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冬文 《精武》2005,(8):16-16
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根本,形意拳的练和用基本上都是采用三体式的腿劲和步型,故练形意拳的人都以三体式桩功为主要桩功,尚派形意拳亦不例外。三体式是形意拳之母式,而鹰捉则被称为形意拳的母拳。练形意拳的人都非常重视这两项功夫的训练。李文彬先生在其著作《尚式形意拳械抉微》中曾将三体式桩功和鹰捉合称为尚派形意拳的筑基功夫。  相似文献   

2.
孔德 《武当》2016,(4):65-67
(接上期)炼己与养己丹道修炼,分为由浅入深若干步骤和层次,而其中伴随始终的就是炼己和养己。一般而言,初浅层次以炼己为主;中等层次炼养并行;到了高层次,炼己纯熟,就直在养己上下功夫。到更高层次,还有忘己的功夫。实际上,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品德素质的起始点高低不一,所以,  相似文献   

3.
王志强 《武当》2005,(9):23-23
凡喜好形意拳的武术界同好们都知道,形意拳的功夫分为三步:即“刚(明)”“柔(暗)”和“化”劲。那么,这三步功夫又是如何划分的呢?既然形意拳是拳,当然就要在实战技法上去寻根问源,通过演练使其得以充分体现,形意拳大师李文彬先生很早就明确指出,形意拳在运用中,疾用骤发则为刚(明)劲,也是我们所说的第一步功夫;缓动遂发的为柔(暗)劲,这是第二步功夫;不意而发的为化劲, 是形意拳第三步功夫,也是形意拳的高境界。  相似文献   

4.
少林桩功     
曹洪涛 《精武》2003,(1):27-27
少林桩功是少林拳术中重要的基本功练习法之一,其内容主要有功法桩(四平马步桩),技击桩(实战桩步),短马桩(南派少林又称“地盆”),梅花桩(五根木桩组成)、七星桩(七根木桩组成)和独木桩(一根木桩)等等。  相似文献   

5.
武式太极拳桩功,是提高太极功夫必修之功法,分为定步站桩与活步桩功两种。定站桩是利用静态方式来修炼,站桩是静中求动,以静求整,以静培势,以静易身。站桩是静态的知己功夫,而活步桩功是利用静态桩功所练出的自身坚韧的支撑力及静态浑圆力,融入动态桩功的练习。活步桩功是以太极拳十三条身法(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提顶、吊裆、裹裆、护肫、腾挪、闪战、气沉丹田、尾闾正中、虚实分清)为基准,五行步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及多种劲道变化随势而生。,  相似文献   

6.
筑基为道家内丹修炼的初步功夫,功能是修复、补益身体机能,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境界,为下一步的修炼打好基础。与道家内丹修炼一脉相承的张祖意合太极拳,即是讲究以先天筑基为法,以筑基内炼为始,由内而外调和气血。以心静为根,  相似文献   

7.
王辉璞 《精武》2007,(4):40-41
桩步又叫桩功,因桩功是拳术中的一种很重要的基本功夫,所以它既有强壮身心(能使体内的中气保持中正安舒)之功,又有稳定平衡之能。太极拳中有很多桩步练法,这里只介绍吴氏太极拳中最基本的四种桩法。  相似文献   

8.
王志远 《武当》2004,(12):15-17
内家拳《拳桩因果诀》说:“拳以桩为根桩以拳显神,桩无拳不灵,拳无桩不稳。”内家拳以桩筑基,凡经过散手竞技的人,无不深刻的体会到腰腿基础功夫的强弱对胜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李玉川 《精武》2007,(12):54-54
迷踪拳很重视下盘功夫,下盘功夫是指腿脚功夫,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步型,表现为定式,如一些桩式或专门练习基本功的步子以及拳术套路中的定步,主要有马  相似文献   

10.
孔德 《武当》2000,(9):49-51
三丰祖师此金丹诗内容,主指炼己之后入室下手法工。丹家将炼己作首步筑基功夫.炼己即炼性,性定则心静。心静则神归,神归则真种得。得真种方可谈培养、采炼、搬运、沐浴、温养、攒簇、封固诸般金丹返还之事。故炼己是以性还命,侧重于性功;金丹是性命双炼,征验在命效。然性命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在后天可作两面观,故修功分性分命,分先后次第;在先天实为一物,故修到后来便无分别。  相似文献   

11.
抢篮板球是现代篮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增强拼抢意识、提高脚步动作能力和手上功夫 ,己成为提高争抢篮板球水平不可缺少的三个基本条件。本文在总结前人的经验并在结合自己多年来篮球教学与训练的基础上 ,探索并总结出抢篮板球主要依靠三个主要因素 :一是技术 ;二是意识 ;三是身体条件  相似文献   

12.
陈雄 《武当》2011,(5):13
太极拳谚所云"手进三分,腿进七分",一语道破行步在太极拳中的重要地位。太极步与腰胯、中定关系极为密切,若不练好腰腿功夫,则由于基础不扎实而制约拳艺水平。在此,以右弓步为例,简述太极步的练法:  相似文献   

13.
潘世春 《武当》2014,(8):30-31
习练形意拳,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形意合一阶段。每个阶段的技术程度不同,锻炼重点也有所区别。已故形意拳家郭云深先生总结了习练形意拳的三步功夫,并对“明劲、暗劲、化劲”三种练习做了精辟论述,成为近代形意拳习练者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李文彬  杨维 《武当》2001,(5):25-28
鹰捉的涵义和作用:桩功三体式被视为形意拳特有的静功筑基功夫。而鹰捉则是桩功三体式诸多技法的运用,是形意拳动功筑基功夫,也是对形意拳的动作要领、基本技法的体验和掌握过程,是为了练形意拳打好基础的一趟拳。经云:“起手鹰捉。”正说明锻炼形意的各种拳法都要从它开始,所以人们称为形意之母拳。说“三体式是母式”,“鹰捉是母拳”,两者是开启形意奥秘之门的钥匙,实不为过。  相似文献   

15.
王红宇 《武当》2003,(12):22-27
摩擦步 摩擦步又称之为蛇形步、摩擦步试力,既是步法,又是腿的试力,乃大成拳中最基本的步法。选杰先生曾有诗曰:“身形端正头顶悬,步若鸡形体略偏;进退自如凭肩胯,膝纵足兜起波澜。” 目的: 通过身体及手足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移动,将桩功的规模扩  相似文献   

16.
李明 《武当》2013,(10):25-26
心意拳的全部动作,要求手、眼、身、法、步紧密配合,周身协调,手法刚中寓柔,眼神集中不散,心与眼和多一明,身法完正不懈,步法快速稳定,动静相间,节奏分明,形神如一。根据以上要求,决定了它的锻炼步骤,以便逐步提高。锻炼心意拳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略有区别,明劲、暗劲、化劲三步功夫,是逐步提高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沿着哲学前辈开辟的道路对理性和意志的表现继续研究下去,发现意志存在有被人们长期忽略的"三重根"答案.正像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存在无理根和有理根那样,体育意志也客观地存在着"三重根":它们是统一根、有理根和无理根.研究认为,这三重根的答案都能够分别地找到它们的归属或大本营,比较完整地表达意志的更多内容.至此,长期困扰着我们对体育意志较为片面的理解问题,将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线路和3种方向性归属.  相似文献   

18.
练功答疑     
《精武》2003,(2):42-43
1.一个没有习过武的人可否同时修习两种内功? 2.心意拳的内功可否与其它的内功同时练? 3.大成拳的功夫可否与其它的内功或桩功同时练?希望李大侠能为我解答以上的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步法为习练拳术功夫的机要,亦是胜战之道的关键。武当洪拳金锁连环步法是通过进步连环锁扣对方前脚或后脚,施以相合的劲去拧、别对方,令其倒地的动作。练习时先以基础的锁扣步为主,来回一线练单操。扣脚时以肩及膝关节向下扣压,形成螺旋的拧合劲,做到  相似文献   

20.
排打硬气功     
排打硬气功,是峨嵋功法内功、外功练习的有机结合。内功练到相当“火候”以后,硬气功会自然地因内气充实而功成。内功通过形体、呼吸、意念的运作,可使内气运聚,形成动力核心,并借此以气运力,发动体内真气产生爆发力,从而提高人体承受力和抗外力。 排打硬气功共有四步功法:一是“丹田功”,亦称气功散;二是“腹背功”;三是“胸助功”;四是“浑元功”。排打硬气功要经过三层功夫的磨练:一层功夫是练其形似,使动作协调、连贯、准确。即反复地练习体验,形成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二层功夫是练气自然畅达,每一个动作与呼吸配合协调、准确,使呼吸与动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以气摧力、以力助势,形、气、力、势合一的功效。三层功夫是用意领气,是前二层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