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绿色的祖国》——《春游》。本单元可分五课时来完成,本课是以《春游》的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课型:音乐鉴赏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代表作《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月光》(教材选自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教材分析:《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是音乐教科书中欧洲音乐史发展七个单元中的第五块内容,即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民族乐派后的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桥梁。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崇尚印象的瞬间交替和变幻,采用变化多端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3.
薛晖 《儿童音乐》2012,(12):42-44,51
例4:《亚洲音乐之旅》《亚洲音乐之旅》是一节八年级的音乐欣赏课,由浏阳市淮川街道浏阳河小学黄艳设计。其教学目标定位为:了解亚洲部分国家(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的风土人情等知识;认真聆听日本、印尼、印度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音乐特点;对欣赏到的音乐作品能以歌唱和语言、舞蹈的形式作适当的表达与体验,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来源 课选取了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模块》中的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中的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在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的基础上,又补充和选择了课本以外有代表性的一些河南灯歌来挖掘、重整教材。  相似文献   

5.
《音乐世界》2013,(1):8-8
由中央电视台主办、恒大音乐协办“我要上春晚特别节目——直通春晚、”网罗了,《中国好声音》、《声动亚洲》、《星光大道》等12个知名选秀节目。评委阵容也是非常强大。  相似文献   

6.
薛晖 《儿童音乐》2012,(4):41-43
课例7:《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本课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由常德市临澧县第一中学秦娟老师设计。教学目标:能认真聆听西方古典音乐,感受与体验音乐的时代风格特点;能说出巴洛克时期和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及有关音乐家生平简历;能随乐哼唱并记住本课欣赏乐曲的音乐主题。  相似文献   

7.
围绕“竹乡之春”有效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针对实际教学,笔者上了一节县级音乐公开研讨课。我选择的内容是舞剧《天鹅湖》选取《场景音乐》,义务教育初中段16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感受和体验舞剧选曲的风格特点,喜爱舞剧、舞剧选曲这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绿色家园》是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的课题。本单元内容由歌曲《给未来一片绿色》及欣赏《九寨沟音画》和《大峡谷组曲》两部作品的选曲组成。本课的第二课时则确定为欣赏课,就是欣赏该作品的选曲部分《瀑布与溪流》、《日出》,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九寨沟音画》的《瀑布与溪流》和《大峡谷组曲》的《日出》部分,感受体会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并在聆听中想象音乐表达的情景,能够正确辨别选择有对比性的描写景物的音乐。懂得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用歌声和行动来表达期盼优美环境的愿望。让学生知道“音画”“组曲”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飞呀飞     
教材分析: 本教学单元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第九单元《飞呀飞》,包括学唱歌曲《小蜜蜂》、《小乌鸦找妈妈》,欣赏器乐作品《蜜蜂》、《蝴蝶》等教学内容。编者试图引导学生通过聆听和表演,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本课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欣赏器乐作品《蜜蜂》、《蝴蝶》。为实现编者的意图,教者拓展了教学内容,将排箫音乐《鹰》引入课堂。此课属于“感受与鉴赏”教学领域。  相似文献   

10.
相东 《儿童音乐》2008,(10):66-67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第七单元《美丽的圆》第一课时听——《小猫的圆舞曲》;唱——《法国号》教学目标:1.感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体验音乐的节奏与旋律;2.聆听《小猫的圆舞曲》,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能用画图形的方式表现对乐曲情绪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陈霞 《儿童音乐》2008,(4):74-75
一、教学活动框架和实施方案认识和发现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是孩子们最热衷做的事情。从小注重培养孩子们用一颗热爱音乐的心去热爱大自然,是我们这些音乐教育工作者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歌曲——《云》,就是要孩子们认识大自然的美,把  相似文献   

12.
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是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导向。学校音乐教研组依据《普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音乐鉴赏》中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进行了整合,设计了以“赏非遗音乐之美,寻民族文化之根”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共分为四个课时,以学生“赏—品—探—承”这个循序渐进的活动模式,对大单元教学进行整体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声乐作品、器乐作品,使学生较全面地感受非遗音乐之美,深刻理解非遗音乐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许美琴 《儿童音乐》2011,(12):74-7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新唱》——《读唐诗》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读唐诗》,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2、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能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3、通过拓展活动创编古诗新唱,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音乐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读唐诗》这首歌曲激发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歌曲《忆江南》选自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都是有关江南的音乐作品,围绕着人文的主题,让学生感受江南音乐婉约的风韵,领略江南民间独特的习俗等。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内容: 湖南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 二、新课程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6.
<正>单元设计综述设计者:李丽主题:《共话海底世界》年级:二年级教学内容:本单元分别取材于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音乐》二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愉快的梦》以及上海音乐出版社《唱游》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音乐童话》。本单元选用的教材作品为其中的《水族馆》《水草舞》。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音乐(全一册)第三单元第二十五课《音乐与造型功能》  相似文献   

18.
《渔夫的故事》是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第一册第六单元中的第二篇,第六单元总的安排是:“现实和想像——神话、民间故事”。《渔夫的故事》是本单元继《牛郎织女》之后的第二篇民间故事。它选自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文中通过丰富的想像,塑造了两个来自于现实而又超越  相似文献   

19.
薛晖 《儿童音乐》2013,(9):54-55
例12: 《亚洲之声》由湖南省株洲市第五中学刘咏老师设计并执教。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为:了解日本音乐和朝鲜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能背唱日本著名民歌《樱花》,并体会其独具特色的五声音阶的音调特征;了解印度尼西亚音乐的主要形式与特征,学唱《划船曲》;了解亚洲几个不同地区和国家音乐的主要特色,并能以歌唱和语言等形式作不同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薛晖 《儿童音乐》2012,(6):41-43
课例9:《梨园百花》《梨园百花》由湖南省师范大学附中郑喜老师设计。教学内容来自于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模块第五单元。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加深学生对中国戏曲音乐文化的了解,能分辨京剧和花鼓戏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