是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已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直很难有实质性的推进,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三个流派分析,其主要是由于制度创新推动主体缺失、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等问题所致。因此,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从有限政府有效推动改革,广泛调动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进行文化创新,培育现代大学制度环境;引入历史否决点,打破路径依赖等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一直很难有实质性的推进,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历史制度主义三个流派分析,其主要是由于制度创新推动主体缺失、传统文化的制约以及制度的路径依赖等问题所致。因此,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从有限政府有效推动改革,广泛调动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进行文化创新,培育现代大学制度环境;引入历史否决点,打破路径依赖等方面着手推进。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在整个社会改革发展大背景下发生和进行的,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教育改革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推动力,在很多国家成为社会政府的关注焦点之一.国家试图通过立法或其他途径改变教育供给的很多方面,包括课程、考试、管理、教育财政、教学法和教师培训都是教育改革的目标.笔者认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主要是学校管理、课程设置、高校招生政策与高考制度、教师政策.  相似文献   

20.
理性化是世界性教育改革潮流终极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理性化品格尚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对“教育改革”的属性和内涵认知不足,对教育改革目的、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革的关系认识不当;参与教育改革的主体结构不尽合理;有关教育改革政策文本的诠释存在缺陷;缺乏健全的教育改革监测、评估和终结机制.教育改革理性化品格的培育需要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生态与时空逻辑;回归于人的培育和发展,合理调节利益诉求,扩大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构建动态、民主、开放的教育改革共同体;形成规范的、生活实践气息浓厚的教育改革政策文本;完善教育改革的评价标准,监测、反馈和终结机制,创生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的教育改革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