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王淑杰 《文化学刊》2009,(2):145-147
由于不同的文化生活背景,俄汉两民族对同一事物、概念、现象等的反映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差异。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可以得出俄汉民族对左、右方位概念、数字、颜色的不同认识,对某些动物的不同喜好以及对年龄的不同观点,从中也反映出两民族之间的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2.
颜色词在词汇系统中极为重要,具有一定的文化伴随意义。从语言文化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后,文化伴随意义就被看作是一种语言文化学研究对象而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中国与俄罗斯的交往不断密切,国内外学者研究汉俄语中颜色词的频率不断提升。该类研究主要将语言本体扩展作为基础,从两国文学作品理论研究出发,缺少实践性及生活气息。本文系统阐述了汉俄语颜色文化伴随意义上的共性与异性,并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3.
汉语文化词不同于一般词汇,汉语文化词承载着丰富的汉语文化,是人们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其中的颜色文化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偏好。由于不同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颜色文化词的认识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颜色文化词的涵义是很有必要的。该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中西在颜色文化词方面的认知差异,探讨其产生的文化归因,并且提出相应的使用建议,希望可以促进多元文化交流,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民族语言的文化语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以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赋予颜色词特殊的民族文化语义,致使相同的颜色词,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语义中呈现出多彩的内容。本文对语言中最基本的颜色词之一"白色"的一些民族文化语义进行诠释、探讨、分析、比较,主要涉及满语、女真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以及汉语中"白色"的民族文化语义,从而揭示出这些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同时了解到"白色"一词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民族文化心理,揭示出民族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中医有许多议论。首先应该意识到,当代中国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因此所谓中国医学(简称中医)是一个集合概念,包含着汉医、藏医、壮医、蒙医……等等。若以这个词专指汉医学,则未免片面,可能会被疑为汉文化沙文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鲁炜中  刘仁 《文化学刊》2012,(4):161-163
一个民族的建筑,如果没有发展和创新,必然会显得僵化、呆板。羌族传统建筑融合了藏、汉等民族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从形制到功能有所演变与改进,美学表现力变得更加丰富,体现了独创的特性,即便是在现代文化和民族文化交织下的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依然散发着其独有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商务汉语文化负载词是语言词汇系统直接或间接反映中国商务活动独特文化的词、词组、习语、成语、典故等。其文化负载内涵对来自低语境文化商务汉语学习者有一定障碍,缘于高低语境文化交际信息与语言编码传递、时间支配、隐私、集体与个人主义等差异。通过探索非等值、征喻性和交际性等文化负载词特点与实例,案例分析、对比与联想、线上线下等方法,使低语境文化学习者更好习得商务汉语文化负载词,提高在中国开展商务活动交际能力,对讲好中国故事、开展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几种颜色词为例,比较分析了这些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所体现的不同文化联想意义,使英语学习者能更深入的理解西方文化,避免交际中对语言的误用,更好的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9.
俄语谚语是在特定的历史、地理、经济环境和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俄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对俄汉谚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归纳,并对俄汉谚语翻译中的形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张曼妮 《职业圈》2007,(8X):111-112
文章以英汉两种语言中常用的几种颜色词为例,比较分析了这些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所体现的不同文化联想意义,使英语学习者能更深入的理解西方文化,避免交际中对语言的误用,更好的进行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有千万种动物,各民族皆有本民族崇尚的动物形象。在漫长的民族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与汉族形成了自身各具特点的动物文化。本文以《水浒传》为例,对比维吾尔族与汉族两个民族文化中动物的语义及语用翻译,不仅能丰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还能促使我们对两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鄂伦春族人的姓名由姓氏和名字两部分组成,姓在前名在后,是其民族记忆和历史文化的载体,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反映不同文化内涵,体现其社会、文化、民族关系等特征。对鄂伦春族姓名的研究,史禄国、凌纯声等人在20世纪上半叶研究中国北方民族时有所涉猎。近些年来,学者们也对鄂伦春族的姓氏发展历史、命名原则、名字含义等进行了研究。本文重点从国内研究现状出发,梳理学界研究鄂伦春族姓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白马藏族民间歌曲曲调古朴原始、题材丰富多样,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情感表现的集中外化形式,是白马人代代传承、积累下来的精神食粮.其从旋律、歌词、调式、演唱等诸多方面诠释着无文字民族独有的艺术信息及文化内涵,是白马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多元文化宝库的一枝奇葩。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甘肃陇南白马民间歌曲的方言唱词、曲体、拖腔、衬词、润腔、演唱方法等艺术特色及价值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和使用价值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使各国与中国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来华旅游观光的外国人和海外侨胞与日俱增,从而掀起了一个学习汉语的热潮。作为专门出版对外汉语教材机构的华语教学出版社,近几年汉语教材出版总量的上升趋势也体现了这个国际“汉语热”的程度。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深层内涵只有其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才能深刻体现和表述。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努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09,(6):62-62
无极在《实践》2007年第5期发表《略论草原文化的底蕴、内涵和创新》一文,他指出,草原民族在与中原民族不断融合并受中原文化深刻影响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军事、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有许多惊世骇俗的创举,而且在语言文字、宗教哲学、天文历算、石窟寺庙、音乐歌舞等精神领域也有不胜枚举的独特创造。所有这些创举和创造,又几乎无一不在表明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致性和在整个世界文化系统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和"文明"的概念都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文化"和"文明"是两个相关的概念,尽管人们都承认这一点,但不管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至今也未有一致的意见。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古今中外有百余种,英语中的Culture原意包含:耕种、居住、练习、注意、敬神,被用来隐喻人类的某种才干和能力,主要指人类为使土地肥沃、种植树木和栽培植物所采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到古希腊、罗马时代,这个词的含义转变为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把文化一词引申为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一词虽抽象凝炼,但底蕴深厚,它是对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的传承与融合,也是对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炼与升华,是民族整合性与地域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湖北红色文化和荆楚文化孕育于同一片土壤,是两种多民族共居的特色地域文化。本文旨在探析湖北红色文化和荆楚文化之间的互促关系,希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联动效应,积极推进湖北省传统文化产业链发展。  相似文献   

18.
汉文化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但大多数人对汉文化理解不到位、知识架构缺失,对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性认知不足,未能发掘汉文化魅力所在,且汉文化景区文化价值的商业利用率偏低,文化内涵也有待丰富。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文化维度和汉文化圈两类理论,分析徐州汉文化景区的整体现状,了解文化景区运行状况并给予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9.
"Apple"一词含义多样,喻义深刻,远远不仅代表一种水果,更多与西方民族文化紧密相联。正确理解该词的前提是先了解并熟悉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如圣经故事、希腊神话、美国人的生活、饮食及城市文化等方面。在实际生活中,"Apple"词义不断延伸,更多地表现出了积极的含义。当然,在少数情况下,该词也同样蕴含负面内涵,要结合实例理解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疆汉代烽燧是汉北边长城防务体系向西域延伸时修筑的军事设施,当时亦服务于屯田和邮驿。至今挺拔矗立的汉烽燧体现了工程史和战争史上的创造,也是边疆开发、民族交往和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汉代是西域地区文明冲突激烈、历史进步鲜明的英雄时代,高大的烽燧可以看作这一英雄时代的纪念碑。西域英雄时代的创造者是各民族群众。西域史漫长进程多数时段的主流表现是在各民族和谐交融背景下的平静从容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