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以我国铁路运输产品的公共性谈及运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为研究重点,认为我国铁路运输产品兼具公共性,如何在以利益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中继续发挥其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是进一步深化运输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更好的促进铁路运输经济体制改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分别为:明确界定国家与铁路的基本经济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股份制改造和整体优化运输组织,提升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2.
作为煤炭大国,2014年全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8.7亿t,而其中约80%的煤炭通过铁路运输。但散煤在铁路运输中由于列车颠簸及风力等原因,表面煤粉易散落,导致了严重的扬尘污染。以我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大秦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研究煤运重载铁路运营期运输、储存、装卸过程中大气污染的主要环节,总结出防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国家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出行和运输的需求越来越多,再加上互联网电商的蓬勃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对于交通运输仍然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在现有的交通运输中,铁路运输作为主要运输方式之一,有着运输量大、速度快和运费低、安全性好的优点,并且在出行和大件货物的运输中更是有着其他运输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而信息化在铁路运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浅谈一下新形势下铁路运输信息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交通运输事业也飞速发展。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安全运输才能推动铁路运输行业发展。因此,当前要进一步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让铁路运输更加高效稳定、安全有序,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SH集团是我国煤炭行业最大的公司,受限于我国铁路运输货运能力不足,其煤炭销售的传统模式为下水销售,即通过将煤炭运至主要装煤港口经船舶水路运输至用煤客户,因此在销售模式和运输范围限制下,内陆地区是SH销售较少触及的市场。随着近年我国铁路建设加快,尤其是高铁建成后,铁路货运能力将得到巨大释放,特别是我国京九、京沪、京广三条南下铁路线。在我国煤炭需求仍将持续增加,内陆地区煤炭供不应求等背景下,把握南下三线释放出来的巨大运能发展煤炭运输支持销售,进而开辟内陆市场是SH集团建成世界一流能源营销企业的重要战略,因此"三线南下"项目具备实施的各项条件,其开展具有高度战略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煤炭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能源,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其地位与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国家对煤炭能源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下,我国当前阶段的煤炭资源储备量已经近乎枯竭。煤矿区作为煤矿开采以及运输集中的重要场所,对其进行地质构造的研究和勘察对后续煤矿开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4)
近几年,煤炭产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最大的支柱,煤炭又是我国比较传统的产业,自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但是煤炭产业逐渐发展起来之后,也造成了很多资源的浪费,地质勘探局的煤炭勘探设备也出现了资源浪费的现象。本文主要研究了勘探机电设备中应用变频技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运输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由于我国的地形复杂且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且最为经济实惠的运输方式便是铁路运输。铁路运输的发展速度很快,且更多地向高速、高效的高铁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为数不多地掌握了高铁核心科技且广泛应用的国家之一。高铁与以往的火车相比起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极快的速度使得火车的运输效率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并且节省了大量的运输成本。但是高铁的信号系统却始终是一个时刻可能危及到高铁自身安全的重要事项,如今如何抓好高速铁路的信号系统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危险货物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铁路运输中的危险货物数量不断攀升。为了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避免和减少运输事故发生,迫切需要对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以切实做好铁路危险货物的安全运输工作,保证铁路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0.
铁路是我国的重要的支柱性产业,铁路运输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从人民出行到物资运转,国家对于铁路的需求越来越大。近些年,虽然铁路设备不断更新、新科技大量使用,但是铁路运输供不应求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基于此,本文从铁路的通过能力、工作人员的胜任力、运输设备的能力、运输生产的组织状况等方面对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铁路运输能力的相应对策,以期能够保障铁路交通的正常组织运行,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铁路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运输方式,运输量逐年上升,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尤为突出。如何提升铁路运输能力,扩大铁路有效供给,更好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成为长期研究内容。本文根据我国铁路网规划目标,对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高科技的信息时代,这一系列发展变化推动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铁路旅客运输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科学管理学科的一项不容忽视的课题。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铁路运输、安全出行等问题。我国多年来的对旅客运输安全管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公路运输过程中,运输安全管理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人们安全意识增强,对公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日益提高,铁路运输已经成为大综货物运输的首选,神华集团承担着我国大部分沿海电煤输送任务,近年来,煤炭资源与煤炭消费在地域上的差异,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运"格局所采用的运输方式均为铁路,然而,铁路调车作业的安全问题对于铁路运输的影响至关重大,巴图塔站实施并投运无线调车机车信号与监控系统为调车作业起到了很好保驾护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预测文摘     
美国铁路运输需求预测自八十年代以来,里根政府缩小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政策,在运输业方面逐步放松了对运输费率的有关控制,这更加剧了运输业的激烈竞争。对于运输公司来说,准确的需求预测就尤为必要。为此,美国有关研究人员对1986—1990年主要商品如玉米、高梁、小支、大豆、煤炭、食品、木材和木制品、化学制品等的需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很多煤炭资源。煤能是一种广泛用于能源,运输,金属和其他工业生产的燃料,如商业燃料和重要的化学原料。虽然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非常重要但在挖掘和运输煤炭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重型采矿废物和环境污染,煤炭使用中的污染问题关乎于煤炭开采的技术和方法,煤炭生产厂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在提高经济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实际经验,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炭技术现状,结合现有生产方式,介绍了我国煤炭技术发展方向,探讨了我国煤炭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问题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煤炭开采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及我国当前的煤炭地质环境现状,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促使煤炭企业做到科学开采煤炭,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煤炭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主要动力能源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对于煤炭资源的开采主要集中于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辽宁、河南等省份的部分城市,随着国家对于能源需求的逐年加大,我国现有煤炭资源储量已经接近枯竭。煤矿区的位置多是根据煤炭资源的储藏情况来确定的,煤矿区是煤矿开采和运输的主要场所,因此,对于其地质结构的研究与勘查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对于采煤沉陷问题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就地质构造对采煤沉陷的影响作以简要的评论和分析,借以对我国煤炭开采事业的安全生产、高效生产有所推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18.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人员流动和大宗货物运送的任务,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也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结构性减税这一政策的实施,将铁路运输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势必会对铁路部门的整体收入、业务开展以及经验理念等多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提升铁路运输部门的管理水平,实现运输产业的更好发展,必须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正在蓬勃的发展,无论是在公路还是航空亦或是水路建设中都具有显著的进步,尤其是铁路建设,我国的铁路运输行业称得上是经济的核心。没有铁路运输,经济就无从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类型的客运产品也随之出现,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铁路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只有提高质量,才能有根本性的突破,让铁路运输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如何能够进一步促进旅客列车服务质量的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铁路运输是我国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也是我国国名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此外铁路交通还带动着我国各地经济的发展,在铁路运输中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提高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加强铁路机车的安全管理,本文主要从铁路机车中的安全问题和一些制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